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 化学平衡图像及化学平衡解题策略课件PPT
展开专题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本部分知识在高考中更多是以新情境下的曲线形式考查,考查学生的分析图象的能力,能从图象中找到曲线起点、趋势、拐点,能正确分析可逆反应的特征,从而比较速率大小、判断平衡移动方向、计算特征点的物理量等。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科素养。
①常见含“断点”的速率变化图像分析
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
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
②等体反应改变压强、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该化学平衡没有发生移动
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1)图中t1~t2、t5~t6、t7~t8时间段均存在速率关系:v正(A)=2v逆(C)。( )(2)图中t3~t4时间内C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t1~t2时间内C的质量分数。( )(3)t2时刻,可能是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倍数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倍数。( )(4)t4时刻,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5)t6时刻,可能是增大生成物浓度,达到新平衡时,C(g)的体积分数增大。( )(6)t8时刻,改变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A(g)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
已知在t1、t3、t5、t7时反应都达到平衡,如果t2、t4、t6、t8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
a、增大反应物浓度,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b、增大生成物浓度,瞬间v正不变,v逆增大
c、恒压:增大反应物浓度,瞬间v正增大,v逆减慢d、恒压:增大生成物浓度,瞬间v正减慢,v逆增大
2.百分含量—时间—温度图像:先拐先平
解题策略1、先拐先平,温度高压强大(先出现拐点,达到平衡用时短,反应快,则对应温度高、压强大)2、横定温压(根据横坐标确定T、P大小),纵定方向(根据两平衡线对应纵坐标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方向)3、综合分析(结合反应条件,反应特征),做出判断。
3、恒压(温)线——定一议二
分析时可沿横轴作一条平行于纵轴的虚线,即:为等压线或等温线,然后分析另一条件变化对该反应的影响
如下图所示曲线是其他条件不变时,某反应物的最大转化率(α)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中标出的1、2、3、4四个点,表示v正>v逆的点是3,表示v正
1.以下图像和叙述正确的是
二. 陌生平衡图像问题
平衡状态:若为平衡转化率,则侧重分析温度、压强、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时也涉及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非平衡状态:若为非平衡状态的转化率,则侧重分析温度、压强、浓度对反应快慢、催化剂对反应快慢及选择性(主副反应)的影响
随温度升高,-lg K减小,K增大,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
A.图甲中α(A)表示A的转化率,T1、T2表示温度,则可推断出:△H>0B.图乙中c表示A的浓度,则可推断出:T2、T3为平衡状态C.图丙中α(%)表示A的平衡转化率,p表示体系总压强,则推断出M点K=1.25×10-2ml•L-1D.达平衡后,降低温度,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丁表示
A.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快,先到达平衡,则T1>T2,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则平衡逆向移动,可推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A错误;B.随温度的升高,A的浓度先减少是因为反应建立平衡,正向进行,到T2达平衡,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T2、T3为平衡状态,B正确;C.M点时体系总压强为1.0MPa,A的平衡转化率为20%,则消耗的∆n(A)=2ml×0.20=0.40ml,根据变化的量和系数成正比,则∆n(B)=0.40ml、∆n(C)=0.20ml,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0.4=1.6ml、0.40ml、0.20ml,
D.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图像不符合,D错误;
c点没有达到平衡,如果达到平衡,应向d点移动,A、B的浓度降低,说明此时反应正向进行,B项正确;若c点为平衡点,此时的平衡常数小于T ℃时的平衡常数,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温度升高,C项正确;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与浓度、压强无关,因此曲线ab是平衡线,而虚线cd上除d点外均不处于平衡状态,D项错误。
(1)图1、图2分别是CO2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及温度的变化关系,已知m为起始时的投料比,即m=
①图1中投料比相同,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2中m1、m2、m3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温度越高,CO2的平衡转化率越小
保持n(CO2)不变,增大n(H2),平衡正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例题1】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见题图。
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题图-2所示。(1)在50~2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2)当反应温度高于380℃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同时高温条件下会发生4NH3+5O2===4NO+6H2O副反应,使NO转化率降低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耐高温试剂Ag-ZSW-5催化,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1)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加入的CO会与NO的分解产物O2发生反应,促进NO分解平衡向生成N2的方向移动,导致NO转化率升高
(2)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为什么加入CO后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增大:
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2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反应Ⅰ:CO2(g)+H2(g) CO(g)+H2O(g) ΔH=41.2 kJ·ml−1 反应Ⅱ:2CO2(g)+6H2(g) CH3OCH3(g)+3H2O(g)ΔH=-122.5 kJ·ml−1在恒压、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题图。其中:
CH3OCH3的选择性= ×100%
(1)温度高于300℃,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 (2)22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CO2与H2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3OCH3的选择性为48%(图中A点)。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CH3OCH3选择性的措施有
反应Ⅰ的ΔH>0,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转化为CO的平衡转化率上升;反应Ⅱ的ΔH<0,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O2转化为CH3OCH3的平衡转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
使用对反应Ⅱ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专题二:化学平衡解题策略
此类试题大多给出考生相对陌生的“文字”“图表”“图像”等生产环保情境、学术探索情境等,解答问题的“三个步骤”如下:1.浏览全题,明确题给已知信息和待求(或分析)的数据(或原因),挖掘解题的切入点。2.对于图表数据类试题,分析数据,研究数据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挖掘数据的隐含意义。(1)图像曲线(及曲线中数据)、表格数据变化常联系勒夏特列原理。(2)升温、增压(导致体系内物质浓度增大)、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使用催化剂、反应物固体颗粒表面积增大,都使v正、v逆增大。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6讲 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平衡图像分析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6讲 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平衡图像分析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灵活运用解题技巧,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平衡图像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平衡图像 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v-t图像,v正v逆,t1增大反应物浓度,t2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吸热,反应物百分含量,生成物百分含量,定一议二,ΔH0,A的百分含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必考题创新突破7化学平衡题的题型结构及解题策略(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必考题创新突破7化学平衡题的题型结构及解题策略(含解析),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