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侍坐》学案及答案第1页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侍坐》学案及答案第2页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侍坐》学案及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侍坐》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侍坐》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句式,课文翻译,理解性默写,作文素材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挖空训练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       )吾一日(zhǎnɡ)(       )乎尔,(       )吾(       )也。(       )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答案:①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②以(因为)  ③长(年长)  ④毋(不要)  ⑤以(同“已”,止)(平日、平时)  子路率尔(       )而对曰:“千(shènɡ)(       )之国,(       )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之以饥馑(       );由也(       )之,比及(       )三年,可使有勇,且知(       )也。”夫子(shěn)(       )之。答案:①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  ②千乘(shènɡ)(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③摄(夹处)  ④因(接续)  ⑤饥馑(泛指饥荒)   ⑥为(治)  ⑦比及(等到)  ⑧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⑨哂(微笑)    “求!尔何如?”  对曰:“(       )六七十,(       )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其礼乐,以(       )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       )之,愿学焉。宗庙之事(       ),如会同(       ),端章甫(       ),愿为小(       )焉。” 答案:①方(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  ②如(或者)③如(至于)  ④俟(等待)  ⑤能(胜任、能做到)   ⑥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⑦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⑧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⑨哂(微笑)  “点!尔何如?”  鼓瑟(       ),铿(kēnɡ)尔,舍瑟而(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       )。”   子曰:“何伤(       )乎?亦各言其志也。”曰:“(mù)(       )春者,春服既成,(ɡuàn)(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       )乎舞雩(yú)(       ),(       )而归。”答案:①希(同“稀”,稀疏) ②作(起身、站起来)  ③撰(才能)  ④何伤(何妨)  ⑤莫(同“暮”)   ⑥冠者(成年人)  ⑦风(吹风)  ⑧舞雩(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雩”)  ⑨咏(唱歌)    夫子(kuì)(       )然叹曰:“吾(       )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  曰:“夫子(       )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       ),是故哂之。”  “(       )求则非(       )也与?”  “安见(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答案:①喟(叹息) ②与(赞成)  ③也已矣(语气助词连用,相当于“罢了”)  ④夫子(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  ⑤唯(句首语气助词,无实义)   ⑥邦(国)  ⑦安见(怎见得)  句式、古今、活用、实词、虚词1.文言实词积累识记(1)或知尔_________________  五六十_________________  其礼乐_________________  ④沛公起厕(《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  ⑤固不也(《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  ⑥謋然已解,土委地(《庖丁解牛》)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表假设,如果 ②或者 ③至于 ④去,到 ⑤比得上,赶得上 ⑥如同,好像(2)春者,春服既成_________________  ②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取(《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  ③盈虚者如彼,而卒消长也(《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  ④举天下之豪杰,能与之争(《五代史伶官传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暮”,晚 ②不,不要 ③没有 ④没有谁,没有什么2.通假字①毋吾_________________ ②鼓瑟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同“已”,止 ②同“稀”,稀疏3.一词多义1.①以吾一日长乎_________________ ②子路率而对曰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你,你们,代词 ②相当于“然”,词尾2.①亦各其志也已矣_________________ ②夫三子者之何如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说,谈,动词 ②话,名词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端章甫_________________ 乎舞雩_________________ ③曾皙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②吹风 ③落在后面2.形容词作名词①赤也为之,孰能为之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小相,大相5.文言句式1)宾语前置①不吾知也_________________ ②则何以哉_________________ ③尔何如_________________ ④何伤乎_________________ ⑤毋吾以也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吾知”即“知吾”“何以”即“以何”“何如”即“如何”“何伤”即“伤何”“吾以”即“以吾”2)状语后置①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国以礼_________________ ③异乎三子者之撰_________________ ④以吾一日长乎尔_________________ ⑤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加之以师旅”即“以师旅加之”  “因之以饥谨”即“以饥馑因之”“为国以礼”即“以礼为国”“ 异乎三子者之撰”即“乎三子者之撰异”“长乎尔”即“乎尔长”“浴乎沂”即“乎沂浴”6.文化常识(1)《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这个语录集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四书”,再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称“四书五经”。(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音为shènɡ,意为“________”,这里指的是________;一乘,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春秋时期,战争频繁,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__________七庙、__________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文中的“宗庙之事”就是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4)浴乎沂在古代,“沐”和“浴”各有所指。沐,指__________;浴,指________,相当于今人所说的洗澡。答案 (1)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大学 中庸 孟子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2)辆 兵车 (3)天子 诸侯 (4)洗头 洗身体、课文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闲坐子曰:“吾一日长乎,毋吾也。则曰:孔子说道:“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不了解我呀!如果现在有人想了解、任用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乎大国之间,子路轻率地回答说:“如果是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几个)大国的中间。加之以师旅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而且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着(国内)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可使有勇,且知也。”我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知道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夫子(shěn)之。孔子听了,微微一笑“求!尔何如?”(孔子问:)“冉有,你有什么打算?”    对曰:“方六七十,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冉有)回答道:“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我(冉有)去治理它,等到三年之后,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君子。就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我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赤!尔何如?”(孔子问:)“公西华,你有什么打算?”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在这方面学习。诸侯祭祀祖先的事,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或者是诸侯朝见天子的大典,(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相,做一个小司仪“点!尔何如?”(孔子又问:)“曾皙,你有什么打算?”    瑟希,铿(kēng)尔,瑟而,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同。”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个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mù)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约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一起到沂水洗洗澡,乎舞雩,咏而归。”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点也!”孔子长叹一声道:“我赞成曾皙的话啊!”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都出去了,曾哲落在后面。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曰:“夫子何哂由也?”(曾皙)说:“您为什么笑子路呢?”曰:“为国以礼,其言不,是故哂之。”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因此笑他。”“唯求则非也与?”“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唯赤则非邦也与?”“难道公西华所讲的就不是国家的事吗?”“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孰能为之?”“祭祀宗庙、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理解性默写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师生对话中孔子把自己摆在与弟子同等的地位,表现了他的平易近人。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弟子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反映出孔子对弟子平时的思想动态和抱怨了如指掌。4、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千乘之国即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也有信心在三年之内治理好。5、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阐述完自己的志向后,孔子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曾皙阐述完自己的志向后,孔子却长叹一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谦言自己对于“礼乐治国”心有余而力不足。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所述本质上和子路的“礼乐治国”没有差别,但他更加委婉,对待宗庙祭祀之事,他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是对曾皙言志前“从容洒脱而又谦恭”的细节描写。9、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话,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10、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答话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这一景象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心态,深深地感动了孔子,因而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曾皙的询问中可以明确孔子对其他三位学生回答的评价,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孔子认为公西华通晓礼乐,可以大用答案: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 2.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3.居则曰不吾知也 4.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5.(夫子)晒之吾与点也6.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7.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9.鼓瑟希 铿尔舍瑟而作 9.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10.(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1.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12.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作文素材积累(一)从课文情节中挖掘写作素材【角度一:有主见,不盲目】没有自己的主见,盲目追随前面人或者周围人的脚步,也是一个人缺少自主意识进而远离成功的原因。《侍坐章》中,孔门弟子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志向,没有人拘泥于周围人的发言,盲目照搬别人的话语,无论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还是“风乎舞雩,咏而归”都是展现了生命“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盛况,怎不让人赞叹欣赏?《与妻书》中,林觉民的周边,“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但是他没有考虑过投身其中牟取利益,去分一杯残羹冷炙,而是自觉自愿地毅然投身革命,“为天下人谋永福”,这份勇毅决绝,怎不让人钦佩仰望?所以,睁开双眼,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方不失为走向独立和成功的良方。【角度:因材施教】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弟子也是形态各异。无论是子路、颜回,还是其他的学生,都在他的教育之下将自己的个性才华发挥到了极致。孔子主张“仁政”“礼治”“教化”,弟子们深受孔子的熏陶和教育,表现得均有大志而各适其性:子路率真自负,勇于任事,积极用世;冉有谦虚谨慎,因人成事,以小见大;公西华少而谦恭,长于辞令,以礼治国;曾皙更是洒脱知礼,从容不迫,于逍遥自在中显其儒者的理想政治和道德追求。正所谓《二程集》所记载的:“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人者,有以言语人者,有以德行人者。”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非常可贵。这一节课文当中,通过孔子最后和曾皙的一段对话,我们也能够看得出他对于几个学生“各因其材”的评价。【角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孔老夫子不随意给学生“塑造灵魂”,而“让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尊重每位学生,充分发展其个性,此为孔子教育第一成功之处。同时,孔子的各言其志其实也就是让学生们表达出自己内心所想,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根据自己长期以来所学到的东西,勾画出未来发展的蓝图。他从来不追求结果的统一,也不对学生妄加褒贬。对于志向远大的子路,孔子的态度“哂之”,但是并非认为这是子路的自负,只不过认为他是“其言不让”,不够温和略显鲁莽。而对于谦虚过度的公西华,孔子给出了“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的评价,加以鼓励。从人物身上挖掘写作素材【曾子杀猪】 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子路受教】子路刚刚见到孔子时候的傲慢无礼和桀骜不驯,孔子问子路,你喜欢什么?子路说,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个方面,我是说以你的资质再加上后天的学习会没有人能赶上你啊。子路非常傲慢的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需要任何的加工,将其削尖后射出去,能够穿透皮革,所以这是天生的秉性,我就像那个竹子一样,不需要经过学习就能够很好。孔子耐心的说,这样的竹子如果将其装上羽丰,再装上尖和的箭头,并且将其磨的非常的锋利,那么不就可以射得更加的深了吗?子路听了知道自己错了,马上拜谢说,真是受益很多啊!这则小故事说明了天赋很重要,后天的学习也非常的重要。从这则小故事中也可以看到子路是一个非常直爽的人,不会掩藏自己的想法,有点桀骜不驯,但是当知道自己错了之后,又能够马上知错就改,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子路与颜回是非常不同的,颜回从来不违抗孔子,子路则不同,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子路为“伉直”。子路为孝子路小的时候家里比较贫困,自己经常吃一些粗陋的食物,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双亲早一点吃到米饭,不远百里去外地背米,在路途上不愿意休息,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双亲可以早一点吃到自己背回去的米,后来双亲去世了,子路离开家远游到楚国,子路也做了很大的官,生活条件非常的好,但是还是想回到吃粗陋的饭菜,去远方为自己的父母背米的日子,但是不可以了。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孝顺,也可以看到子路的勇敢与担当,后来为官为宰,但是父母已经不在,所以也提醒我们今天的人行孝一定要早,不要想着以后我要如何如何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许当你发达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到那时再后悔就已经太晚了。在古代有种说法,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这一准则已经非常的不合时宜了,我们大多数人都远离父母在外面打拼,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等到父母去世了才后悔不已。公西华使齐在孔子的举荐之下,他的弟子公西赤要奉旨出使齐国了。考虑到自己走后,家中老母无以为生;老师帮了自己这么大的忙,自己又不好再开口,公西赤便委托自己的师兄兼孔子的管家冉有向老师讨要一些粮食,以备自己走后,老母所食用。孔子听了冉有的请求,就说:“那就给她满满一釜的小米子吧(釜,古代计量单位,一釜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六斗半)。”“公西赤要去很长的时间呢,老师您看是不是能再多给她一些?” “那就再给她添上一庾(庾,也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一庾相当今天两斗多点)。”冉有还想再说什么,孔子却把头扭向一边,闭目养神去了。冉有退出,心想:老师也有点太小气了吧,人家公西赤这一走就是三年两载不回还,就您给的那点小米子,够吃几天的,到时还不把人给饿死?于是就自作主张,给了公西赤八十石小米。  孔子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既没有怀疑冉有假公济私,也没有批语他自作主张,而是语重心长地对冉有说:“公西赤这次出使齐国,乘的是肥马拉的香车,穿的是轻暖的皮裘,雍容华贵。这是一个肥差,他到任之后,一定有能力使他的母亲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的。咱们家中存的粮食的确不少,但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那些粮食是用来周济人们急需,而不是给富人富上添富的。等公西赤领了俸禄寄回家中,他老母吃剩下的几十石小米子在他眼中将会变得一文不值。而如果我们用这几十石小米子来救济穷人,那将会有多少人从中受益呢?”冉有听罢老师教诲,再次佩服的五体投地:在自己的心目中,有的只是同门师弟,而在老师的眼中看到的则是全天下的百姓啊!

    相关学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统编版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