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展开考法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
考法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
1.特定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析(1)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液和组织液。(3)组织细胞:组织液。(4)血细胞:血浆。2.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及化学反应(1)内环境化学成分判断规律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物质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内环境中的物质①营养物质类: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O2等;②代谢产物类:CO2、尿素、尿酸、乳酸等;③血浆蛋白类:抗体、纤维蛋白原等;④信息分子类: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组织胺等。
区分血液和血浆、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
(3)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存在于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分泌出细胞):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酶、过氧化氢酶)等。②与外界直接相通的管(腔)中的物质:如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中的液体(如尿液、原尿、消化液、泪液、汗液等)。
(4)内环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血浆pH的调节;抗体与抗原的识别及结合;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的识别与结合;激素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组织胺使毛细血管扩张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属于外界环境中的反应;葡萄糖脱氢并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属于细胞内液中的反应。
3.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及失调原因分析(1)血浆渗透压和pH的维持①正确理解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和无机盐的数目越多,溶液渗透压越大,因此理解渗透压时,可将其等同于溶液浓度,即溶液的浓度越大,渗透压越高。②血浆pH的维持: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常见的有NaHCO3/H2CO3、Na2HPO4/ NaH2PO4。
内环境稳态是动态平衡,各种物质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原因分析①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含量失衡对稳态的影响: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代谢废物积累过多,可导致尿毒症;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过多,则引起肌无力。②组织水肿:由组织液增多造成的。产生原因归纳如下:a.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过多造成水肿。b.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血浆,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c.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e.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而流失。
(3)理化性质失调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pH失调,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渗透压失调,使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体温偏高或偏低),会影响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紊乱。
1 [全国Ⅰ2017·31,8分]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血浆 (2)增多(增加) 降低(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1)若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则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浓度下降,水分会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水分子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量会增多,进而导致血浆浓度降低,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会降低。(3)人体中,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人体的大多数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题型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
1.[山东枣庄薛城区2022届月考]班氏丝虫是我国常见的丝虫病病原体,病原体的寄生部位是淋巴。丝虫病可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病人受感染严重时毛细淋巴管阻塞,下肢肿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B.下肢肿胀是由于血液流通受阻C.血常规检查不适用此疾病的诊断D.保持环境卫生可预防丝虫病
【答案】D 【解析】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外侧分别是淋巴和组织液,故其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A错误;毛细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增多,下肢肿胀,B错误;毛细淋巴管阻塞,人体体液的化学成分含量会出现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诊断病情,C错误;由题干可知,丝虫病可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因此保持环境卫生,减少蚊虫滋生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丝虫病的传播,D正确。
2.[山东德州2021月考]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如果某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可能引起稳态失调。下列对相关实例的分析,错误的是( )A.某人长期通过节食减肥,有可能引起组织水肿B.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脱水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C.肺气肿病人呼吸不畅,会使其内环境中的pH变小D.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无关
【答案】D 【解析】若某人长期通过节食减肥,会出现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兴奋,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正确。肺气肿病人呼吸不畅,体内氧气供应不足,会引起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呼吸不畅,又会影响CO2的排出,从而导致内环境中的pH变小,C正确。尿毒症是由肾脏病变导致肾脏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引起的,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病症,D错误。
3.[河北秦皇岛一中2021月考]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在医学上,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生物学原理是( )A.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B.提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C.用于消毒、杀菌、增强免疫能力D.提高Na+浓度,促进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答案】B 【解析】过量饮水会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不会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A错误;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的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B正确,D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不能用于消毒、杀菌、增强免疫能力,C错误。
1.[广东2022·3,2分]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血糖C.肾上腺素 D.睾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成分的辨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部的一种蛋白质,一般存在于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A符合题意;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B不符合题意;肾上腺素和睾酮都属于激素,由相应的内分泌腺分泌后,主要靠血液运输,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C、D不符合题意。
2.[浙江2018年4月·11,2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答案】A 【解析】心肌细胞的有氧呼吸不断产生CO2,使其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A错误;血管中的药物需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正确;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诱发人体组织水肿,C正确;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D正确。
3.[全国Ⅲ2019·5,6分]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无氧呼吸的过程。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进行物质的相互交换,血浆中的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B正确;组织液中的O2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C正确;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4.[重庆2021·13,2分]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注:“淋巴”在新教材中表述为“淋巴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静脉滴注后,药物首先进入血液,运输到全身组织,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进而到达靶细胞,A正确;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B错误;体温的改变,会影响体内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的代谢,C错误;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导致红细胞吸水,D错误。
7.[海南2021·5,2分]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有的患者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也会减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不能相互渗透B.长期丢失大量的蛋白质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C.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D.临床上通过静脉输注适量的白蛋白可减轻水肿症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异常现象分析和组织水肿的产生原因。水的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A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长期丢失大量的蛋白质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B正确;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可参与体液免疫,因此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C正确;根据题干“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可知,临床上通过静脉输注适量的白蛋白可减轻水肿症状,D正确。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组织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血浆淋巴,蛋白质,溶质微粒,无机盐,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多项):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多项),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蛋白质,无机盐,生命起源于海洋,Na+和Cl-,35~745,直接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血浆血清,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组织水肿,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是如何实现的呢,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