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点归纳总结、教材习题解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点归纳总结、教材习题解答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点归纳】、西汉的建立1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2形势:汉初,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3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面临的首要问题二、休养生息政策1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2措施增加劳动力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减轻赋税取轻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摇役和兵役3、影响: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三、文景之治1背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2措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并进步减轻赋税和摇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3、影响: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四、“秦亡汉兴”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根源在于秦朝实行暴政,残酷剥削百姓;而汉朝实行仁政,与民休息。(2)启示:实施暴政、不恤民情,则国家衰亡;实施仁政、关注民生,则国家强盛【教材问题解答】根据材料,说说:当时的社会处什么样的境况?(教材P55“材料研读”)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西汉刚建立时,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社会不稳定 1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教材P56课后活动) 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另一方面,大量田地荒芜,人民得不到温饱,国库空虚,为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和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2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教材P56课后活动) 能与民休息,使人民安居乐业,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地提供赋税、摇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汉朝的统治进一步巩固 
     

    相关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