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背诵与日积月累专项(含答案)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背诵与日积月累专项(含答案) 练习01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背诵与日积月累专项(含答案) 练习0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背诵与日积月累专项(含答案) 练习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背诵与日积月累专项(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背诵与日积月累专项(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按课文内容回顾,回顾古诗,完成练习,积累展示,根据所学知识填空,先将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根据课本内容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得分: .
    一、选择题。
    1.《赠刘景文》的作者是( )
    A.唐代诗人杜牧 B.宋代诗人叶绍翁
    C.宋代诗人苏轼 D.唐代诗人李白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城市小学里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
    B.《花的学校》中,“雷云拍着大手”是作者想象的。
    C.《不懂就要问》赞扬了少年孙中山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
    D.《所见》描绘了一个天真可爱的牧童骑牛唱歌,听到蝉鸣准备捕蝉的情景。3.关于本单元的课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一共三次擦燃火柴,她在亮光中看到的幻象其实是她的愿望。
    B.《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告诉我们: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C.《一块奶酪》一文中的小蚂蚁们既团结又遵守纪律,可那位蚂蚁队长却很自私。
    D.《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种子的生命历程是:种子→大树→椅子→手推车→木地板。
    二、[易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灰姑娘》都是安徒生笔下的童话故事。( )
    (2)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两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后两个胃是管消化的。 ( )
    (3)“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这是一个比喻句。( )
    (4)《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的老屋很热心,所以我猜除了小猫、老母鸡、小蜘蛛,其他动物向老屋求助,老屋也会答应的。 ( )
    三、按课文内容回顾。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____________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____________。
    (2)《花的学校》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花孩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感情表现得自然深厚。
    (3)《不懂就要问》一文赞扬了孙中山__________的精神。
    (4)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所 见
    __________,
    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
    忽然闭口立。
    ①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
    ②这首诗刻画了一个( )的牧童形象。
    A.天真烂漫 B.调皮捣蛋
    ③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四、回顾古诗,完成练习。
    山 行
    远上寒山_________,______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红于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2分)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色,从“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3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枫叶、对秋天的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五、积累展示。
    1.下列诗句中,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表达的情感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诗句、谚语或俗语。(8分)
    (1)秋天,登上北京香山,看到满山遍野的红叶,我不禁吟诵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2)当看到秋天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美丽景象时,我不由得想起苏轼勉励朋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含糊其辞,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今天面对面地把话说清楚,才能彻底解决这件事。
    (4)老师交给状状和元元一项艰巨的任务。看着二人犯难的神情,老师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只要你们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3.看图完成练习。(4分)
    (1)结合图片内容写两句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给这张图片取名,下列最适合的一项是( )。(2分)
    A.月下挑促织 B.明月高照
    C.深夜游玩 D.树下找蛐蛐
    六、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老师告诉我们,油灯只有经常拨灯芯才会明亮,道理要经过辩论才能更明了,这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楼下的王阿姨不讲道理,总喜欢与人争吵,我想对她说:“有理____________,无理____________。”
    (3)妈妈常常教育我和弟弟要团结,她说:“二人同心,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旦晚会上,我和明明、小芳合作编排的节目获得了成功,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呀!
    七、先将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所 见
    牧童骑______,______振林樾。
    意欲捕______,忽然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 )。(2分)
    A.袁枚 B.杜牧 C.李白
    2.想象古诗描写的画面,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个___________的牧童形象。(2分)
    八、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eq \a\vs4\al\c1(1.)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q \a\vs4\al\c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走到任何地方,都要以理服人。隔壁的张阿姨有些争强好胜,不管有没有理总要跟人争论,我想告诉她:“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q \a\vs4\al\c1(3.)《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国籍)的____________,文中的小女孩一共______________次擦燃了火柴,从产生的不同幻象中可以看出她对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渴望。
    eq \a\vs4\al\c1(4.)《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既让我们了解了有关牛的科学知识,又让我们体会到了青头和红头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块奶酪》一文则让我们认识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蚂蚁队长。
    积累展示。
    1.先将下列俗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8分)
    ①____________,泰山移。
    ②________________,其利断金。
    ③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些俗语告诉我们的道理可以用“( )”这句话来概括。(2分)
    A.车到山前必有路 B.团结力量大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花无百日红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俗语填在下面横线上。(填序号)(2分)
    状状做作业时遇到了难题,只好求助成成和才才。三个人经过一番探讨后,状状终于找到了解题思路,他不禁感慨道:“‘________’还是集体的智慧大啊!”
    2.在读故事时,我们可以边读边对故事情节进行预测。下列关于预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图书馆选择图书时,我们可以先看书名,猜猜书的大致内容
    B.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C.预测的方法不合适,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因为预测的内容可能跟实际的内容不一样,阅读时应采用查阅资料的方法
    D.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把文章读得更全面,注意到更多的细节
    3.根据提示,预测故事的内容。(6分)
    读到《夏洛的网》这本书的题目时,我预测书中可能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当看到右边这张故事图时,我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我预测这个故事可能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少年图书馆的借书规则,完成练习。
    ①未满14周岁少年儿童,交纳一定押金(退卡还款),即可办理。
    ②50元押金,一次借书3册,借期30天,续借30天。100元押金,一次借书6册,借期30天,续借30天。超过借阅期,每天每册应交纳超期费0.1元。
    ③借阅卡损坏或遗失,可更换或补办。
    ④退还借阅卡须凭押金收据及借阅卡,退还前还清所借书刊,再退还押金。
    ⑤本馆开放时间:星期三下午3:30—5:00;星期六、日上午8:00—11:30,下午1:30—5:00;寒假、暑假开放时间为星期一到星期五。
    (1)少年图书馆的借书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借书规则,如果在6月1日借了书,在____月____日前就要归还,或者可以再续借____天。
    (3)退还借阅卡时要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下面哪个时间去少年图书馆比较合适?( )
    A.星期三放学后 下午4:30 B.星期二放学后 下午4:30
    C.星期一放学后 下午4:30 D.寒暑假星期六 下午4:30
    参考答案
    一、1. C
    A
    B
    二、(1)× (2)× (3)× (4)√
    三、(1)欢乐祥和 友爱和团结
    (2)活泼 天真 渴望自由 孩子 妈妈
    (3)勤学好问
    (4)牧童骑黄牛 意欲捕鸣蝉 ①清 袁枚 ②A ③意欲捕鸣蝉
    四、1.石径斜 白云 霜叶 二月花
    2.秋天 寒山 霜叶 3.喜爱和赞美
    五、1.D
    2.(1)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2)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3)灯不拨不亮 理不辩不明
    (4)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
    3.(1)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2)A
    六、(1) 灯不拨不亮 理不辩不明
    (2)走遍天下 寸步难行
    (3)其利断金
    (4)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七、黄牛 歌声 鸣蝉 闭口立 1.A 2.天真机灵
    八、1. 理不辩不明
    2. 有理走遍天下 万古胜负在于理
    3. 丹麦 安徒生 五 食物、幸福、疼爱、光明和快乐
    4. 真挚的友情 严于律己,关爱幼小
    九、1.①人心齐 ②二人同心 ③顶个诸葛亮
    ④一个好汉三个帮 (1)B (2)③
    2.C
    3.示例:一只叫夏洛的蜘蛛,织的网很奇特 老虎 示例:老虎打扮成两个小孩子的外婆的样子,把小孩们骗到了山洞里
    十、(1)未满14周岁少年儿童
    (2)7 2 30 (3)押金收据 借阅卡 (4)A
    相关试卷

    日积月累与背诵专项-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部编版): 这是一份日积月累与背诵专项-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部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四”之趣填空,根据所学知识填空,积累展示,写通知,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背诵与日积月累专项(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背诵与日积月累专项(含答案),共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背诵与日积月累专项(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背诵与日积月累专项(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内容理解与知识积累展示,积累展示,积累与展示,日积月累,看图,完成练习,阅读检测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背诵与日积月累专项(含答案) 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