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共17页。
    主备人: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   18  童年的水墨画      《童年的水墨画》由儿童诗人张继楼的《溪边》《江上》《林中》三首小诗组成。本课教学的重点意在借助诗歌这种体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之中。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获取丰富的感性画面,领悟童年的乐趣,获得情感的体验,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形成丰富的语言积淀。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我采用小组汇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带来的快乐反复朗读,由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同时,通过学生的收集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练习说话,写话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尽可能地使语文学习综合化。   学目  1.认识染、笠等13个生字,学写染、碎等10个生字。2.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4.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生活的欢乐。       1、重点: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2、难点: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染、笠等13个生字,学写染、碎等10个生字。指导写好碎的字部分、爽的笔顺。2.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回忆1.播放歌曲《童年》,激发回忆:同学们,在你们的美好的童年生活里,有什么难忘的趣事吗?(指导学生自由交流)2.导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张继楼的脚步走进缤纷的童年乐园,去欣赏那一幅幅精彩的童年的水墨画吧。(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认读生字,说说这个生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从字形上猜一猜它的意思。4.猜一猜:童年的水墨画上会些什么?二、初读指导,正音识字1.出示自读提示:(1)自由朗读三首诗歌,将诗歌读正确读通顺,注意生字读音。(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从这三首小诗中分别读懂了什么。2.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名朗读,读中正音,齐读。(2)理解部分词语:教师出示几幅水墨画,引导学生交流:知道什么是水墨画吗?这些水墨画上画了哪些内容?你怎么理解课文题目童年的水墨画教师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文中的水葫芦加上了引号,你知道是指什么吗?为什么要把孩子们称作水葫芦呢?教师课件出示斗笠的图片,质疑:见过斗笠吗?诗歌中讲谁戴着斗笠?(出示小蘑菇图片,对比感知比喻的恰当。)引导学生运用其中的几个词语来说一两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3.朗读课文。4.交流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1)自由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收获,教师适时引导点拨。(2)在诗歌的标题后分别加一个动词短语,概括主要内容。三、学习《溪边》1.这首诗写了溪边的哪些景物?用笔将描写的景物圈画出来。(2)交流自主学习成果。(3)想:诗歌中人影给溪水染绿了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应该怎么理解?2.想象诗歌画面,走进诗歌意境。(1)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美妙画面呢?请同学们借助诗歌和图片展开丰富的想象,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交流。(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3.感受诗情,激情诵读。(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幅童年的水墨画吗?为什么?(2)请你带着这样的情感读出这首诗的趣味。4.赏析诗歌,感受语言美。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2.组织交流并范写,重点指导:染、碎、拨、爽、墨、蘑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背诵《溪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生活的欢乐。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回顾内容1.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来到了溪边,欣赏了富有童趣的钓鱼图,谁能把这首富有童趣的小诗背诵一下?2.想想,上一堂课我们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首小诗的?二、学习《江上》1.指名朗读诗歌。2.这首诗描绘的是孩子们在江上戏水的场景,读了这首诗,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为什么?同桌之间先相互交流交流。3.组织学生交流。句1: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1)说说吸引你的理由。(2)这句话中说像刚下水的鸭群,谁像刚下水的鸭群?为什么把孩子们比作刚下水的鸭群?(4)指导朗读。句2: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1)说说吸引你的理由。(2)说说读了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1)说说吸引你的理由。(2)读了这句诗,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4.尝试将刚才想象到的画面连起来说说。三、学习《林中》1.让我们再到林中去看看,那里又会发生什么童年趣事?2.指名朗读。3.作者在林中见到了什么?请读读描写的相关句子。(1)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①“松树刚洗过澡是什么意思?联系下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松林里刚下过一阵雨呢?你们看见过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吗?说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2)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看看小蘑菇戴着斗笠在树下开放的样子吗?4.整体说说你在林中看到的画面。四、拓展延伸,尝试表达1.请同学们学习作者的写法,尝试创作一首童诗,如果能够给它配上一幅反映童诗内容的画则更好。2.推荐阅读,五、作业:1、摘抄好词好句。    2、预习20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   19 剃头大师    《剃头大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调皮的日子》,有改动。文章主要记述了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文笔活泼,童真溢满。故事中的小沙理发时只要求别剪破耳朵,结果被剪得整个头上坑坑洼洼,最后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    作为童年趣事,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起他们许多相关的经验与记忆。教学时,应立足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组织学习活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充分朗读,读出趣味,进而自读自悟。      1、能够正确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会读14个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运用猜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或句子。 4、朗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 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分析总结剃头大师指的是谁。 难点: 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会读14个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3、板书课题。_x0007_学生交流自己理发的经历。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A、学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B、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如:”“锃亮”“耿耿于怀等。 D、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学习、识记词语。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沙剃头有怎样的经历?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表弟天生胆小,什么都怕。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店里只有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只得由他摆布。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写给小沙理发的过程。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写最后小沙剃成了光头,姑父被睡衣上的碎发弄得睡不好觉。_x0007_     小沙为什么只得规规矩矩地由老剃头师傅摆布? 四、课堂小节。_x0007_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_x0007_五、作业:1.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2.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教学过程:_x0007_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_x0007_1.复习生字词。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_x0007_二、分段读议,体会两位大师剃头的不同。_x0007_    1.引导学生读第2~6自然段,体会小沙对剃头的害怕心理。2.引导学生读第7~17自然段,体会小沙的情感变化。3.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体会老剃头师傅和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4.指导学生自读第1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有趣结局。_x0007_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读第2~6自然段,交流小沙对剃头的害怕。3)学生读第7~17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小沙情感变化的词。 4)读文,交流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随意乱剪,导致头发长长短短,后来修头发时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坑坑洼洼。_x0007_    5)老剃头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6)细读7~17自然段,找出反映小沙态度变化的词语。央求( )( )( )大叫一声_x0007_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分别是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_x0007_    3.学生读文后,小组讨论交流。4.师生互相交流。_x0007_5.剃头大师害人精分别是指谁?四、总结拓展。_x0007_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还体会到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自由。你的童年有哪些快乐、有趣的事情?请讲给大家听一听。_x0007_1.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2.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五、作业:1、摘抄好词好句。2、预习20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   20  肥皂泡     《肥皂泡》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章反映了童年生活的乐趣与无忧无虑,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对肥皂泡的颜色、形状及变化都进行了描写,也写出了吹肥皂泡时的心情和美妙的想像,童年的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班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个别学生非常贪玩,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整个班级成绩两极分化很严重。教学时,以读为主,用读感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了解作者是怎样吹肥皂泡的。      1.认识廊 若等8个生字,会写皂 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肥皂 廊子 透明 娇软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感受吹肥皂泡的乐趣以及作者的情感。3.体会利用连接词进行有序表达的方法;  4.在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2. 品读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廊 若等8个生字,会写皂 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肥皂 廊子 透明 娇软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见过肥皂泡吗?吹过肥皂泡吗?你觉得怎么样?2.可是,你亲自做过泡泡水吗?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肥皂泡)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3.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词语:廊子 若是 娇软 脆薄 颤巍巍 山巅 婴儿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若 颤,前鼻音,后鼻音廊 婴等。4.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翘舌音若 扯 串,前鼻音,后鼻音廊 仰 婴(2)学生写生字。 A.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廊 碗 透 娇 (2)熟字比较。如:泉一皂 苦一若 让一扯 抑一仰 中一串 起一越 杀一希(3)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是个字。”——上窄下宽,左下角是个字,别漏掉一横。5.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2.小组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本文按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顺序写的。(板书: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4.配乐齐读全文。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抄写字词。2.学写自己吹肥皂泡的过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2. 品读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做泡泡、吹泡泡的、扇泡泡的。二、感知中心、把握基情1、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什么呢?(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2.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板书课题)(板书:肥皂泡)3.说说最爱有多爱?读出你的感受。三、精读深悟、体趣得法(一)品读做肥皂泡1.你们玩的泡泡是买的还是做的?冰心奶奶玩的肥皂泡跟我们玩的有点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2.生回答。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板书:做)3.指名读。4.引导学生观察词语和弄和弄,也可以说成……(二)研读吹、扇肥皂泡,悟写法1. 过渡:肥皂泡就这样做好了,我们一起去玩吧!指名读课文剩下的部分。2.师问:玩肥皂泡最重要的动作是什么,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吹完之后还要怎么做?生答(轻轻一提4.师引:吹肥皂泡有意思吗?难怪冰心奶奶说---5.师引: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由再到, 这三个句子是怎么连成一句话的?来看看接头处。引导学生找到连接词然后6.拓展:你还能想到哪些像这样的词?(先、接着、最后 )植树时,我(   )挖一个坑,(   )把小树苗放进坑里,(   )埋上土,(   )浇上水,一棵小树就种好了。7.汇报、评价8.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为什么说五色的浮光,指哪五色?9.对比总结:由做肥皂泡吹肥皂泡再到扇肥皂泡,哪个内容写得少?哪些内容写的多一些?像这样写得内容比较多的叫做重点写。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想想这些轻清亮丽的小球,还可能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2.小练笔:仿照文中第五自然段,写写这些泡泡还可能飞到哪里去。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2.摘抄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   21  我不能失信     《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本班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个别学生非常贪玩,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整个班级成绩两极分化很严重。 教学时,以读为主,用读感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了解作者是怎样吹肥皂泡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3.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1、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2、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吗?这个题目还可以怎样说?2.课题质疑:指的是谁呢?是说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3.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出示资料袋,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二、初读课文,感知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学生齐读:借助拼音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用序号标出自然段。2.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纠正字音。同时出示本文生词及几个难读的词学生认读。3.小组探讨交流: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4.填空概括故事内容。(出示课件)三、读悟结合,品味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划出相关语句,在旁边简单批注感受。2、加入人物对话,根据对话你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学生默读思考,作批注。交流?教师指导朗读。3、汇报交流,根据理解朗读语句。4、三人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容,父亲、母亲,宋庆龄。5、除了对话,还有哪些语句能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小庆龄本来是想留在家里的吗?从课文中找出理由指导朗读。6、小结: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和动作,一个坚持守信的小庆龄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四、讨论交流,深化1.最后小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五、总结一诺值千金,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六、布置作业,延伸课外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俗语记在日记本上,找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六      这个语文园地有 4 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 流平台版块交流关于重难点句子的理解方法,识字加油站让我们学会在图画中自主识字,并 想象画面写一段话,词句段运用教我们学会结合不同的语境理解词语,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 话,日积月累让我们学习积累了一些关于守信的名人名言。       由于是训练课,一定尽力让学生自己先尝试,老师不要做过多指导。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放手给学生,教师稍作点拨。   学目   1.交流平台,交流理解难懂的字。  2.识字加油站,看图识字词,了解祖国边疆旭日东升时的景象。  3.词句段运用,体会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的不同;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读读背背有关守信的古代名言,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      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名言的意思。2.学会看图识字词。难点:1.学会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二、交流平台1.小组讨论: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2.讨论: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用到什么方法?3.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用到什么方法?小组讨论交流。4..教师小结。(二)识字加油站1.出示词语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画面上的词语,指名领读。注意读准前鼻音巡缆,边音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4.图文结合,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说一说。(课件出示)三、词句段运用(一)读一读,说说两组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2.说说,小组交流,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3.小组代表发言:(板书:在语境中理解词义)(二)读一读,在选一个开头找样子写一写。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2.说一说这两段话什么特点?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3.仿照上面的文段,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去写。四、日积月累1.出示词语,学习词语。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2.以上句子都是关于什么的?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什么?3.自由朗读,积累背诵。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围绕一个意思仿写句子。  背诵日积月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