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备课人: | |||||||||||||||
主题与课时 |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课时) | ||||||||||||||||
一、课标要求 | |||||||||||||||||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 |||||||||||||||||
二、学习目标 | |||||||||||||||||
1、认识“誊”“励”等7个生字,读准“誊写写”“腼腆”“出版”“谨慎”“鼓励”“慈祥”“歧途”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有着不同评价的原因。 3、通过感悟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4、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 |||||||||||||||||
三、评价任务 | |||||||||||||||||
1.完成学习任务二中的1、2(检测目标1) 2.完成学习任务三中的1、2、3(检测目标2、3) 3.完成学习任四中的1、2(检测目标4) | |||||||||||||||||
四、资源与建议 | |||||||||||||||||
1、本文作为六单元的略读课文,可以运用已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2、课文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的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着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是本课的难点,可以抓住“巴迪小时候、长大后,分别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在充分理解文本,感悟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评价,才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 | |||||||||||||||||
五、学习过程 | |||||||||||||||||
课前预习 | |||||||||||||||||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3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文中的生词及二类词语。 2.查工具书解释不理解的词语,摘记在便利贴上。
| |||||||||||||||||
课中学习 | |||||||||||||||||
学习任务一:关注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课题,理解题意。
(1)读了课题,发现了什么?(一对反义词、双引号)
(2)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引用文中人物对话作为课题,要加双引号)
2.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自读阅读提示,说本课文学习的要求。
(1)为什么父母对巴迪的诗会有不同的看法?
(2)巴迪又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如何看待这两种方式的爱。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检测目标1)
1.默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进行理解。 重点关注:誊写 谨慎 2.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腼腆 誊写 鼓励 一篇 出版 谨慎 迫不及待 引人歧途
3.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
“我”在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看后兴奋地夸奖“精彩极了”,可父亲看后却“糟糕透了”。后来“我”终于明白,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 对“我”深深的爱。
4.紧扣课题:面对巴迪的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的态度截然不同,母亲觉得 , 父亲觉得 。
学习任务三:自主阅读,体会情感(检测目标2、3)
2.全班分享母亲的爱。
(1) “兴奋地嚷”,嚷是怎样的?学生嚷嚷看。平时什么时候会嚷嚷,说明了什么? (2) 母亲对父亲的嚷道,这一次嚷和前一次一样吗?为什么? (3) 朗读,想想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让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份爱。 3.全班交流父亲的爱。
(1) 父亲面对“我”的诗是什么表现?这里有爱吗? (2) 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争吵也是爱吗?
4.小组讨论分享:为什么父母的看法会不一样呢?
5.全班分享:小时候的巴迪对这件事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6.全班分享:长大后的巴迪又是如何看待父母的不同评价的呢?
学生朗读,在读中加深对这两种爱的感悟。 再次齐读第16、第17自然段重点句子。
学习任务四:联系实际,表达看法 (检测目标4)
尊重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2.生活中你有过巴迪类似的经历吗?当时你误解父母了吗?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小组交流,全班分享。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爱的理解。
| |||||||||||||||||
六、检测与作业 | |||||||||||||||||
拓展阅读美国作家艾尔玛.邦贝克的《父亲的爱》,从细节中感受父亲的爱。 | |||||||||||||||||
七、学后反思 | |||||||||||||||||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共4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读课文,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以问促读,深入学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