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二地理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图1、图2代表的区域分别是,图中a、b、c、d区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图中文化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C.区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和青岛市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②⑥ D.③④⑤解析第1题,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C错误。第2题,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为实线,表示有明确界线。与A边界类型相同的是行政区、政治文化区,①②对。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属于自然地理界线,没有明确界线,是过渡性界线,③④⑤错。山东省和青岛市是行政区,界线是明确的,⑥对。C对,A、B、D错。答案1.C 2.C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1、图2代表的区域分别是( )A.地形区、自然区 B.行政区、工业区C.自然区、行政区 D.地形区、工业区4.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区域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图2中区域是以经纬线为指标划分的C.图1中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D.图2中区域有大有小,为不同层级的区域解析第3题,图1反映了非洲西北部地区从北向南植被的地域分异,故划分的是自然区;根据区域轮廓及国界可以确定图2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故划分的是行政区。第4题,图1为非洲西北部植被类型的划分,图中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各植被类型之间区域特征差异较大;图2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图中区域有些国家的国界是在殖民时期按照经纬线划分的,有些国家是以河流、山脉为边界划分的;图2中的区域虽有大有小,但均为同一层级,即国家。答案3.C 4.C读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5~6题。5.图中a、b、c、d区域( )A.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B.内部特征完全一致C.分布范围相当D.边界清晰明确6.受自然环境影响,图中a区域较d区域( )A.传统房屋墙壁较薄B.传统房屋窗户较大C.现代楼房的高度较低D.相同高度的现代楼房间距较大解析第5题,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是按照气候这一单一指标划分的,因此可知图中a、b、c、d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第6题,读图可知,a区域为严寒地区,该区域的传统房屋墙体比较厚实;a区域为严寒地区,传统房屋的窗户比较小;自然环境并不会影响到图中a区域的现代楼房的高度;读图可知,a区域的纬度比较高,其太阳高度比较小,而b区域的纬度比较低,其太阳高度比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同高度的现代楼房间距较大的是a区域。答案5.A 6.D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完成7~8题。7.关于该地区新垦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的边界与行政区边界一致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新垦区的关系表现为(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相对较高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大 ②新垦区是相对较低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小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垦区两个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垦区是独立发展的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第7题,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C正确;读图可知,该地区新垦区的边界与行政区边界不一致,A错误;区域内部农业生产均靠近水源地,有一定的相似性,B错误;新垦区与非农垦区的河流是相互联系的,D错误。第8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相对较高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大,①正确;新垦区是相对较低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小,②正确;两个区域的发展可以相互促进,③正确;两个区域并不是独立发展的,④错误。D正确。答案7.C 8.D9.(拓展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列,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材料二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图甲)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图乙)。图甲图乙(1)据图说明喀什所在地区和深圳所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2)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完成下表。项 目喀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特色农业 基塘农业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3)试说明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两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第(2)题,喀什地区气候干旱,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绿洲农业;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降水丰沛,形成了基塘农业。第(3)题,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答案(1)共同点:多沿铁路线分布。不同点:喀什所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地区。(2)绿洲农业 水资源不足 人均耕地少(耕地不足)(3)深圳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劳动力丰富。关键能力提升练读我国文化区分布图,完成10~11题。10.图中文化区( )A.可以划分为次一级区域B.是根据单一指标划分的C.之间有明确的界线D.内部特征完全一致11.以下文化区与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文化区——地表崎岖B.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气候干旱C.云贵高原文化区——雪山连绵D.华北平原文化区——伏旱多发解析第10题,结合区域的特征可知,图中都为文化区,区域面积较大,可以结合其他特征划分为次一级区域,如省级文化区,A正确;图中文化区是根据综合指标划分的,B错误;图中文化区具有过渡性,因此没有明确的界线,C错误;图中文化区内部特征相对一致,D错误。第11题,青藏高原文化区雪山连绵,A错误;云贵高原文化区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C错误;江南水乡文化区7、8月份出现伏旱天气,D错误。答案10.A 11.B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据此完成12~13题。12.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13.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是(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①②③ B.④⑤C.①③④ D.②⑤解析第12题,“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的雨季在东南沿海地区;“黄梅时节家家雨”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说明春旱严重,应该在华北平原;“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日温差大,应位于西北地区。第13题,⑤描述的是秦岭,其以南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众多;该地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土壤肥力较低;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落叶阔叶林是秦岭以北地区的植被,甜菜是中温带的作物。答案12.C 13.D下图是北京市地图。北京市在西部和北部的山区规划建设了生态涵养区。读图,完成14~16题。14.图中( )A.包含有不同类型的区域B.区域的划分均依据综合性指标C.各类型区域边界明确D.区域之间主要是自然条件差异15.生态涵养区的划分,重点考虑的因素有( )①行政区划 ②地形 ③气候 ④河流 ⑤经济发展水平 ⑥地方文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⑤ D.④⑤⑥16.生态涵养区的划分,反映出地理环境会影响区域 ( )A.生活特点 B.发展条件C.发展水平 D.发展方向解析第14题,在北京市地图中,包含有不同的行政区域、地形区域、水文区域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区域;行政区域的划分依据综合性指标,但自然区域的划分多依据单一指标;行政区域边界明确,其他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自然区域之间主要是自然条件差异,人文区域之间既有自然条件差异,也有人文条件的差异。第15题,生态涵养区的划分,重点考虑的因素应该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等。第16题,北京市在西部和北部的山区规划建设了生态涵养区,反映出地理环境会影响区域发展方向。答案14.A 15.B 16.D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①②两区域地理位置和等高线分布。①区域东南侧全年干热,沙漠广布,但沙漠边缘有喜温湿的棕榈分布;西北部花木繁茂,风景如画。②区域范围内景观差异则不明显。(1)比较①②两区域地理位置的异同。(2)分析①②两区域内部地理景观差异程度不同的原因。(3)说明①区域沙漠边缘有喜温湿的棕榈分布的原因。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可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来分析。从图中可看出两区域都位于北半球,属于亚热带,且两区域都临海。不同的是①位于大陆西岸,②位于大陆东岸。第(2)题,从图中看,①区域内有一高大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由材料“①区域东南侧全年干热,沙漠广布”可推测山脉东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形成沙漠;由材料“西北部花木繁茂,风景如画”可推测,西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山脉阻挡了沙漠的扩展和西风的深入。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②区域以平原为主,地形高差小,且距海近,气候差异小,地理景观差异小。第(3)题,结合图中的纬线可看出,该地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①区域内有一高大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高山冰雪融水,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因此有喜温湿的棕榈分布。答案(1)同:都位于北半球,属于亚热带,临海。异:①位于大陆西岸,②位于大陆东岸。(2)①区域内有一高大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山脉东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形成沙漠;西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山地阻挡了沙漠的扩展和西风的深入。②区域以平原为主,地形高差小;距海近,气候差异小,故地理景观差异小。(其他答案合理也可)(3)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有高山冰雪融水,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巩固练习,共10页。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课时练习,共8页。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课后测评,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