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7章 一元二次方程17.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案
展开第17章 一元二次方程
17.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4)
【教学内容】用表格分析课化为一元二次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使学生在学完了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后,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使学生会列分式方程解有关的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对实际问题分析、概括、总结、解,从而能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分式方程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向学生灌输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懂得: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去更好地指导实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如何分析和使用复杂的数量关系,找出相等关系,对于难点,解决的关键是抓住数量关系,分析设出未知数和列出方程.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复习提问
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解分式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2.在匀速运动过程中,路程s、速度v、时间t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以前所学过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哪些?
【情景导入】
通过对前面三个复习问题的设计,学生能充分的认识到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再加上教师的适时点题,完全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地集中到教师身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并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知探究】
探究一、
例1 甲、乙二人同时从张庄出发,步行15千米到李庄.甲比乙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乙早到半小时.二人每小时各走几千米?
分析:(1)题目中已表明此题是行程问题,实质上是速度、路程、时间三者关系在题中的隐含.
(2)题目中所隐含的等量关系是:甲从张庄到李庄的时间比乙从
(3)如果设乙每小时走x千米,那么甲每小时走(x+1)千米,
解: 设乙每小时走x千米,那么甲每小时走(x+1)千米,根据题意,得
去分母,整理,得
x2+x-30=0.
解这个方程,得
x1=5,x2=-6.
经检验,x1=5,x2=-6都是原方程的根. 但速度为负数不合题意,所以只取x=5,这时x+1=6.
答: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
在本题中,采取的方法应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列出方程以至于解出方程.在分析过程中和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单位的统一以及检验的位置.
探究二、
课本例5的探究
……
【知识梳理】
(1)本节课的内容是什么?
(2)关系到本节课内容的因素是什么?
【随堂练习】
课后练习。1、2、3题。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7.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下册<a href="/sx/tb_c703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7.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a>,共4页。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7.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7.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五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7.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7.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