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8* 中国建筑的特征图片ppt课件
展开1、理清文章思路,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理清说明顺序,理解文章严谨的思路。3、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检查预习效果 下面我们看一组图片,用你们预习积累的词语形容一下这些中国建筑的特征。
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
1931年9月,在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大,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任职,开始踏上了他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艰苦的,同时也是颇具独创性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艰难,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科研工作。1944年写成《中国建筑史》,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
1.自然科学小论文自然科学小论文是指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原理、问题等,进行专门的考察、分析、研究所写成的科学小论文。这种科学小论文的写作难度要比一般议论文的写作难度大得多。它不但使用材料多,写作内容难,而且在概括、归纳、逻辑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它是一般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延伸和发展,又是科学研究论文的起步和准备。
2.科学小论文的特点(1)小。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科学小论文的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2)科学性。科学小论文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被夸大或虚构;其观点应当是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其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3)创造性。作者要在科学小论文中提出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新见解以及在实验或制作过程中运用到的新方法。创造性是衡量科学小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
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 ,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开创者之一。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并参与了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
设计者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使用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古长城而遭到多次批判明清时,古长城被拆毁,梁思成抚砖痛哭20世纪50年代,不能挽救完整牌楼街,梁思成失声痛哭。
问题探讨: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
阅读全文 整体感知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的空间”。
(三)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最骄傲的成就。
倾斜的屋顶也许是中国建筑最为明显、最无与伦比的特征—— 林语堂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阿房宫赋
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说 :这种屋顶,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七、颜色的选择——朱红
大建筑屋身的主要颜色为什么要用“朱红色”?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月桥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贺铸《青玉案》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对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
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
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重点一)(本节探究点)
(重点二)(下节质疑点)
检查学习效果
看看下面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哪些特征?
“故宫红”为主色调。国家馆为“天”,地区馆为“地”。隐喻天地交泰 。
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 。
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力的条件
建筑的个性即我民族之性格立足传统,指向未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费孝通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
科学准确具有文学性,生动具体
拘束性 灵活性 可性译
家乡的老房子探寻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气息
概说——中国建筑自成体系
个别建筑物:台基、房屋、屋顶
平面布置:左右均齐对称
斗拱:减少剪力(最显著特征之一)
举折、举架:多层;上短;逐高
屋顶:瓦面弯曲(最主要特征之一)
朱红为主:颜色使用大胆
风格、手法——“文法”、“词汇”
木材结构:主要结构方法
三、写作目的:探求如何建造新中国的建筑建议:要继承优良传统。——怎样保持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为什么梁思成很关注如何建造新中国的建筑这个问题?
背景: 从1950年开始,北京随着旧城改造和地铁修建,古建筑开始消失。历史记载,1952年,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被拆除, 1954年,地安门被拆,遭受同样命运的,1956年是朝阳门, 1965年是崇文门和阜成门、东直门, 到1969年,是西直门。 而梁思成先生于1972年去世。
北京旧城改造,把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合院拆了,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新建筑越来越多,老建筑越来越少,现在全国到处高楼林立。
20世纪50年代, 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使用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在明清古城墙被拆毁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抚砖痛哭;因不能挽救北京仅存的完整牌楼街,梁思成失声痛哭。 拆后多代之以钢筋水泥的建筑!
梁先生为什么痛哭?他为什么主张新建筑要继承优良传统?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怀?
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一国一族之建筑是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论文;作者梁思成是当代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文章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具体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其风格和手法,并提出了民族建筑之间“可译性”问题。
是什么——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从哪来——它们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依据课文,填写下表,理解中国建筑的“文法”等。
如何理解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
同样的需要——遮太阳挡风雨的居住需要(普通民居),炫权力显气派的统治需要(宫殿等),等等。
同样的问题——怎样选择建址、怎样使地基更坚实、怎样使结构更稳定牢固、怎样让装饰更加引人注目……
同样的情感——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希腊的神殿、北京的天坛……基于对人的怀念之情,和对神的敬畏之情。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8* 中国建筑的特征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8* 中国建筑的特征优秀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因体而写各叙其文,个性使然文如其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评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知识卡片,课文探究,深入探究,内容小结,主题归纳,知识梳理,重要字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8*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8*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初读文章,情境导入,知人论世,写作背景,文体常识科普文,文学常识,解读文章,字词正音,如翚斯飞接榫戗兽,词语释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