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总复习巩固练习机械能守恒动率的应用提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三物理总复习巩固练习机械能守恒动率的应用提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6 银川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上连接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某时刻(t =0)施加一外力在弹簧上端A点,让A点以速度v匀速上升,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时间物块脱离地面
B. 物块脱离地面后以速度v向上做匀速运动
C. 物块脱离地面后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守恒
D. 整个过程中弹簧、物块、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2、质量为100g的钢球放在被压缩的轻弹簧上端,当弹簧释放时将球竖直向上抛出,若球上升到3m高处时具有2m/s的速度。则弹簧原来的弹性势能为 ( )
A.0.2J B.2.74J C.2.94J D.3.14J
3、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若以抛出点为参考平面,则当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 )
A.物体距地面高度为 B.物体的动能为
C.物体的动能为 D.物体的重力势能为
4、(2015 山东模拟)如图,一物体m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底端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力F做功为60J,此后撤去恒力F,物体又经t时间回到出发点,若以地面为零势能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是60J
B.开始时物体所受的恒力F=2mgsinθ
C.撤去力F时,物体的重力势能是45J
D.动能与势能相同的位置在撤去力F之前的某位置
【答案】B
【解析】由功能关系可知,前一个时间t内,力F做的功等于此过程中物体机械能的增量,也等于前一个时间t末时刻物体的机械能;撤去外力F后,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故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是60J,A正确;设前一个时间t末时刻物体速度为v1,后一个时间t末时刻物体速度为v2,由(两段时间内物体位移大小相等)得:v2=2v1,由知,,因此撤去F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60J-15J=45J,C正确;动能和势能相同时,重力势能为30J,故它的相同的位置一定在撤去力F之前的某位置,D正确;由,可得:,故B错误.
5、如图所示,在水平台面上的A点,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当它到达B点时的动能为( )
A. B.
C. D.
6、(2016 江西上饶二模)如图所示,在固定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杆与水平方向夹角α=30°,圆环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上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弹簧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由静止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 )
A. 圆环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当弹簧垂直于光滑杆时圆环的动能最大
C.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D. 弹簧转过60°时,圆环的动能为
7、半径为r和R(r<R)的光滑半圆形槽,其圆心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分别自半圆形槽左边缘的最高点无初速地释放,在下滑过程中两物体( )
A.机械能均逐渐减小
B.经最低点时动能相等
C.两球在最低点加速度大小不等
D.机械能总是相等的
8、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使两碗口处于同一水平面(设为零势能面),现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小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当两球分别通过碗的最低点时( )
A.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两球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C.两球的机械能不相等
D.两球对碗底的压力大小不相等
9、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3/4圆弧轨道ABCD,其A点与圆心等高,D点为轨道最高点,AC为圆弧的一条水平直径,AE为水平面。现使小球自A点正上方O点处由静止释放,小球从A点进入圆轨道后能通过轨道最高点D。则 ( )
A.小球通过D点时速度可能为零
B.小球通过D点后,一定会落到水平面AE上
C.小球通过D点后,一定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
D.O点可能与D点等高
10、水平光滑直轨道ab与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相切,一小球以初速度沿直轨道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小球进入圆形轨道后刚好能通过c点,然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落在直轨道上的d点,则( )
A.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为
B.小球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C.小球在直轨道上的落点d与b点距离为2R
D.小球从c点落到d点所需时间为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圆弧轨道AB是在竖直平面内的1/4圆周,在B点,轨道的切线是水平的。一质点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不计滑块与轨道间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则在质点刚要到达B点时加速度大小为 ,刚滑过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2、、如图所示,离地面1m高的水平光滑桌面上放一根长0.5m的均匀铁链,其中0.3m悬挂在桌边外,铁链质量为10kg,它由静止开始下滑,当下端刚好着地时速率
为 (g=10m/s2)。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沿斜面轨道由静止开始下滑,接着
又在一个半径为R的竖直圆环上运动。若所有摩擦均不计,则小球至
少应从 高的地方滑下,才能顺利通过圆环最高点。在这种
情况下,小球通过圆环底端时对圆环的压力大小为
4、右图是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整个雪道由倾斜的助滑雪道AB和着陆雪道
DE,以及水平的起跳平台CD组成,AB与CD圆滑连接,运动员从助滑雪道AB上由静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滑到D点水平飞出,不计飞行中的空气阻力,经2 s在水平方向飞行了60 m,落在着陆雪道DE上.已知从B点到D点运动员的速度大小不变.(g取10 m/s2)
则(1)运动员在AB段下滑到B点的
速度大小为 。
(2)若不计阻力,运动员在AB段下滑过程中下降的高度为 。
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一个圆弧形光滑细圆管轨道ABC,放置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在A 点与水平地面AD相接,地面与圆心O等高,MN是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3R、厚度不计的垫子,左端M正好位于A点.将一个质量为m、直径略小于圆管直径的小球从A处管口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不考虑空气阻力.
(1)若小球从C点射出后恰好能打到垫子的M端,则小球经过C点时对管的作用力大
小和方向如何?
(2)欲使小球能通过C点落到垫子上,小球离A点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相隔一定的距离,虚线沿竖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高点A与最低点B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当轨道距离变化时,测得两点压力差与距离x的图像如图,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的质量为多少?
(2)若小球的最低点B的速度为20 m/s,
为使小球能沿轨道运动,x的最大值为多少?
3、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1处悬停(速度为0,h1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h2处的速度为v;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到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m(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k1,质量比为k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
(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刚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
【思路点拨】本题利用探测器的落地过程将万有引力定律,重力加速度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机械能等的概念融合在一起考查.设计概念比较多,需要认真审题.
4、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自由端恰好与水平线AB平齐,静止放于倾角为53°的光滑斜面上。长为L=9cm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将细绳拉至水平,使小球在位置C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D时,细绳刚好被拉断。之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沿斜面方向将弹簧压缩,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5cm。(g取10m/s2,sin 53°=0.8,cos 53°=0.6) 求:
(1)细绳受到的拉力的最大值;
(2)D点到水平线AB的高度h;
(3)弹簧所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Ep。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设物块刚脱离地面时上升的距离为x。物块刚脱离地面时弹簧的拉力大于物块的重力,则有:
因A点匀速运动,则有:,A正确;物块脱离地面后弹簧的拉力大于重力,物块做加速运动,B错;物块脱离地面后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对其做正功,机械能增加,C错;由于外力做正功,所以整个过程中弹簧、物块、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D错。
故选A。
2、D
解析:机械能守恒,弹簧原来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动能,
选D。
3、BD 解析: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不是距地面的高度,A错。
当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 (2)
重力势能 ,D对。 由(1) (2)
动能 ,C错,B对。选BD。
4、B
解析:平抛运动机械能守恒,
A点的重力势能
关键是要求出小球下落的高度
求得
所以B点的动能
5、B
解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得
6、【答案】CD
【解析】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对圆环做功,即环的重力和弹簧的拉力。所以圆环的机械能不守恒,如果把圆环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A错;当圆环沿杆的加速度为零时,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给圆环一个斜向上的拉力,B错;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当圆环滑到杆的底端时其速度为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此时弹性势能最大,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即为mgh,C正确;弹簧转过60°角时此时弹簧仍为原长,以圆环为研究对象,利用动能定理得:,D正确。
故选CD。
7、D
解析:它们初态的机械能相等,没有任何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A错,D对。经最低点时动能不相等,大圆最低点的动能大,B错。两球在最低点加速度都是向心加速度,
代入 ,与半径无关,加速度相等,C错。故选D。
8、B 解析:最低点时的速度 ,半径不等速度不等,A错,B对。两球初态的机械
能相等,机械能守恒,C错。两球对碗底的压力大小
相等,与半径大小无关。D错。故选B。
9、B
解析:小球通过D点时的最小速度,A错。小球通过D点后做平抛运动,
解得 ,所以一定会落到水平面AE上,B对,C错。O点如果与D
点等高,小球不能到达D点,D错。
10、ACD
解析:小球进入圆形轨道后刚好能通过c点,重力提供向心力,,A对。
小球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不等于,B错。
平抛运动
解得 , C 对,D对。
二、填空题
1、
解析:在质点刚要到达B点时的加速度是向心加速度,先求B的速度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则
刚滑过B点时的加速度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
2、
解析:取地面为零势面,初态的重力势能
桌面上的部分:
桌面外的部分:(注意重心)
初态的动能
刚好着地,末态的重力势能 (重心在距地0.25处)
末态的动能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得下端刚好着地时速率
3、(1)2.5R (2)6mg
解析:通过圆环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重力提供向心力
(1)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2)
联立(1) (2) 解得
球通过圆环底端时的速度为 , 对底端和最高点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将(1)代入求得
在圆环底端端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4、(1)30 m/s (2)45 m
解析:(1)运动员从D点飞出时的速度
依题意,下滑到助滑雪道末端B点的速度大小是30 m/s
(2)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下降的高度
三、计算题
1、(1),方向竖直向下。(2)
解析:(1)小球离开C点做平抛运动,落到M点时水平位移为R,竖直下落高度为R,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运动时间
从C点射出的速度为
设小球以经过C点受到管子对它的作用力为N,由向心力公式可得
,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管子作用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2)小球下降的高度最高时,小球运动的水平位移为4R,打到N点。
设能够落到N点的水平速度为,根据平抛运动求得:
设小球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2、(1) (2)
解析:(1)设轨道半径为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1)
对B点: (2)
对A点: (3)
由(1)(2)(3)式得:
两点压力差 (4)
由图象得:截距 得 (5)
(2)因为图线的斜率 得 (6)
在A点不脱离的条件为: (7)
由(1)(5)(6)(7)式得: (8)
3、(【答案】(1) (2)
【解析】(1)设地球质量和半径分别为M和R,月球的质量、半径和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M′、R′和g′,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t,由
和
得,由vt2-v2=2g′h2
得
(2)设机械能变化量为ΔE,动能变化量为ΔEk,重力势能变化量为ΔEp.
由ΔE=ΔEk+ΔEp,有
得
4、【答案】(1)30N (2)0.16m (3)2.9J
【解析】(1)小球由C点到D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在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F=30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细绳受到的最大拉力为30N.
(2)由D点到A点小球做平抛运动,则
联立解得h=0.16m.
(3)小球从C点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
Ep=mg(L+h+xsin 53°)
代入数据解得Ep=2.9J.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三物理总复习巩固练习机械能守恒动率的应用基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物理总复习巩固练习热力学定律及能量守恒提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物理总复习巩固练习动量守恒定律提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