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上学期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常考易错题汇编卷多套(WORD版,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最终期末考试综合检测十
展开这是一份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最终期末考试综合检测十,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最终期末考试综合检测十
一、选择题(满分16分)
1.杨阿姨一分钟能打80~90个字,一份稿件有600多个字,6分钟( )打完这篇文章。
A.能 B.不能 C.无法计算
2.一瓶矿泉水约重500( ).
A.kg B.吨 C.g
3.如图,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正确的方法是( )
A.3×4 B.3+4 C.4+4+4+3 D.4+4+3+3
4.321÷3商的“0”在( )上.
A.十位 B.个位 C.百位
5.下列( )图中的涂色部分不可以用表示。
A. B. C. D.
6.下面的图案,(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7.下列选项中,图( )是平移现象。
A. B. C.
8.光明饭店购进萝卜65千克。计算光明饭店共购进萝卜与茄子多少千克,需要的条件是( )和( )。( )
A.购进3筐茄子;每筐茄子15千克
B.每千克茄子7元;购进3筐茄子
C.每筐茄子15千克;每千克茄子7元
二、填空题(满分16分)
9.新城小学买了3个篮球和8个足球,共用去910元,已知1个篮球和2个足球的价钱一样多。每个篮球( )元。
10.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一只鸭重2( ) 一袋洗衣粉重500( ) 一块橡皮重8( )
阳阳的体重是35( ),身高为136( )。
11.一根铁丝长120厘米,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12.○□◆◆○□◆◆……照这样排列,第34个图形是( ),第60个图形是( )。
13.要使6□9÷3的商中间有0,□里最大填( ),要使704×□积的中间有0,□里最大填( )。
14.一根木头长9米,把它锯成5段,要锯( )次,每锯一次需要4分钟,锯完这根木头一共花( )分钟。
15.风车的运动是( )现象,打开车窗是( )现象。
16.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5份是这根绳子的.
三、判断题(满分8分)
17.计算8÷4×5时先算乘法。( )
18.100千克的沙子比100千克的棉花重。( )
19.一个数的4倍是40,这个数是160.( )
20.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四、计算题(满分18分)
21.(12分)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21×4= 6×27= *38÷3=
526×7= 306×5= 8×580=
22.(6分)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五、连线题(满分12分)
23.(6分)连一连。
24.(6分)连一连。
六、解答题(满分30分)
25.(6分)一支钢笔18元,一个文具盒24元,书包的单价比钢笔与文具盒的单价之和的2倍还多30元。小明拿了20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还剩多少元?
26.(6分)校园里有水杉树14棵,松树的棵数是水杉树的3倍。
(1)水杉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
(2)水杉树比松树少多少棵?
27.(6分)用6块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长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先画图,再解答)
28.(6分)小强从家经过书店去体育馆用了7分钟。
(1)他平均每分钟走了多少米?
(2)小强用同样的速度从体育馆直接回家,正好走了6分钟,从体育馆直接到小强家的路程是多少米?
29.(6分)一块地的种月季,种菊花,剩下的地用来种腊梅。
(1)种月季和菊花一共用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种腊梅花用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1.B
【分析】杨阿姨一分钟能打80~90个字,则一分钟最多能打90个字,6分钟最多能打90×6个字。再和这个稿件的字数比较大小。
【详解】90×6=540(个)
540个小于600多个,则6分钟不能打完这篇文章。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杨阿姨6分钟最多打字字数,若最多打字字数仍小于稿件字数,则6分钟不能打完。
2.C
3.D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的定义可得:长方形的周长=2个长+2个宽=(长+宽)×2,据此即可解答.
解:根据长方形的周长的定义可得:长方形的周长=2个长+2个宽=(长+宽)×2,即列式为:
(4+3)×2或4+4+3+3,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4.A
5.C
【分析】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占它的几分之一,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圆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1份,用分数表示为;
B.,大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1份,用分数表示为;
C. ,大三角形不是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1份,不能表示为;
D.,大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1份,用分数表示为;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A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7.B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
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详解】A.图形运动是旋转现象;
B.图形运动是平移现象;
C.图形运动是旋转现象;
故答案为:B
【点睛】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8.A
【分析】要求光明饭店共购进萝卜与茄子多少千克,已经知道购进萝卜65千克,需要再知道购进茄子多少千克,需要添加购进茄子的筐数和每筐茄子的千克数。用购进茄子的筐数乘每筐茄子的千克数,得出购进茄子多少千克,再加购进萝卜的千克数,即可得解。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还需要知道购进茄子的筐数和每筐茄子的千克数,所以需要的条件是A。
15×3+65
=45+65
=110(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填条件应用题,关键是从问题入手一步步分析。
9.130
【分析】根据“买了3个篮球和8个足球,共用去910元,已知1个篮球和2个足球的价钱一样多”可知,910元相当于买了(3+8÷2)个篮球,用除法即可计算出结果,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910÷(3+8÷2)
=910÷(3+4)
=910÷7
=130(元)
所以,每个篮球130元。
【点睛】根据“1个篮球和2个足球的价钱一样多”,推出8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8÷2)个篮球的价钱,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千克 克 克 千克 厘米
【分析】由题意可得,根据重量单位以及长度单位的认识进行填空即可。
【详解】(1)一只鸭重2千克;
(2)一袋洗衣粉重500克;
(3)一块橡皮重8克;
(4)阳阳的体重是35千克,身高为136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重量单位以及长度单位的应用,关键是了解生活常识即可。
11.30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知,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20÷4=30(厘米)
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0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运用,根据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2.□ ◆
【分析】观察这组图形可知,每4个图形为一组,按○、□、◆、◆的顺序排列。用34除以4,余数是几,就是一组中的第几位。用60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一组中的最后一个。
【详解】34÷4=8(组)……2(个)
则第34个图形是一组中的第二个,即□。
60÷4=15(组)
则第60个图形是一组中的最后一个,即◆。
【点睛】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时,余数是几,答案就是一组中的第几个。如果没有余数,则正好是一组中的最后一个。
13.2 2
【分析】6□9÷3的百位上的6÷3=2,要使商中间有0,则□<3,□可以填0、1、2;
要使704×□积的中间有0,则个位上的4与□中的数的积小于10,因此有4×1=4,4×2=8,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使6□9÷3的商中间有0,□里最大填2;要使704×□积的中间有0,□里最大填2。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4 16
【分析】木头锯成5段,需要锯5-1=4(次),由此用锯1次需要的时间乘锯的次数,解答即可。
【详解】5-1=4(次)
4×4=16(分钟)
【点睛】锯木头问题中,抓住锯的次数=锯出的段数-1,由此即可解答。
15.旋转 平移
【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位置,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改变位置和方向,即可解答。
【详解】风车的运动是旋转现象,打开车窗是平移现象。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和平移的应用,注意平移与旋转的不同点,平移不改变图形方向,旋转改变图形方向。
16.
17.×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计算8÷4×5时,从左到右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8.×
【分析】沙子和棉花的重量均为100千克,则两者的重量应相等。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00千克的沙子和100千克的棉花一样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个物体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要注意克服沙子“重”、棉花“轻”的惯性思维的干扰。
19.×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40÷4=10.
解:40÷4=10;
所以原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除法意义的运用,准确掌握除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
21.484;162;12……2
3682;1530;4640(竖式和验算见详解)
【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把这个一位数分别与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十位数字相乘即可;三位乘一位数,把这个一位数分别与三位数的个位数字、十位数字、百位数字相乘即可;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首位数字等于除数,则商的首位数字在十位上。
【详解】121×4=484 6×27=162 *38÷3=12……2
验算:
526×7=3682 306×5=1530 8×580=4640
22.(1)12cm (2)8m (3)26cm
【详解】(1)4+2=6(cm) 6×2=12(cm)
(2)2×4=8(m)
(3)6+4=10(cm) 10×2=20(cm) 20+3+3=26(cm)
23.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得,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详解】如下图:
【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的应用,关键是明确轴对称图形的画法即可。
24.见详解
【分析】807×9=7263,7263>4000;491×9=4419,4419>4000
610×6=3660,3660<4000;6×666=3996,3996<4000
365×9=3285,3285<4000;505×8=4040,4040>4000
450×6=2700,2700<4000;8×640=5120,5120>4000
【详解】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86元
【分析】根据题意应先计算出钢笔与文具盒的单价之和,用加法计算,然后用钢笔与文具盒的单价之和乘2后再加30元,从而计算出书包的单价,再用200元减去书包的单价即可。
【详解】18+24=42(元)
42×2+30
=84+30
=114(元)
200-114=86(元)
答:买了一个书包还剩86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钢笔与文具盒的单价之和、以及书包的单价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1)56棵
(2)28棵
【分析】(1)要求水杉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先用14乘3求出松树的棵数,再加水杉树的棵数即可;
(2)要求水杉树比松树少多少棵,用松树的棵数减去水杉树的棵数即可。
【详解】(1)14×3+14
=42+14
=56(棵)
答:水杉树和松树一共有56棵。
(2)14×3=42(棵)
42-14=28(棵)
答:水杉树比松树少28棵。
【点睛】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27.112厘米或80厘米(图见分析)
【分析】如下图,6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排成一排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8×6=48(厘米)、宽为8厘米;6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排成两排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8×3=24(厘米)、宽为8×2=16(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计算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详解】(8×6+8)×2
=56×2
=112(厘米)
(8×3+8×2)×2
=40×2
=80(厘米)
答: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112厘米或80厘米。
【点睛】本题6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排,也可以拼成两排,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1)64米(2)384米
【分析】(1)先求出小强从家到书店再到体育馆的路程,把317与131相加,因为路上用了7分钟,把所得的和除以7即可解答。
(2)在(1)中求出了小强的速度,小强从体育馆直接回到家用了6分钟,再用速度乘6即可解答。
【详解】(1)(317+131)÷7
=448÷7
=64(米)
答:他平均每分钟走了64米。
(2)64×6=384(米)
答:从体育馆直接到小强家的路程是384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行程问题公式应用情况,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来解答。
29.(1);(2);
【分析】(1)先设这块地的面积为单位1,再将月季花和菊花的面积相加即可。
(2)用整块地的面积减去月季花和菊花的面积和即可。
【详解】(1)
答:种月季和菊花一共用了这块地的。
(2)
答:种腊梅花用了这块地的。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加减法,关键是把这块地的面积设为单位“1”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最终期末考试综合检测十,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最终期末考试综合检测九,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最终期末考试综合检测六,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竖式计算题,连线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