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一等奖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作者介绍,背景介绍,主要特点是,正字音,解释下列重点的词语,疏通文意,鲜少宜应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请你说一些关于莲的诗句或故事。宋代周敦颐写了一篇《爱莲说》,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古人笔下的荷花:(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5)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6)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名湖对联(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8)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古乐府民歌《江南曲》(9)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宋明儒家理学的开山鼻祖。(程颢和程颐)因晚年筑室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 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建濂溪书堂,后人遂称“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颐,是《周易》中六十四卦中第二十七卦。研究颐养之道,在于自食其力。霤[liù]出山中,万物萌发,这是颐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思生养之不易,从而谨慎言语,避免灾祸。节制饮食,修身养性。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是周敦颐于熙(xī ,光明,福)宁元年(1068)擢(zhuó,提拔) 为南康(现在江西星子县)郡守时写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40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鼻。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污浊,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
“说”的文体特点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
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采用托物言志法的文章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 “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对比等。
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菊花(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蝉【唐】虞世南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
不蔓不枝:蔓,生枝蔓。枝,长枝节。
亭亭净植:亭亭,高耸的样子。植,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花之君子者也:指品德高尚的人。
晋陶渊明独爱菊:唯独,只。
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清涟,水清而又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可爱者甚蕃:(草木)茂盛。这里指繁多。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蕃:多独:只染:沾染(污秽)
濯:洗涟:水波妖:过分艳丽
益:更加植:竖立亵:亲近而不庄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隐逸:隐居避世噫:叹词,表示感慨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用现代汉语解说下列语句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作者喜爱莲花,喜欢莲花什么?2、作者的眼里,莲花是花中君子 君子像不和世俗同流合污,高洁的品质。这种君子四个字概括一下?洁身自好,端庄圣洁的 更赞美的是像莲花一样的,谦谦君子3、第二段提到了哪两种花?4、为什么作者只认为莲是君子,其他的两种就不是君子了么?作者为什么认为菊花只是隐逸者,也不是君子!作者心目中的君子,身处污浊之地,也能洁身自好,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君子。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不应当逃避现实。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示范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爱莲说,生长环境,富贵者,托物言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公开课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爱莲说,文章写作的主体,作者的感情,走近作者,初读课文,细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古今异义,文言积累,◆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优质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欣赏莲花,爱莲说,细读文本,托物言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