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腊八粥教案
展开《腊八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语句、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借助标点,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
3、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作品中的人性之美。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体会八儿的天真可爱以及他们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难点:
文章的详略安排。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导入:
1.我们预习了课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用关键词概括八儿盼粥吃粥的几个场景,把这几个场景贯穿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八儿的内心,看一下沈从文如何描写人物的心情。
二.合作学习
1.学生选择喜欢的场景,喜欢的话题赏析课文,预习时遇到的疑难在小组内讨论。
2.如果对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还不熟悉,可以再回看课前发在优学派上的视频。
三.师生共赏
爱粥
1.人们为什么喜欢腊八粥?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大碗
大匙
塞灌动作表演,体会爱粥之情。
2.你能带着你的喜欢,你的向往,你的垂涎欲滴来读这一段吗?
盼粥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什么心情呢?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揣摩“进进出出”,体会八儿心情。
2.同学分色朗读,教师提问:
你平时问妈妈什么时候吃饭,一般怎么问?今天为什么连连叫妈?
妈妈为什么打断儿子的话?妈妈说话的语气前后一样吗?为什么?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八儿?
赌气
撒娇
天真可爱。
4.体会文章语言的地方色彩
文中还有很多有湘西地方色彩的语言,找一找,学生上台操作白板“知识配对”检测对方言的理解。
5.解决优学派上同学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用很多方言?
优学派上发送两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沈从文。
明确:沈从文对家乡的爱浸透在了文字里。
分粥
1.八儿这么贪吃,妈妈什么态度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2.欣赏《玫瑰与九妹》片段,了解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明确八儿的纯真,母亲的慈爱正是沈从文追求的人性之美。
3.再读母子间温馨的对话,感受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猜粥、看粥:
1.八儿猜想的腊八粥和看到的腊八粥一样吗?你更喜欢哪个场景?
2.八儿看到的腊八粥是什么样子?请全体同学在优学派上完成练习。
3.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场景?
吃粥:
1.晚饭桌边,靠到他妈斜立着的八儿……斜立动作表演,“斜立”你读出了什么?
2.八儿如何吃粥的呢?
3.赏评优学派上优秀学生作业,修改练笔。
4.希沃助手拍照上传练笔,评析。
四、解决疑难,明确主题
1.出示同学们预习时在优学派上疑问最多问题:文章详略安排。
教师提示:苦苦盼着的腊八粥,24个字,3个标点就把八儿吃粥的过程写完了,可见作者在意的不仅仅是吃粥,作者最在意的是什么呢?品一品粥里的滋味。
2.小组讨论,回答
3.教师总结
这碗腊八粥,糊糊涂涂的叹着气,把家乡的年味越煮越浓;这碗腊八粥盛着八儿的期盼,绽放出人性最自然最朴素的纯真;这碗腊八粥满载着母亲的宠爱,尽显亲情的温暖。简单,自然,温情的文字,简单,自然,温情的生活。文章没有一个“爱”字,八儿一家和睦温馨的生活却跃然于纸上,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何为“家”,何为“亲情”。
五.拓展诵读诗歌《腊八粥》,体会诗歌情感。
优学派推送诗歌《腊八粥》学生自由读,齐读。
六.推荐作业
1.阅读沈从文《玫瑰与九妹》评析你感兴趣的人物。
2.阅读冰心《腊八粥》,比较两篇文章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要求在优学派上完成。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2 腊八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一单元2 腊八粥教学设计,共3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腊八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腊八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课文,预习展示,速度课文,品味语言,感悟情趣,巧思妙想,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腊八粥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腊八粥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引起兴趣,分析课文,理解文意,拓展升华,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