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02 陆地和海洋
展开重难点02陆地和海洋
考点详解
一、海陆分布
1. 海陆分布比例及特点
①.海陆面积比例: | |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 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
②海陆分布特点: | |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 (2)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 |
③陆半球与水半球: | |
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占48%;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占90%。 |
2.陆地和海洋组成单位的基本概念
名称 | 定义 | 举例 |
大陆 | 面积广大的陆地 | 亚欧大陆、澳大利亚 |
半岛 | 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 | 印度半岛、山东半岛 |
岛屿 | 面积较小的陆地,四周被海洋包围 | 格陵兰岛、台湾岛 |
大洲 | 大陆与周围的岛屿组合起来的某一大的区域 | 亚洲、南极洲 |
海 | 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常常有半岛或 岛屿与大洋隔开 | 阿拉伯海 渤海 |
海峡 |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 曼德海峡 、马六甲海峡 |
洋 | 海洋的中心部分,广大的洋海洋区域的统称 | 太平洋、大西洋 |
二、七大洲
大洲大洋分布
(1)名称、形状和面积,如下图所示
七大洲的轮廓和面积(单位:万平方千米)
(2)分布
半球分布 (主要分布) | 北半球 | 亚洲、非洲、欧洲(全部)、北美洲(全部) |
南半球 | 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南极洲(全部分布) | |
东半球 | 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 |
西半球 | 北美洲、南美洲 | |
赤道横穿 | 穿越大洲 | 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
回归线穿过 | 北回归线 | 亚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 |
南回归线 | 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 |
极圈穿过 | 北极圈 | 欧洲、亚洲、北美洲 |
南极圈 | 南极洲(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 |
(3)各大洲的分界线
大洲名称 | 地理分界线 |
亚洲和欧洲 |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
亚洲和非洲 | 苏伊士运河 |
亚洲和北美洲 | 白令海峡 |
北美洲和南美洲 | 巴拿马运河 |
南美洲和南极洲 | 德雷克海峡 |
欧洲和非洲 | 直布罗陀海峡 |
欧洲和北美洲 | 丹麦海峡 |
(1)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有大洋洲和亚洲
(2)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3)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亚欧大陆。亚洲的西南部与非洲的东北端也是相连的北美洲和南美洲也是相连的,合称美洲大陆。
(4)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这里终年冰雪覆盖,是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
(4) 世界重要的海峡和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 白令海峡 | ||
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是地中海的“生命线”。 | 北冰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海上唯一通道,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也从其中部穿过。 | ||
马六甲海峡 | 霍尔木兹海峡 | ||
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被誉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 波斯湾海上的唯一出口,是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被称为“世界油阀”。
| ||
苏伊士运河 | 巴拿马运河 | ||
沟通红海与地中海,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是扼守欧、亚、非三大洲的重要国际航道。
| 位于中美地峡南部,是大西洋进入太平洋最便捷的通道,也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
(5)各大洲地理事物世界之最
①世界最大的大洲——亚洲,世界最小的大洲——大洋洲。
②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③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世界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三、四大洋
- 四大洋的面积比较:
四大洋的面积: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隔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 四大洋的位置及特点
名称 | 海陆位置 | 半球位置 | 主要特征 |
太平洋 |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 跨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 大洋中面积最大(几乎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最深、岛屿最多、岛屿面积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 |
大西洋 | 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 跨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 世界第二大洋、形状略呈“S”形 |
印度洋 |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之间 | 全在东半球 | 世界第三大洋,大部分地处热带,略呈三角形 |
北冰洋 | 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环绕 | 全在北半球 | 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最浅、跨经度最广,温度最低 |
3. 图解记忆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与分布
四、海陆变迁
1. 地表形态的变化
原因 | 证据 |
地壳运动 | 喜马拉雅山脉的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海洋→陆地) |
海平面升降 |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陆地→海洋) |
人类活动 | 欧洲的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为防止海水入侵而修建围海大坝 |
2. 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示意图
项目 | 内容 |
提出 |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最先提出 |
猜想依据 |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大陆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
内容 | 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
证据 | 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古老地层、动物等都极其相似。 |
3. 板块构造学说
提出 |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假说基础上提出的 |
内容 |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2)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3)板块在不断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
4. 世界六大板块
名称 | 主要范围 |
亚欧板块 | 亚洲的大部分、欧洲的全部,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
非洲板块 | 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一部分 |
美洲板块 | 北美洲、南美洲、亚洲的东北部、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一部分 |
南极洲板块 | 南极洲,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南部 |
太平洋板块 | 太平洋的大部分,是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 |
印度洋板块 | 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和印度洋的一部分 |
5.板块运动
运动方式 | 结果 | 举例 |
碰撞挤压 | 陆地上形成山脉或岛弧链,海底形成海沟 | (1)喜马拉雅山脉升高: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挤压; (2)地中海面积缩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
张裂拉伸 | 形成裂谷或海洋 | 红海面积扩大: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张裂作用 |
6. 火山与地震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示意图
名称 | 主要板块交界处 | 举例 |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 日本、智利等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多地震;马来群岛多火山
|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及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 我国西南及青藏地区、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多地震;地中海沿岸国家多火山 |
核心练习
一、选择题
1.七大洲中,完全位于南半球上的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2.四大洋中几乎没有分布在西半球上的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两国联合对外宣布,经过两国共同测量,测得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珠穆朗玛峰不断增高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运动的结果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运动的结果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运动的结果 D.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运动的结果
4.下列说法中不可信的是( )
A.几千万年后地中海有可能消失 B.地中海及沿岸地区容易发生地震
C.位于亚欧两洲之间的红海,几千万年后可能形成新的大洋 D.大西洋的面积将不断缩小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同时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 )
A.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6.甲、乙两大洲都有海牛、驼鸟的分布,可能的原因是( )
A.海牛、驼鸟具有远涉大洋的能力 B.人类把它们带到两大洲
C.生物的进化与演变 D.两大洲原是一块大陆,后漂移分离开了
7.下列“地理之最”错误的是( )
A.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B.世界最长的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
C.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D.世界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海陆分布大势为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陆地多集中在北半球
D.大陆和岛屿之间有明显的界线
9.有人说几千万年以后,B所在海域会成为新的大洋,原因可能是( )
A.板块间发生碰撞 B.板块间发生张裂
C.极地地区冰川融化 D.当地降水量增加
10.C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
A.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D.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11.A处火山地震带名称是( )
A.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科迪勒拉火山地震带
下图为世界陆半球和水半球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甲、乙大洲的分界线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苏伊士运河
13.下列不濒临丙大洋的大洲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亚洲 D.南极洲
14.丙大洋主要位于的板块是( )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15.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16.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B.全球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
C.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二、解答题
17.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涉及东北亚、中亚、东南亚、欧洲等11个地区。中国某旅行社组织“一带一路之旅”,分别沿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到欧洲西部,他们发现地理景观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在目的地,则发现当地居民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
材料二:如图
(1)材料一中,“一带”先后跨越了____洲、____洲。
(2)旅行社从西安出发,沿途发现我国内陆植被(植被与降水多少有关)由东向西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这主要受____(选填“纬度”、“海陆”、“地形”)因素的影响。
(3)材料二中,“一路”上经过的①处是____运河,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4)②海域____近年来面积在不断扩大,原因是非洲板块和____板块正在发生张裂运动。
(5)A地是伊斯兰教发地,其典型建筑是____,该处的主要语言是____。
(6)“一带一路”的实施,体现出的意义是( )。
A.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 B.阻碍各国之间贸易往来
C.不利于各国资金融通 D.各国经济自成一体
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点的经纬度位置为(______,______)。位于______半球(东或西),位于______(高、中、低)纬度地区。
(2)A为_________洋,B为_________洲,C为_________海峡。
(3)当①地午日高照,②地处于________(清晨、中午、深夜、黄昏)。
(4)读甲、乙、丙三地气候类型图,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5)读甲、乙、丙三地气候图,选择其中一幅并描述其气候特征。__________。
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21 中国的地理差异: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21 中国的地理差异,文件包含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21中国的地理差异解析版doc、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21中国的地理差异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13 法国、埃及: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13 法国、埃及,文件包含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13法国埃及解析版doc、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13法国埃及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12 日本、印度: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12 日本、印度,文件包含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12日本印度解析版doc、备战2023年地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重难点12日本印度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