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考)试题 word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考)试题 word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命题者: 审核者: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 B.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C.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D. 人工诱变可以控制基因突变的方向2. 航天育种指利用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弱地磁场等因素对植物进行诱变,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这种育种原理属于(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数目变异 D. 染色体结构变异3. 下列人类遗传病的致病原理错误的是( ) 遗传病病因①镰刀型贫血病基因重组②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数目变异③猫叫综合征染色体结构变异④白化病基因突变A. ① B. ② C. ③ D. ④4. 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属于( )A. 诱变育种 B. 杂交育种 C. 单倍体育种 D. 多倍体育种5. 下图是科研人员培育矮秆抗病新品种小麦的两种方案。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涉及的育种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 过程③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C. 过程④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3/16D. 过程⑤是通过连续自交获得新品种6.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变异都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 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D. 共同进化只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的作用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8.使用某种农药防治某种农业害虫,开始效果显著,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逐渐适应C.农药刺激害虫产生了变异 D.农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9. 滥用抗生素的做法的弊端是( )A.使抗生素的价格越来越高 B.诱发病菌变异为抗药性强的个体C.病菌抗性基因频率不断增大 D.病菌逐渐向抗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10.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6%,Aa的个体占48%,aa的个体占16%。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84%、16% B.60%、40% C.80%、20% D.36%、64%11. 右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B. 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C. 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多数是组织液D. 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12. 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是( )A.渗透压 B. pH C. 温度 D. 酶的活性1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B.稳态只需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 C.目前普遍认为人体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D.只要内环境维持稳态,人就不会生病14.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血浆和组织液 B.血液和组织液 C.淋巴和组织液 D.淋巴和血浆15. 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 mg的甲状腺激素却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这说明激素 A.通过体液运输 B.直接作用于靶细胞 C.直接参与生命活动 D.微量但调节作用高效16. 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图甲为图乙中结构e的局部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④⑤⑥构成突触 B. 甲图中AB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C. 乙图中X为传出神经 D. 乙图中结构e和b中兴奋的传导速度不同17. 如图为人体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为效应器,D为传入神经B. 兴奋时,①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 结构②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D. 刺激③时导致效应器作出反应的现象称为反射 18.如果正常人血液中性激素过多,则促性腺激素水平会相应下降,这属于( )A.拮抗作用 B.协同作用 C.正反馈作用 D.负反馈作用19. 下图表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B. 激素乙为甲状腺激素C. 激素乙的分泌受激素甲的影响D. 激素乙增加会促进激素甲的分泌20 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饥饿时,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 B. 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C. 饭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增加 D.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糖原分解21.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 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 胃粘膜起保护作用C. 溶菌酶的分解作用 D.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22.一个饥饿的健康成年人吃饱饭之后,体内随后一定会发生的变化是( )A.尿生成量减少 B.尿中出现葡萄糖C.血糖经历短暂升高的过程 D.胰岛素分泌量比餐前低2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所吃食物过咸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会减少B.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参与调节C.当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达到动态平衡时,体温保持相对恒定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速度慢、范围广、时间较长24.不属于人体散热的方式有( )A.汗液的蒸发增多 B.毛细血管的舒张 C.呼吸的加剧 D.有机物的分解25.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位于( )A. 大脑皮层,下丘脑 B. 下丘脑,大脑皮层 C. 下丘脑,下丘脑 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26.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红细胞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27.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神经细胞 D.吞噬细胞28.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和靶细胞密切接触的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 )A.B细胞 B.浆细胞 C.记忆细胞 D.效应T细胞29.预防细菌或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疫苗本质上属于( )A.抗原 B.抗体 C.记忆B细胞 D.效应T细胞30.下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抗原 B.淋巴因子 C.溶菌酶 D.抗体31.下列不属于免疫疾病的是( )A.血友病 B.过敏反应 C. 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32. AIDS患者免疫系统有严重缺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患者感染了HIV导致AIDS B. AIDS病原体使人体T细胞大量死亡C. AIDS病原体为DNA病毒 D. 感染该病原体后并不马上患病33. 诺如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人类杯状病毒科的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若诺如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 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 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34.艾滋病是可防可控的,切断其传播途径可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下列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A.共同进餐 B.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 C.拥抱和握手 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35.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TLR是位于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其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TLR是一种蛋白质B. 树突状细胞主要激发体液免疫C. 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D. 图中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二、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格1分,共30分。36.(6分)旧大陆棉和美洲野棉是棉花的两个不同物种,下图表示培育新大陆棉的过程。 (1)F1中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_________(是/不)可育,原因是_____________。(2)新大陆棉中染色体数是52,推测由F1获得新大陆棉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新大陆棉为___________倍体,诱导新大陆棉产生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37.(6分)图甲示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字母表示部位;图乙是图甲中 d部位的放大图,数字代表不同的结构。 (1)图甲中,静息时b部位的膜电位是: 。但是当该部位受刺激后电位将会反转,其原因是 。(2)图甲中,刺激b后可以在a、c、e三部位中的 部位检测到电位变化。(3)图乙所示的结构名称是 。(4)图乙中②所含的物质是 ,当它通过 (填写某种跨膜方式)释放与⑤上受体结合时,将使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38. (6分)下丘脑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内分泌调节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垂体活动的调节实现的。右图是下丘脑与垂体之间关系示意图,其中神经元1、神经元2同时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分析回答:(1) 食物过咸,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此时兴奋部位膜外电位变化表现为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神经冲动传到神经元________(填1或2),促进其合成并分泌________激素。(2) 在寒冷条件下,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传到神经元________(填1或2),促进其合成并分泌激素,该激素促进靶器官(细胞)分泌________激素。(3) 以上两个实例说明了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6分).下图是血糖在人体内部分变化的图解,据图回答。 (1)过程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2)物质A是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3)合成肌糖元发生在 (器官)内进行。(4)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 __________________g/L40(6分).为了验证人体血糖调节机制,某生理学家设计了实验如下; 给甲、乙、丙三组同时饲喂等量的葡萄糖标记有14C,之后分别注射等浓度的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注射情况如下表所示激素注射情况:组别甲组乙组丙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1) 在整个实验中,甲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2) 该实验使用的14C来追踪葡萄糖的去向,该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根据血糖调节的理论,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对各组小鼠杀死后检测各组的中肝脏的放射性,将各组按放射性大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4) 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是 。 38. (6分)下丘脑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内分泌调节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垂体活动的调节实现的。右图是下丘脑与垂体之间关系示意图,其中神经元1、神经元2同时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分析回答:(1) 食物过咸,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此时兴奋部位膜外电位变化表现为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神经冲动传到神经元________(填1或2),促进其合成并分泌________激素。(2) 在寒冷条件下,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传到神经元________(填1或2),促进其合成并分泌激素,该激素促进靶器官(细胞)分泌________激素。(3) 以上两个实例说明了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6分).下图是血糖在人体内部分变化的图解,据图回答。 (1)过程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2)物质A是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3)合成肌糖元发生在 (器官)内进行。(4)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 __________________g/L 40(6分).为了验证人体血糖调节机制,某生理学家设计了实验如下; 给甲、乙、丙三组同时饲喂等量的葡萄糖标记有14C,之后分别注射等浓度的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注射情况如下表所示激素注射情况:组别甲组乙组丙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⑴在整个实验中,甲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⑵该实验使用的14C来追踪葡萄糖的去向,该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根据血糖调节的理论,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对各组小鼠杀死后检测各组的中肝脏的放射性,将各组按放射性大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⑷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是 。
晋江市养正中学高68组高二(上)期中测试-生物学科(学考)试卷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345678910DAADCBCDCB11121314151617181920ADAADCCDDB21222324252627282930CCADBCDDAA3132333435 ACCBB 二、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格1分,共30分。36(1) 两个 不 产生配子时联会紊乱 (2)秋水仙素 四倍体 染色体变异37.(1)内负外正 Na离子内流 (2)ac (3)突触 (4)神经递质 胞吐38.(1) 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1 抗利尿(2) 2 促甲状腺(3)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39. (1)氧化分解(有氧呼吸也给分)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肝糖元 脂肪 (3)肌肉 (4)0.8-1.240.(1)对照 (2)同位素示踪法 (3)乙>甲>丙 (4)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合格考)试题 word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稳态的生理意义是,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考)试题 word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考) Word版,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