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6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设计
从结绳计数说起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了解十进位值制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其中包含的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2.在了解数的产生与于发展的过程,认识自然数,知道自然数的特征。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知识的热情,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教学重点:
1.了解数的产生于发展的过程,认识自然数。
2.体会数学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的思想,以及中国算筹数码的“位值”思想。
教学难点:
感受数学史中所蕴含的进位置和位置值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们会数数吗?你知道数是怎么来的吗?
2.数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回还没有数字的远古时代,来探寻数的蛛丝马迹。
3.(课件出示)这时人们的生活,以捕鱼、打猎、采摘野果为生,此时虽然还没有数字,但是他们却能够把食物的具体数量记录下来,你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吗?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从结绳计数说起,来了解数的发展历程。
二、实物计数
1.观看视频,了解远古时代的具体计数方法。
2.学着用古人的计数方式尝试记录:
3只兔子 5条小鱼 26个果子
4.反馈交流:
一个对应一个,古人就是这样,利用实物采用一一对应(板书)方式记录的。
5.了解“按群计数”(用一块大的石头表示一个十)的方法,明白这种记录方法的意思。
6.对比26个果子的两种不同的计数方式,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三、符号计数
(一)古埃及象形数字
1.引出古埃及的计数符号,你看懂这些符号的意思了吗?
2.你认为10 怎么表示呢?
不管是用什么符号表示,刚才发言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换一个符号来表示10。为什么不继续用线条表示了呢?
3.11呢?(古埃及人有自己的计数习惯,左小右大) 12呢?20、40、100、1000呢?你有什么发现吗?满十个就换一个符号。
4.你觉得接下去哪个数要换符号了?猜猜看,满十个就换一个计数符号,这种计数方式可能跟什么有关?(手指)
5.古埃及的这种符号是一种象形符号(课件),是根据生活中的事物创造出来的,如果要记录更大的数,怎么办呢?
(二)中国算筹数码
1.了解算筹。
2.引导学生看懂中国的算筹数码,并引导学生对比纵式和横式的区别。
3.对比埃及象形数字和中国算筹数码,哪种计数符号更好?为什么?
4.小组合作研究:
(1) 议一议:怎样利用算筹的纵式、横式来表示数?
(2) 试一试:尝试用算筹表示出一至两个自己喜欢的数。
5.反馈交流:
(1)说说算筹是怎样表示数的?
(2)猜一猜:表示的是几?
6.选择一种符号表示明年的年份:2020,引导学生对比两种计数方式,哪个更好?为什么?
渗透“位置”思想,了解中国算筹采用的十进制计数法。
(三)玛雅数字
引导学生了解玛雅数字采用的是二十进制计数法。
(四)印度——阿拉伯数字
1.引出印度——阿拉伯数字。
2.了解为什么叫印度——阿拉伯数字。
学生自主阅读资料,找原因。
四、认识自然数
1.引出自然数。
2.那关于自然数,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3.了解自然数中“0”的丰富的含义。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数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其实,在数这个体系中,我们只了解了冰山一角,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看课外书等方式继续去学习、去探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6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6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问题,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6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6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6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6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