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新高考)备战2023高考政治总复习 选择性必修3 精讲精练
【备战2023高考】政治全复习——第07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讲义word)(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政治全复习——第07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讲义word)(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政治全复习第07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讲义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docx、备战2023高考政治全复习第07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讲义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
目录
考纲考情 命题预测 1
思维导图 速记卡片 2
考点研析 典题研磨 2
微考点一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2
微考点二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4
易错明辨 澄清误区 6
时政要闻 议题探究 6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课标要求 | 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和种类;掌握归纳推理的方法,把握探求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理解归纳推理的意义;明确类比推理的含义,掌握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的条件,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类比推理在思维创新中的功用 |
学科素养 | 1.政治认同:了解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含义及特点。掌握因果联系的含义、客观性和探究因果联系的方法 2.科学精神:增强对归纳推理的认识和认同;通过实际运用因果联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公共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运用实际事例比较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
命题前瞻 | 1.通过对本考点的学习,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与要求,把握归纳推理的方法,能够区分探求因果联系的常用方法,培养科学认知精神;能结合实际事例,运用探求因果联系的常用方法进行不完全归纳推理,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 2.通过对本考点的学习,理解类比推理的内涵与性质,把握类比推理的方法;能结合实际事例,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结合事物属性、功能进行类比推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速记卡片
把握1个作用:类比推理的作用。
明确2个含义: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含义。
了解归纳推理的2个类别:不完全归纳推理和完全归纳推理。
掌握2个方法: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类比推理的方法。
考点研析
微考点一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思维脉图】
【考点解读】
1.归纳推理的含义
(1)归纳推理的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
(2)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关系 | 完全归纳推理 | 不完全归纳推理 | |
区别 | 含义 | 如果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 | 归纳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 |
考察对象 | 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 | 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 |
结论范围 | 并未超出前提的范围 | 超出了前提范围 | |
结论与前提之间的关系 | 必然的,可靠 | 或然的,不可靠 | |
联系 | 两者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较小,结论的一般性程度较大 |
2.归纳推理的方法
(1)进行完全归纳推理的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2)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
| 求同法 | 求异法 | 求同求异并用法 | 共变法 | 剩余法 |
含义 |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关系 | 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种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种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 这 个现 象 出现的原因 | 如果被考察现象a有某些变化,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个相关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 如果已知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
|
适用范围 | 常在观察认识对象时使用 | 在科学实验中常被采用,而且能够得到可靠结论 | 在无法满足求同法和求异法对“其他情况”严格的条件要求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求同与求异推广形式 | 在很多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只在单一原因和单一结果的情况才能有效地应用,一般适用于量的变化的场合 | 常被应用于科学探索和司法工作中 |
要求或注意事项 | (1)多观察该现象出现的不同场合;(2)排除与被研究对象无因果联系的相同情况 | (1)两场合有无其他的差异情况; (2)两场合唯一不同的这种情况,是被研究现象的整个原因还是部分原因 | 不能把求同求异并用法跟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简单相加混同起来 | (1)共变法只在单一原因和单一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应用,否则结论就不可靠;(2)我们可把差异法看作共变 | 剩余法法的特殊场合必须在判明了被考察对象的一部分原因的基础上使用 |
相同点 | (1)求因果五法都是根据某个现象与另一个现象在某些场合里所显示的关系,从而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断定某个现象与另一现象间具有普遍的、必然的因果性联系 (2)我们运用判明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要注意综合运用,相互补充它们的不足,这样就能更可靠地确定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
微考点二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思维脉图】
【考点解读】
1.类比推理的含义
含义 |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
客观依据 | 客观事物及其属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
类比推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①类比不同于比较: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推理;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但不是推理。 ②类比不同于比喻:类比和比喻虽然都以比较为基础,但是,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识;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
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 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他们在另外的地方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其可靠程度 |
2.类比推理的方法
(1)类比推理的方法
第一,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第二,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2)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的要求
要求 | 内容 |
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 | 前提中确认的对象间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结论的可靠性越高 |
类比根据尽量接近本质属性 | 作为类比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
前提与结论一致 | 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一旦前提中出现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 |
(3)类比推理的作用
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 | 历史上,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从类比推理开始的。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
类比推理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的作用 | 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难,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为了论证和说明某种事实或原理,人们往往需要寻找另一种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并且已经得到承认的事实或原理,通过类比来使某种事实或原理得到论证和说明 |
类比推理与其他推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认识功能 | 由于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人们不能只靠它认识事物。在实践中,人们总是将它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结合在一起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推理类型的思维功能 |
1.归纳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
矫正: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个别。
2.归纳推理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 )
矫正:演绎推理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归纳推理则要求前提必须真实。
3.归纳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
矫正: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归纳推理除了完全归纳推理,结论都超出了前提断定的范围。
4.归纳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 )
矫正: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由于它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情况都进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在完全归纳推理中,前提考察了一类事物的每一个对象,无一遗漏,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联系,推出的结论是真实可靠的。
5.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
矫正: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6.类比推理就是比较方法的运用。( )
矫正:类比不同于比较。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推理;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不是推理。
7.类比推理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
矫正: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
8.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前提中确认的属性可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
矫正: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探究目标
以高空坠物砸损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逻辑与思维》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归纳推理的方法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呈现
材料一 2022年6月8日,家住某小区16号楼的李女士下楼开车时,发现停在楼下车位内的爱车被高空坠物砸损。李女士遂向该小区物业讨说法,要求物业公司赔偿汽车修理费等相关损失共计4500元。物业公司认为这起事故不是公司管理不善造成的,且李女士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责任在物业一方,物业公司拒绝赔付。
材料二 为了收集有力证据,李女士在现场进行了仔细勘查,发现16号楼南侧墙体的外立面存在多处脱落的情况。经现场比对,墙体脱落碎片与李女士车体表面多处坠物碎片存在高度相似,而远离墙体的其它车辆未受损。物业公司则辩称,监控显示李女士车辆进入小区时,车身已有较为明显的损毁痕迹。
自主探究
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双方收集证据时运用了哪些归纳推理的方法?
探究提示
①双方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
②对比墙体脱落碎片与车身上的坠物碎片存在高度相似运用了求同法探求事物间因果联系。
③与远离墙体的其它车辆进行比对是运用求异法探求事物间因果联系。
④调取监控发现车辆受损的其它可能性运用了剩余法探求事物间因果联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政治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卷55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07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精讲word)-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07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精讲word-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docx、第07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精讲word-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07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精测word)-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07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精测word-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docx、第07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精测word-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