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练习)-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练习(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导学案)-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案 0 次下载
-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导学案)-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案 0 次下载
-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精品课件)-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精品课件)-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教案+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优秀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优秀导学案,共8页。
2.2 城镇化1、运用实例或资料,说明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2、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3、运用实例或资料,解释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结合实例,说出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分析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2、城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1、了解城镇化的概念;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2、城镇化的三个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城镇数量增加;城镇用地规模扩大3、城镇化的意义: (1)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提高土地、水资源等利用效率; (3)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4、城镇化的动力本质:城乡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差异 (可具体考虑城市和农村的人口推拉力)5城镇化进程不同时间段的特点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减慢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特点: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但增速快 ,出现郊区城市化;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规律】描述某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或特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1)所处阶段:初期/中期/后期阶段。 (2)城镇化水平高低。 (3)城镇化速度快慢。 (4)城镇化起步的早晚。 (5)出现的城镇化问题。 7、我国的城镇化特点和区域差异,原因 特点:起步晚;目前处于中期阶段,发展速度快;出现郊区城市化;不同地区间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 东部沿海高,中西部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工业企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差异大;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 8、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问题:(1)耕地、水资源短缺 (2) 环境污染 (3)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社会问题 (4)减少雨水下渗,地表径流增加,产生城市内涝 (5)生物多样性减少 (6)形成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 措施:9、结合案例,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对空间信息进行查询,对城市进行规划和管理。(2)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定位、导航。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A.起步早,发展慢 B.出现逆城市化C.城市发展较合理 D.城市化水平低2.下列措施能促进汉中市城市环境改善的是( )A.为了减少污染,禁止车辆进入城市B.为了加大通行,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C.改善能源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D.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可以缓解市内交通线路拥堵状况如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阶段Ⅱ所代表的城市化阶段是( )A.城镇化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4.下列引起阶段Ⅰ形成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 B.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的发展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⑤~⑥阶段,该区域城市化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A.逆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城市郊区化 D.城市化加速6.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增加②地表水下渗减少③出现城市“热岛”现象④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7.为了有效防御城市化问题,该区域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限制人口迁入 B.分散城市职能 C.压缩工业规模 D.提高商贸水平8.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 )A.城市数目 B.城市人口 C.城市人口比重 D.城市面积 近年来,共享单车在许多城市风靡起来,通过手机扫码,网络支付,随取随停,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共享单车的推广,带来的影响是( )A.造成了交通拥堵 B.减少了能源消耗C.解决了居民出行困难问题 D.解决了交通污染问题10.下列城市推广共享单车最不理想的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 参考答案 1.D【详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AC错误;逆城市化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B错误;D正确,故选D。2.C【详解】禁止车辆进入城市不可行,也不现实,A错误。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在市内不利于市民出行,B错误。改善能源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轻大气污染,能很好地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C正确。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会影响市区的内部交通,同时增加城市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等,一般经过市区的边缘,D错误。故选C。3.C 4.D【分析】3.由图可知,阶段Ⅱ出现市区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这是逆城市化。这主要是由于市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而乡村、小镇地区环境优美,地价偏低,并且有便利的城乡交通等原因导致出现的。ABD错误,C正确,故选:C。4.由图可知,阶段Ⅰ出现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的郊区城市化现象。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会导致此现象的出现;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的发展导致市区往来向郊区更加便利;由于市中心区地价上涨,环境恶化,也会导致人口主要从市区向环境更好的郊区流动,ABC不符合题意。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比城市差,发展不会超过城市,D符合题意。故选:D。5.A 6.D 7.B【分析】5.据图可知,⑤~⑥阶段﹐该区域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城市化水平较高; 而后城市化水平在下降﹐说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正确。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城市化加速都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BCD错误。故选A。6.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容易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地表水下渗减少,出现城市“热岛”等现象,综上所述,②③正确,即D正确。①、④错误,ABC错误。故选D。7.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化问题是因城市规划不合理,人口和经济规模过大,城市职能过于集中等造成的,所以防御城市化问题,应当采取的措施有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人口和产业规模,分散城市职能,B正确。限制人口迁入、压缩工业规模,以此防御城市化问题不太现实,AC错误。提高商贸水平与防御城市化问题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8.C【详解】城市化有三个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其中,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C正确,ABD错误,故选C。9.B 10.D【解析】9.共享单车主要依靠载体为(单车)自行车,不需要消耗矿物能源,有利于减少了能源消耗,可以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过率,不会造成交通拥堵,B正确、A错误;共享单车可以缓解居民出行困难、交通污染等问题,但不能解决,C、D错误。故选B。10.使城市中重庆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别名“山城”,地势不平整,道路也曲折陡峭,特别是下坡的时候十分危险,不利于共享单车的推广。故选D。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城镇化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速递,问题驿站,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学案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学案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