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寒假作业(三)(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寒假作业(三)
一.选择题
1.文明其表,规则其里。构建起匹配这个时代的社会文明,呼唤更为有效的规则约束。下列四名同学对于社会规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小明:社会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
B.小军: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
C.小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促进社会正常运行
D.小丽:社会规则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具有强制性的措施和手段
2.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正式实施。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将侵权赔偿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了500万元,大幅增加侵害人的犯罪成本,有利于被侵害人维护自身权益。著作权法的修订体现了( )
A.一些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B.现有规则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C.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需要制定和完善规则
D.青少年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3.城市公交、长途客运的儿童优惠乘车政策从之前的“量身高”转为现在的“看年龄”或“量身高”,例如,6﹣14周岁或身高1.2~1.5米的儿童乘车执行客票半价优待。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
②社会规则一旦确立,无须调整
③要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完善社会规则
④社会规则是不断变化的,可以不遵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我们生活的小区经常会看到这些场景:垃圾不入池、私占公共区域、车辆乱停乱放……这些现象的存在( )
①是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②需要提高自律和他律
③有利于方便居民生活
④不利于文明社区的构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疫情防控期间,“一米线”作为守护安全健康和文明秩序的重要举措,在防止人群聚集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一米线”是文明线,也是健康线。关于“一米线”认识无误的是( )
①能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②拉开了社交距离,不利于人际交往
③能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④有效防止感染,完全阻断病毒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为全力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社区居民懂交规、守交规,营造文明参与交通的良好氛围,10月19日,海口公安交警、老陶义工服务社和公益媒体栏目联合走进琼山区八一小区,开展创建交通文明示范小区揭牌活动,将交通安全理念传递给每家每户。此次活动开展的意义是( )
A.只有规则可以保障社会秩序
B.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C.这有利于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
D.违反规则就会导致亲人伤心
7.警方近日打击扰乱疫情防控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理两起伪造核酸检测证明、散布疫情谣言的案件。警方提醒,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广大游客及市民应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秩序,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这说明( )
A.违反规则无关紧要 B.有些规则可有可无
C.规则限制人的自由 D.维护秩序要靠规则
8.国家铁路局关于《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购买全价票。这也就意味着,儿童优惠乘车政策将从“量身高”转为“看年龄”,6岁以下儿童可免费乘车,6岁到14岁可享受儿童优惠票。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遵守规则
B.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
C.社会规则划定自由边界,保障了自由
D.社会规则时有变化,不必完全遵守
9.关于中小学于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这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B.这能杜绝学生在校的一切违法行为
C.这能有效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D.这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与不和谐
10.刑法修正案(十一)围绕近年多个热点问题做了调整或增补,涉及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抢公交车方向盘入刑、冒名顶替上大学入刑等内容。这表明( )
①新规则一旦实施,就不能再修改了
②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应符合社会生活的变迁
③规则的改进是国家的事,与我们公民无关
④积极改进规则是为了更符合人民的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八年级(1)班的小伟同学爱好唱歌,他经常午休时在集体宿舍唱歌,宿管老师找到他,教育他不要午休时在宿舍唱歌,小伟说:“唱歌是我的自由。”如果你是小伟的同学,你会对他说( )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自由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④公民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开始施行。该规则所称的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惩戒规则的颁布实施( )
①目的就是为了杜绝中小学生违反校纪
②划定了中小学生行使自由权利的边界
③说明规则不符合个人要求时可以修改
④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学生自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小姚因为不交作业、违反课堂纪律被班长批评,心生不满,课后到学校网站贴吧发文辱骂班长。学校网管把他的状态设置为“扰乱网络秩序,禁言10日”,并发送信息提示“请遵守网络规则,正确行使言论自由”。这一案例说明( )
①言论自由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遵守规则需要将道德作为行为的底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伪造核酸检测报告、隐瞒行程、强行闯卡。截止至3月26日,沈阳市公安机关依法办理各类涉疫案件75件,依法处理违法犯罪人员65人。上述案例启示我们( )
①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②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自由有其边界,遵守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只有依靠他律才能保证社会规则的正常运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自202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正式实施,遛狗不牵狗绳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小骐说:“我家小狗从来不需要牵绳遛,乖得很,不咬人不乱叫,拴起来多不自由啊!”要劝导小骐你应该说( )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生命来之不易,要关爱小动物
③应该视情况而定,人少的时候可以不拴绳
④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养狗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小韩和小丽夫妇想给爱女取名为“辛德瑞拉”。在申请办理户口登记时,民警说:“这个名字不符合法律规定,换一个吧。”小韩表示:“起名字是我的自由,我想怎么起都行,就用这个名字登记。”派出所只好拒绝办理户口登记。这件事告诉我们( )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违反社会规则要受到处罚
③自由不是随心所欲
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小明同学在疫情期间不戴口罩想要进入商场,被保安人员拒绝。小明说:“戴不戴口罩是我的自由,谁也管不了。”如果你是保安,你会对他说( )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
②自由是受到规则约束的
③要规则必须舍弃自由
④公民在行使自由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以下对漫画《爸爸,别插队》理解正确的是( )
①“父亲”没有正确认识到自由与规则之间的关系
②“父亲”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不值得提倡
③女孩的行为是具有奉献精神的表现
④漫画说明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2021年12月27日,白某违反“不出户、不聚集”防疫管控要求,欲离开小区时,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劝阻,白某辱骂工作人员并损坏防疫工作指示牌。公安莲湖分局依据相关规定,给予白某行政拘留十三日的处罚。针对该案例,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①刑事违法性是白某行为的法律标志
②白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疫情当前,我们应严格遵守防疫规则
④规则自由不可分,违反规则会失去自由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疫情期间,因瞒报行程而造成疫情重大传播风险的行为是( )
①为了自由可以理解
②漠视规则的行为
③不诚信的行为
④违法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为了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理解规则、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某中学举办了以“规则伴我行”为主题的手抄报宣传活动。
(1)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是什么?
(2)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要如何坚定维护规则。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①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②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③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1)新冠疫情背景,不按要求做核酸检测,安康码被弹窗限制。从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关系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2)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请你设计两种宣传活动的形式。
(3)材料启示我们如何遵守社会规则?
23.2021年,汇川区教育局关于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之手机管理中强调,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区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某中学学生申某说:带不带手机进学校是我个人的自由,只要不在上课时间使用就可以了。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请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对申某的言论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2)汇川区各学校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是基于网络存在的哪些弊端?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制定了相应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明确了疫情时期的各项规则。在生活中,在人流密集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尽量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在校园中,我们严格校园封闭式管理,做好入校登记;做好学生晨(午)检记录;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卫生管理措施,如勤洗手、“一米线”间距等。正因为全国人民对疫情防控规则的有效执行,我国新冠疫情蔓延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但是随着疫情情况好转,部分群众疫情防控意识呈现下滑趋势。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场合,开始有人不戴口罩,甚至有些地方的体温检测工具也成了摆设。因此八年级某班的同学针对这样的现象开展了一场辩论会。小林同学认为“现在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了,还时刻遵守疫情防控规则太麻烦了”。小东同学认为“戴不戴口罩是我的自由,更何况我没有戴口罩还活得好好的”。
(1)结合材料,阐述遵守社会规则对我国抗击疫情的重要作用。
(2)运用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作理性分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社会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A正确,不符合题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B正确,不符合题意;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促进社会正常运行,C正确,不符合题意;社会规则既有强制性的手段,也有非强制性的手段,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解答】题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修订,说明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需要制定和完善规则,C正确;题文未涉及废除规则,A不符合题意;B错误,说法过于绝对;D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故选:C。
3.【解答】题文中,城市公交、长途客运的儿童优惠乘车政策的调整,说明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完善社会规则,也说明了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①③正确;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②错误;必须遵守社会规则,④错误。
故选:B。
4.【解答】题文中,垃圾不入池、私占公共区域、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是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此举不利于文明社区的构建,告诉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需要提高自律和他律,①②④正确;③错误,不利于方便居民生活。
故选:B。
5.【解答】题文中,“一米线”的设置,能培养人们良好的规则意识,能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能有效防止相互感染,①③正确;②错误,没有拉开社交距离,利于人际交往;④错误,“完全阻断病毒传播”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B。
6.【解答】题文中,创建交通文明示范小区揭牌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规则意思,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C正确;A错误,说法过于绝对;B与题意不符,D绝对,应排除。
故选:C。
7.【解答】题文信息涉及规则与秩序,说明了维护秩序要靠规则,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正确;A错误,违反规则要受到相应的处罚;B错误,规则不是可有可无的;C错误,规则保障人的自由。
故选:D。
8.【解答】题文中,《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体现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遵守规则,A正确;BC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D错误,社会规则具有相对固定性,应自觉遵守规则。
故选:A。
9.【解答】题文中,《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施行,能有效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使其健康成长,C正确;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A错误;“杜绝”的说法夸大了规则的作用,B错误;有利于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D错误。
故选:C。
10.【解答】题文中,刑法修正案(十一)的修订,说明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应符合社会生活的变迁,积极改进规则是为了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②④正确;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①错误;规则的改进与我们公民有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为改进规则建言献策,③错误。
故选:C。
11.【解答】题文中,小伟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公民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①②④正确;③错误,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
故选:B。
12.【解答】题文中,惩戒规则的颁布实施,划定了中小学生行使自由权利的边界,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学生自律,②④正确;①错误,“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改进规则不能以个人要求为标准。
故选:C。
13.【解答】题文案例说明了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③正确;言论自由是相对的,受限制的,①错误;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④错误。
故选:B。
14.【解答】述案例启示我们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自由有其边界,遵守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①②③正确;④错误,依靠自律和他律才能保证社会规则的正常运行。
故选:C。
15.【解答】题文中,小骐的说法是无视规则的表现,要告知小骐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养狗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①④正确;关爱小动物要遵守规则,②错误;不能视情况而定,应该自觉遵守规则,③错误。
故选:B。
16.【解答】题文案例涉及社会规则和自由、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关系,说明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也说明了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①③④正确;②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故选:C。
17.【解答】题文中,小明的做法是违反规则的表现,因为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①②④正确;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要规则享自由,不是舍弃自由。
故选:B。
18.【解答】漫画中的“父亲”插队,没有正确认识到自由与规则之间的关系,缺乏规则意识,启示我们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①④说法正确;②“父亲”的行为是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并不是违法行为;③说法错误,女孩的行为是具有规则意识的表现。
故选:D。
19.【解答】题干中白某违反防疫管控要求受到行政处罚,说明了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说明了规则自由不可分,违反规则会失去自由,疫情当前,我们应严格遵守防疫规则,②③④说法正确;①说法错误,刑事违法性是犯罪行为的法律标志,白某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故选:A。
20.【解答】题文中,因瞒报行程而造成疫情重大传播风险的行为是漠视规则的行为,是不诚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②③④正确;自由受规则的约束,不遵守规则可能会失去自由,①错误。
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
21.【解答】(1)本题考查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是什么。根据教材知识可知,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是道德和法律。
(2)本题考查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教材知识可知,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3)本题考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要如何坚定维护规则。根据教材知识,可以从自觉遵守规则,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的角度回答。
故答案为:
(1)道德和法律。
(2)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3)①我们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我们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2.【解答】(1)本题考查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设计两种宣传活动的形式。答案具有开放性,合理即可。如:召开主题班会,办黑板报。
(3)本题考查我们如何遵守社会规则。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需要他律和自律、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2)召开主题班会;办黑板报;演讲比赛等。
(3)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3.【解答】(1)本题考查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对申某的言论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分析可知,申某的言论是错误的,理由可从申某没有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网络存在的弊端。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的影响,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申某的言论是错误的。申某没有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2)①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秘偷拍等侵犯个人侵犯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24.【解答】(1)本题考查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依据教材知识,从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自由与规则的关系。首先明确我不赞同他们的观点,他们割裂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依据教材知识,从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①维护秩序靠规则。②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④《疫情防控管理制度》明确了疫情期间人们生活生产等各方面的规则内容,让我们能在疫情期间都能有序正常生活。一旦发现违反疫情管理制度的情况,将会严肃处理,严厉惩罚,保障了社会的良性运行。
(2)①我不赞同他们的观点,他们割裂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②自由与规则不可分。③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受到的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若人们不遵守疫情防控规则,既会威胁自身安全,也是对他人生命健康的漠视。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人流密集场所佩戴口罩等防疫要求看似是限制了人们自由,但这样的防疫要求正在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利,保障社会在疫情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转,有序运行。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寒假作业(十二)(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寒假作业(十二)(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前人们做公益已经成为生活常态,关爱,就是关心爱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寒假作业(十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寒假作业(十一)(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框信息反映了,某校八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寒假作业(十)(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寒假作业(十)(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孙子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