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PPT01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PPT02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PPT03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PPT04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PPT05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PPT06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PPT07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PPT08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图片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刷基础,关键点拨,刷提升,刷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1.观察下列图片,从中获取的主要信息是(  )A.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B.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据材料中农具从骨器到石器再到铁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历程,B项正确。中国传统农具以铁器为主,A项错误。材料中农具的进步无法说明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C项错误。铁器的广泛使用,体现的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非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D项错误。
    知识点1 农业工具的变化
    2.[重庆八中2021月考]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应用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
    本题考查农业工具改进的影响。材料中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等信息体现了从西周到战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结合所学可知,铁器牛耕的应用使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无直接关联,A错误;材料中这一变化与国家是否统一无直接联系,C错误;材料与社会制度无直接联系,且铁器牛耕的应用,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D错误。
    3.右图是我国古代某农业工具。该工具(  )A.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B.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C.标志着犁耕技术成熟D.推动了冶铁技术进步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灌溉工具。题干图片中是灌溉工具——翻车。翻车于三国时期得到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排除A项,选B项;翻车属于农业灌溉工具,与犁耕、冶铁技术无关,排除C、D项。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片正确解读,图片所示是翻车,结合翻车发明的时间及功能即可得出答案。
    4.[云南文山2021质检]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掌握开沟排水、锄草、培肥、灭蝗等农业手段,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出现,唐代曲辕犁发明并推广……这些史实说明(  )A.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缓慢B.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C.古代农业的重要地位D.古代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的“开沟排水、锄草、培肥、灭蝗”“铁犁牛耕出现”“曲辕犁发明并推广”等信息是指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这有助于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故选B项;题干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发展,但是没有与同期的其他地方进行比较,所以不能说其发展缓慢,排除A项;题干只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没与其他产业进行比较,所以没法体现农业发展的地位,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进步,没有说这些技术运用的结果,所以不能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D项。
    【刷有所得·拓展】曲辕犁曲辕犁,是中国唐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5.范仲淹在一篇赋中写道,“器以象制,水以轮济。假一毂(gǔ)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他所描述的工具是(  )A.翻车 B.筒车C.水排 D.风力水车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灌溉工具。题干中“器以象制,水以轮济。假一毂(gǔ)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主要强调了两点,一是利用水,主要以水力作为动力提水,二是灌溉之用。A项主要以人力为动力,C项是鼓风冶铁的工具,D项是以风为动力,故排除;筒车与材料描述的特点相符,B项符合题意。
    6.[辽宁营口2021高二期末]明代手工提花机继承了汉唐以来的提花技术,能控制上万根经纱,织出精美的面料。这说明(  )A.古代中国已有机器工业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C.古代中国纺织技术高超D.私营纺织业已经很发达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纺织技术。材料“能控制上万根经纱,织出精美的面料”说明古代中国纺织技术高超,C项正确。机器工业是机器制造业,是制造机器的工业生产部门,手工提花机仍然依靠手工劳动,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说明手工提花机属于官营纺织业还是私营纺织业,排除D项。
    知识点2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7.“何足挂齿”的“齿”原指织机上的定经齿,能挂在齿上的丝,就能被织成锦,后“挂齿”引申为“重要的事物”;“丝丝入扣”之“扣”通“筘”,原是织机上的主要机件,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后引申为细致之意。这些成语的由来折射出古代中国(  )A.手工业生产精益求精 B.文人精通纺织技术C.纺织业生产效率高 D.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情况。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定经齿”“筘齿”都是织机上的主要机件,反映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水平,也折射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精益求精,故选A项;文人不一定精通纺织技术,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意在强调纺织技术水平高,而非生产效率高,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8.[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21期中]右图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是(  )A.种植业与饲养业结合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C.男尊女卑的家庭关系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可以看出,女子在家织布,男子在田间耕作,这反映的是古代中国农耕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故选D项;图片信息没有反映饲养业,排除A项;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图片信息不能反映,排除B项;图片信息不能反映男尊女卑的家庭关系,排除C项。
    知识点3 劳作方式的发展
    小农经济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基础上,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从图片中解读出有效信息,根据图中的耕牛和纺车等信息可作正确判断。
    9.在古代中国,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佃农则以分成或者定额的方式交纳地租。这种土地经营方式是(  )A.雇佣关系 B.租佃关系C.集体耕作 D.庄园经营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劳作方式。根据材料“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佃农则以分成或者定额的方式交纳地租”可知,这种经营方式是租佃经营,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A、C、D三项,排除。
    10.[浙江绍兴诸暨中学2021期中]某著作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很少有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况。他们的庄园里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
    本题考查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结合材料“他们的庄园里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可知庄园的生产基本自给自足,B项正确;材料“很少有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况”说明商品经济不发达,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竞争,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自耕农,D项错误。
    本题考查中世纪庄园经济特征,结合材料“他们的庄园里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可知庄园的生产基本自给自足。
    1.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但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青铜农具极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青铜器具太笨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B.青铜铸造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王室和贵族使用C.青铜器不如铁器锋利,不便于推广使用D.青铜铸造规模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
    本题考查青铜器铸造。商周时期青铜器受礼制的严格规定,它是身份、权力的象征,因此青铜铸造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王室和贵族使用,因此青铜农具极少,故选B项;青铜器具更锋利、耐用,一定程度上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排除A项;同为金属器具,锋利程度并非青铜器和铁器推广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排除C项;商周时期是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D项不是当时“青铜农具极少”的主要原因,排除。
    我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具不单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也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类是鼎。由于制作青铜器的原料比较珍贵,因此青铜器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2.[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高二期末]从考古资料来看,春秋时期铁制品的使用还不是很普遍,木、石、骨、蚌及青铜制品仍大量使用。战国时期,冶铁业发展迅速,铁农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铁农具的普遍使用(  )A.促进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B.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D.巩固了大贵族的土地私有权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相当普遍,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生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逐渐形成,C正确;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不是铁农具普遍使用导致的,排除A;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排除B;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使得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扩大,逐渐瓦解了原有的贵族制度下的井田制度,排除D。
    3.[浙江宁波市九校2020联考]据统计,我国目前已发现属于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有50多处,分布在豫、陕、冀、晋、鲁、皖、苏、辽、甘、新、川、贵、粤、闽等15个省区。该材料反映了(  )A.东汉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B.东汉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C.东汉开始出现一牛挽犁技术D.中原是当时经济中心
    本题考查东汉时期农业生产状况。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分布在全国15个省区,说明铁犁牛耕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A项正确;生产力的提高并不能说明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排除B项;题干中并未提及当时的牛耕图显示的是一牛挽犁技术,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原是当时的经济中心,排除D项。
    【刷有所得·拓展】一牛挽犁技术东汉时出现了短辕一牛挽犁,它操作灵活,便于在小块农田上耕作。这种短辕一牛挽犁的出现,是跟犁铧的改进结合在一起的。东汉时,已经大量使用全铁制犁铧,它与以往的V形犁比,刃端角度已逐渐缩小,不但起土省力,而且可以深耕。此外,新型的全铁制的耕作工具也逐渐增多。在四川乐山崖墓石刻画像中见到的曲柄锄,是便于铲除杂草的中耕工具;四川绵阳发现的铁制钩镰,全长35厘米,是专用于收割的小型农具,操作起来很方便。
    4.[天津2021开学摸底]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纺织图》,画面中一织女坐在织机前,织女回首与一女子说话,女子于纬车前摇纬,其一手执丝,一手摇车。右前方为一调丝女子,前方木架为络车,丝一端缠绕之上,另一段也缀物挂于梁上。由此可以判断(  )A.图片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B.棉纺织生产技术成熟C.纺织手工业已经出现分工D.纺织业生产工具落后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由材料“画面中一织女坐在织机前……右前方为一调丝女子”可知,纺织手工业在汉代时就已出现了分工,一人负责织布,一人负责调丝,故选C;仅凭图片无法判断是否是官营手工业,排除A;棉纺织业技术成熟是在元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汉代的丝绸闻名海外,当时的纺织业生产工具并不落后,排除D。
    5.[江苏扬州2021月考]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作为史料,可以佐证当时(  )A.农民在井田上集体劳作B.农业生产使用铁制工具C.铁犁牛耕在全国逐渐普及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本题考查汉代农业生产工具。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说明汉代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制工具,故B项正确;汉代井田制已瓦解,A项错误;图片没有体现牛耕的信息,排除C项;图片没有涉及家庭手工业的信息,排除D项。
    6.[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20高二期末]东汉时期,田庄里不但有农、林、牧、渔各业,还有手工业,甚至存在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这种现象说明东汉(  )A.田庄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B.田庄经济具有封闭性C.土地兼并现象盛行D.中央政府统治力量薄弱
    本题考查东汉田庄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的田庄里有多种农副业和工商业活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一自然经济特征说明田庄经济具有封闭性,B项符合题意;田庄里存在多种生产、经营活动,不能说明其是割据一方的势力,A项错误;田庄里的多种生产、经营活动不能说明当时土地兼并现象盛行,C项错误;中央政府统治力量的薄弱和田庄内有多种生产、经营活动无必然联系,D项不符合题意。
    7.[江苏苏州2020期中]《三国志》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人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材料中所述发明(  )A.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B.是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C.表明古代冶金材料的新创造D.是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本题考查水排。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说的是水排,这是用水力作为动力来鼓风冶铁的工具,故选A项;水排不是灌溉工具,排除B项;水排是一种工具,而不是冶金材料,排除C项;水排用于冶铁,排除D项。
    8.[江苏南京2020高二模拟]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至隋唐时期农业科技成就(部分)表。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C.一家一户 D.精耕细作
    本题结合时空观念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表格内容体现了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水利灌溉的发展,生产耕作活动、生产经验和技术等,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D项;表格信息没有涉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一家一户的信息,排除A、B、C三项。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二十四节气”“选种、育秧”等,联系所学精耕细作的内容分析解答即可。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获奖ppt课件,共60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8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学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PPT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