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5讲 水和溶液 专题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5讲 水和溶液 专题练习,文件包含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35讲水和溶液专题练习学生版docx、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35讲水和溶液专题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突破
溶液的概念与特点
【例1】(2022·重庆)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太空中水不能作溶剂
B.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会产生分层现象
C.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
D.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会产生乳化现象
【例2】(2021·金华)常温下,取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先按实验1将NaCl溶液分成两等份,再进行实验2操作,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问题:
(1)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
A.集气瓶B.烧杯
C.玻璃棒D.量筒
(2)完成实验2操作后,比较甲、乙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其大小关系是甲 小于 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变式训练
1.(2022·宁波)20℃时,将45 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据如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
A.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实验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100 g水
D.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 g水,冷却到20℃,溶液达到饱和
2.(2021·通辽)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使悬浮物沉淀 (填“杀菌”或“使悬浮物沉淀”);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C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白酒 B.豆浆 C.糖水 D.泥浆
(3)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为聚焦重点,下列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BD 。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工业废水坚持达标排放
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D.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
(4)t2 ℃时,向盛有10 mL水的Ⅰ、Ⅱ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①图2中表示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b (填“a”或“b”)。
②根据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B.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由t2 ℃降温至t1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升温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1 ℃时,将2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 g溶液
溶解度及其应用
【例3】(2022·湖州)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20℃时,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
C.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
D.将8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各100克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是2.4克和137.4克
变式训练
3.(2020·武汉)将30 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20 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 ℃、t1 ℃、t2 ℃、t3 ℃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B (填字母编号)。
(2)0 ℃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 20 g 。
(3)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B (填字母编号)。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③ (填序号)。
①t1 ℃时,若向B点对应的烧杯中再加入30 g水,搅拌,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②若要从D点对应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体X,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③t2℃时,将物质X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大
4.(2021·东营)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 易溶 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先增大后减少(合理即可) 。
(3)小东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 1.8 g碳酸钠;升温至60 ℃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有晶体析出 。
(4)
20 ℃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填字母序号),该物质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Na+、OH-、H2O 。
A.氢氧化钠B.碳酸钙
C.硝酸铵D.氯化钠
与溶液相关的综合题
【例4】(2019·丽水)为研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10.00 g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情况见下表。
请回答:
(1)表格中“?”的值是 1.22 。
(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24 h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减小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 h的稀盐酸5.00 g 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了5.50 g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计算,确定敞口放置48 h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
解:设敞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NaOH + HCl NaCl + H2O
40 36.5
5.5克×8% 5克×x
40∶36.5=5.5克×8%∶5克×x,
解得:x=8.03%>7.3%(其他解法也可)
答:变大。
解释:蒸发的水占水总质量的百分比大于挥发的HCl占HCl总质量的百分比
变式训练
5.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②⑤①④③ 。
(2)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18.2 g 。
(3)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6.(2022·绍兴)某兴趣小组用硝酸钾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
(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为 8.4 克。
(2)②中硝酸钾溶液为 不饱和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计算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0 g40 g+100 g-60 g×100%=50% 。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体
C.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2.(2022·杭州)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D)
A. 溶剂的质量
B. 溶质的质量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食盐的溶解度
3.(2022·杭州适应性)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表对应内容中,不正确的是(C)
4.(2020·金丽)现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 g水,20℃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 g、56 g、76 g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②中溶液升温到30 ℃,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
D.若③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5.(2019·嘉兴)20 ℃时,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
C.溶液质量为100克
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
6.(2020·衢州)一杯热硝酸钾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出,如图所示。忽略水的蒸发,下列关于硝酸钾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B)
A.溶液质量不变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D.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7.(2021·嘉兴)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A.①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
B.②是通过复分解反应获得铜
C.③所得硫酸铜溶液一定是饱和的
D.④说明铁元素变成了铜元素
8.(2020·北京)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
(1)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填字母)。
A.实验1,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
B.实验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
C.实验2,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9.某同学配制50 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②①⑤③④ (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① 。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广口瓶 ,需称取氯化钠 3 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C (填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
A.10 mLB.25 mL
C.50 mLD.100 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D (填字母)。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10.(2020·绍兴)下表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t1
(2)t3℃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不考虑试管中水的变化),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 甲 (选填“甲”或“乙”)。
(3)t1℃时,将10 g A固体放入4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
11.(2021·武汉)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45.8 g 。
(2)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加溶剂(或“升温”“加KNO3的不饱和溶液”等) 。
(3)50℃时,将80.0 g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8.5 g 。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D (填标号)。
A.与氯化钠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20℃时,向40.0 g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 g氯化钠,可得到40%的氯化钠溶液
D.40℃时,分别向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12.(2021·南京)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D (填字母)。
A.医用酒精
B.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C.蒸馏水
D.糖水和食盐水的混合物
(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40 g 。
②t2 ℃时,分别将甲、乙固体溶于水,配成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所需水的质量相比,甲 小于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图中甲、乙、丙、丁、戊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相连物质之间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之一为水。
①当丁为氢氧化钠、戊为氯化铵时,甲、乙、丙的化学式依次可能是 H2、CuO、HCl(合理即可) (只写一组),其中丙和丁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乙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2HClCuCl2+H2O 。
②若要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固体,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 取固体样品分别与氢氧化钙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铵,没有现象的是氯化钾 。
(4)中国天宫空间站2022年建成。空间站获取氧气的主要方式是电解水,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并计算若得到16 kg的氧气,理论上最少消耗水的质量是 18 kg 。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氯化钠质量/g
9
18
27
36
45
溶液质
量/g
109
118
127
136
136
温度
(℃)
0
20
40
60
80
100
氯化
钠(克)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
钾(克)
13.3
31.6
63.9
111
169
246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放置时间
/h
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g
水
饱和氯化钠溶液
饱和硝酸钾溶液
7.3%的稀盐酸
24
1.85
0.61
0.72
1.35
48
3.70
?
1.44
2.80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二手烟”也会危害身体健康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构成它们微粒的排列方式不同
C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不变
D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硫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
温度/℃
t1
t2
t3
物质A/g
36.0
36.2
37.3
物质B/g
31.6
36.2
110.0
物质C/g
0.165
0.135
0.076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
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22讲 水和溶液-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浙江专用),文件包含第22讲水和溶液原卷板docx、第22讲水和溶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40讲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专题练习,文件包含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40讲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专题练习学生版docx、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40讲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专题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8讲 金属 专题练习,文件包含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38讲金属专题练习学生版docx、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38讲金属专题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