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节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课堂作业含答案

    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节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课堂作业含答案第1页
    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节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课堂作业含答案第2页
    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节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课堂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课后复习题,共16页。
    【精品】第一节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图表示细胞膜上3种膜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位置排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1一定位于细胞膜的外侧B.若蛋白2具有催化功能,低温会抑制其生物活性C.蛋白3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很可能具有较强的疏水性D.若蛋白3具有运输功能,其运输物质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ADP的生成2.下图甲,乙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运输(每种运输的方向由箭头标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b物质可能是水C.a物质可能是蛋白质 D.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运输可能是协助扩散.也可能是主动运输B.物质跨膜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带电荷的离子进出细胞都需要载体的帮助D.O2浓度增大会使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增大4.物质X通过细胞膜从浓度低的一侧转运到浓度高的一侧,须载体蛋白参与且消耗能量。这种转运方式属于(    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扩散 D.渗透5.适宜条件下,将丽藻培养于含NH4NO3的完全营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NH4+和NO3-的浓度不变。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NH4+和NO3-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B.NH4NO3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C.植物需要N元素,但本实验中NH4+和NO3-并没有被吸收D.温度升高会促进丽藻对NH4+和NO3-的吸收6.下列物质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葡萄糖 B.钾离子 C.氨基酸 D.二氧化碳7.下图为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葡萄糖并运输葡萄糖至组织液中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通过载体1和载体3的运输方式不同B.载体1和载体2运输Na+的方式不同C.载体2具有ATP酶活性。能够水解ATP,为运输Na+和K+提供能量D.载体1运输葡萄糖和运输Na+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8.植物细胞中水和矿质元素离子会表现出某些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溶液中的Mg2+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根细胞吸收B.参与根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水属于结合水C.根细胞吸收的无机盐离子能够贮存在液泡中D.无机盐离子在细胞内积累可引起细胞对水的吸收9.血浆中K+浓度比红细胞中K+的浓度低30倍,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C.渗透 D.扩散10.BC转运蛋白是一类ATP驱动泵,它能够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进而将与其结合的如氨基酸.葡萄糖和其他小分子等进行跨膜转运,而且每种ABC转运蛋白对于底物或底物基团有特异性。下图是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ATP分子的结合与水解,完成物质的跨膜运输B.ATP水解,ATP结合域解离,转运蛋白构象恢复原有状态C.氨基酸和葡萄糖通过膜上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进行跨膜运输D.细胞呼吸抑制剂能够降低膜上ABC转运蛋白的转运效率11.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如图所示,测得其pH为6.3,将其放置在pH为5的溶液中,分别在图中三种实验条件下放置10min,测得实验后三组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ATPase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发挥作用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B.蓝光使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运输C.H+-ATPase载体蛋白对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专一性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保卫细胞1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均是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B.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会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植物幼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温度的变化无关13.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于是他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 B.质子通过自由扩散跨膜运输C.质子通过协助扩散跨膜运输 D.质子通过主动运输跨膜运输14.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单位mmol/L处理前用鱼滕酮处理后用乌本苷处理后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K+1455115135Mg2+351.41.81.4351.4A.鱼藤酮对K+和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均有直接抑制作用B.鱼藤酮可能抑制ATP的合成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C.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15.下图是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是因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磷脂分子B.经研究某动物会将体内多余的盐分通过方式①排出体外,说明其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C.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进入细胞只能通过方式③D.对某动物的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对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不影响对K+和葡萄糖的吸收,原因可能是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上转运Ca2+载体蛋白的活性16.1和图2分别表示细胞甲对物质A.细胞乙对物质B的吸收速率和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甲吸收物质A的过程一定不消耗能量B.图1可表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收水分子C.P点细胞乙吸收物质B所需的能量来自无氧呼吸D.限制Q点吸收速率的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17.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现象的产生离不开液泡和线粒体的参与B.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实验涉及到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等跨膜运输方式D.实验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大18.鳃是硬骨鱼调节渗透压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图是硬骨鱼鳃中泌氯细胞从机体内收集氯并向海水泌氯的机制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运蛋白1运输Na+和K+都属于主动运输B.转运蛋白2运输Na+和Cl-都属于协助扩散C.泌氯细胞的泌氯需要转运蛋白1.2.3共同参与D.泌氯细胞中富含线粒体与其泌氯功能相适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A【解析】细胞膜的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脂质中磷脂双分子作为骨架,其中的蛋白质有的覆盖在表面,有的嵌插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从作用上讲,有的可作为载体蛋白,在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中起作用,有些蛋白覆盖在表面还可以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有细胞识别的作用,有些具有催化作用等。解答:A.蛋白1不一定只位于细胞膜外侧上的蛋白质,糖蛋白才一定位于细胞膜外侧,A错误;B.若蛋白2具有催化作用,则蛋白2为酶,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B正确;C.蛋白3横跨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的亲水头端位于膜两侧,疏水尾端位于膜内,蛋白质的跨膜区段属于疏水部分,该部分的氨基酸很可能具有较强的疏水性,C正确;D.若蛋白3具有运输功能,可能参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若是主动运输需要ATP提供能量会伴随ADP的产生,D正确。故选A。2.【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甲代表自由扩散,乙代表主动运输。解答: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吸收a物质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不可能是葡萄糖,A错误;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b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吸收水的方式为被动运输,即b物质不可能是水,B错误;C.a物质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可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错误;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D正确。故选D。3.【答案】D【解析】4.【答案】B【解析】物质通过质膜的运输方式有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5.【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丽藻细胞吸收NH4+和NO3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在适宜的条件下,丽藻从完全营养液中吸收矿质元素,如果吸收水和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比例恰当,则NH4+和NO3的浓度不变。解答:A.植物吸收NH4+和NO3-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A错误;B.NH4NO3必须溶解在水中,以NH4+和NO3-形式被细胞吸收,B正确;C.植物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NH4+和NO3-,但是同时也吸收水分,若水和离子吸收的比例相同,则使得营养液中NH4+和NO3-的浓度不变,C错误;D.一定条件下,温度升高可能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能量供应减少,因此会减少对NH4+和NO3-的主动吸收,D错误。故选B。6.【答案】D【解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比较:名 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  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解答:A.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特点是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A错误;B.钾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B错误;C.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C错误;D.二氧化碳属于气体,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特点不需要载体和能量,D正确。故选D。7.【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葡萄糖通过载体1运输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为主动运输;钠离子通过载体1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为协助扩散;葡萄糖通过载体3为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解答:A.葡萄糖通过载体1是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依靠钠离子电化学梯度驱动,通过载体3为顺浓度梯度,是协助扩散,A正确;B.载体1运输钠离子是顺浓度梯度,为协助扩散,载体2为钠钾离子泵,消耗ATP,运输钠离子为主动运输,B正确;C.载体2是钠钾离子泵,有ATP水解酶活性,可以为运输钠钾离子提供能量,C正确;D.载体1运输葡萄糖为主动运输,运输钠离子为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D。8.【答案】B【解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前者顺浓度梯度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后者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解答:A.Mg2+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且消耗能量,故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A正确;B.参与根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水属于自由水,B错误;C.细胞内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根细胞吸收的矿质元素能够以离子的形式贮存在液泡中,C正确;D.无机盐离子在细胞内积累会引起细胞液浓度增大,进而发生吸水,故会引起外界溶液中的水进入细胞,D正确。故选B。9.【答案】A【解析】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载体,不需能量,如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易化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载体, 不需能量,如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载体, 需要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离子等。解答:根据题干信息,血浆中K离子浓度比红细胞中K离子的浓度低30倍,红细胞还能不断从血浆中吸收K+,说明K+的运输方向是能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这种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ABC转运蛋白是生物细胞中存在的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可以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来转运物质,属于主动运输。解答:A.随着合成ATP和ATP结合域的聚合,转运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物质与转运蛋白特异性结合。接着由于ATP水解和ATP结合域的解离,物质脱离转运蛋白进入细胞,由此完成了物质的跨膜运输,A正确;B.由图可知随着合成ATP和ATP结合域的聚合,转运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后ATP水解,ATP结合域解离,转运蛋白的空间结构又恢复原来的状态,B正确;C.每种ABC转运蛋白对于底物或底物基团有特异性,所以氨基酸和葡萄糖不能通过同种ABC转运蛋白进行跨膜运输,C错误;D.细胞呼吸抑制剂能抑制呼吸作用,进而导致产生的能量减少,不能供给足够的ATP来转运物质,所以会降低膜上ABC转运蛋白的转运效率,D正确。故选C。11.【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与①组黑暗条件相比较,②组蓝光条件下pH下降,说明pH下降与蓝光有关;与①②组相比,③组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结果pH没有下降,说明pH的下降与H+-ATPase的活性有关, 所以蓝光可使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使pH下降。解答:A.题述信息没有说明H+-ATPase发挥作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蓝光,A错误;B.与①组相比较,②组说明pH下降与蓝光有关,与①②组相比,③组说明pH的下降与H+-ATPase的活性有关, 所以蓝光可使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B正确;C.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C正确;D.通过①组的观察,发现溶液中的pH没有变化,故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故选A。12.【答案】B【解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低浓度到高浓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高浓度到低浓度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解答:A.小分子物质以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A错误;B.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C.葡萄糖属于主要能源物质,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仍进行能量代谢,因此有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错误;D.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温度会影响到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进而影响ATP的生成,所以会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D错误。故选B。13.【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将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说明离子运输方式不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生另外一侧的pH下降,说明细胞匀浆提供ATP,则为主动运输。解答:A.如果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则两侧的pH值应该相等,与题意不符,A错误;BC.据题意可知,将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说明离子运输方式不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BC错误;D.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生另外一侧的pH下降,说明H+运输到未加乙酸的一侧;细胞匀浆含有ATP,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说明H+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D。14.【答案】A【解析】15.【答案】C【解析】分析图解:①表示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②表示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③表示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主动运输。解答:A.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是因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磷脂分子,A正确;B.①表示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是被动运输,B正确;C.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是通过①协助扩散,葡萄糖分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③主动运输,C错误;D.对某动物的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对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不影响对K+和葡萄糖的吸收,原因可能是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上转运Ca2+载体蛋白的活性,因为若毒素直接或间接抑制ATP的合成,会影响对K+的吸收,D正确。故选C。16.【答案】A【解析】分析图1可知,细胞甲对物质A的吸收与氧气浓度无关,可能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也可能是由无氧呼吸供能的主动运输。分析图2可知,细胞乙对物质B的吸收与氧气浓度有关,与载体数量也有关,属于主动运输。解答:A.图1只是表示细胞甲吸收物质A的过程与氧气浓度无关,不能说明该过程一定不消耗能量,如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靠主动运输方式吸收钾离子的过程不会受氧气浓度的影响,A错误;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对水分子的吸收属于被动运输,该过程的进行与氧气浓度无关,B正确;C.P点时氧气浓度为零,此时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为细胞乙吸收物质B提供所需的能量,C正确;D.图2中达到Q点对应的氧气浓度后,细胞乙对物质B的吸收速率不再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此时限制Q点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D正确。故选A。17.【答案】D【解析】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液泡发生渗透失水,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然后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液泡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解答:A.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液泡中的细胞液,需要载体和能量,而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线粒体,所以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液泡,A正确;B.该实验的发生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有关,因此该实验现象能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该实验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液泡吸水和失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正确;D.实验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随着质壁分离程度的加大而不断增大,而后随着质壁分离复原而逐渐减小,D错误。故选D。18.【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泌氯细胞向海水排出氯离子时需要转运蛋白3的协助,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且消耗能量,说明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转运蛋白2既可以运输钠离子和氯离子,分别是顺浓度差和逆浓度差进行的,说明运输方式分别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转运蛋白1将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差进行运输,且消耗ATP,说明运输方式都为主动运输。解答: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转运蛋白1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都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转运蛋白2运输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方式分别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错误;C.结合图示分析可知,泌氯细胞的泌氯需要转运蛋白1.2.3共同参与,C正确;D.结合图示分析可知,泌氯细胞的泌氯过程需要消耗ATP,所以泌氯细胞中富含的线粒体是与其泌氯功能相适应的,D正确。故选B。 

    相关试卷

    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课后测评,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需要借助载体蛋白进入细胞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同步训练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是高等动,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质膜参与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一课一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图甲,下图中曲线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