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济南版生物八下 5.2.1人类的起源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过程与方法】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熟练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教学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3.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教学过程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 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结: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古猿逐步进化而来的。拓展延伸:人类和类人猿起源于古猿,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最近,其证据如下:古猿的门齿小,与人相似;古猿的犬齿与臼齿发达,与猿相似;类人猿有A、B、O、AB血型,黑猩猩和人类的DNA相似;类人猿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人类相似;类人猿所患的一些疾病与人类相同。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的斗争。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环境的变化(地壳的运动导致) 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纠正。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总结: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于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等。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分组游戏(肢体表达一句话的意思,体会语言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 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应很好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小组讨论: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情感提升: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渗透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随堂检测1.李明通过学习得出下面的结论,请说出他总结的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B.人是由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来的 C.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D.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本质区别2.对人类偶然出现毛人的现象,最恰当的解释是( )A.人类出现的退化现象 B.人类发生的变异现象C.人类与动物有亲缘关系 D.人类进化中的返祖现象3.科学家对人和猿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比较,结果显示: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类4.人类与几种类人猿在生理生化特点上的比较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人类及类人猿月经周期(天)孕期(天)染色体(对)血型(ABO血型系统)平均寿命(年)血清免疫实验记录﹡ 长臂猿3021022-ABAB3175%猩猩29-3123324-ABAB3879%黑猩猩30-31240240A--1497%大猩猩30-3126524-ABAB3692%人类28-30280230ABAB74100%(1)表中数据表明,人类与类人猿在进化关系上有着 。(2)根据体细胞中染色体分析,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3)你认为与人类有着最近关系的类人猿是 ,做出该判断的依据是 。1.C1.C 2.D 3.B 4.(1)亲缘关系;(2)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3)黑猩猩;染色体数、血清免疫实验记录与人类最接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可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特点:首先教学开始,采用激趣的形式“女娲转土造
人”“亚当与夏娃”等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容易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课前让学生从网络
和媒体中搜集这些资料,并交流他们所了解的有关的看法,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
更能激起他们探求人类起源的兴趣。其次课堂教学中,在学习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知识点的时
候,借助图片和视频资料,能让学生在直观上更好的比较和理解类人猿与人类在形态、结构、
行为等方面的异同,采用列表的形式,对比各种类人猿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帮助学生
理解“人猿同祖”效果很好。在学习知识点二古猿到人的演化的过程中,采用小组辩论的方
式,课堂气氛热烈。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列表的方式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去
记忆和理解知识。第三,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借助一些经典题例让学生随时巩固知识,进行
技能的训练。学生既理解了知识,也学会了应用知识。第四,借助多媒体的教学,直观动态
的展示相关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人类起源知识的理解。整个课堂的效果非常好。
不足之处:全体学生全员的参与度还不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食品保存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发酵技术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