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最新学历案13少年中国说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最新学历案13少年中国说 教案01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最新学历案13少年中国说 教案02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最新学历案13少年中国说 教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人教部编版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与课时,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 少年中国说     备课人:吴云侠

    【课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单元(2课时)

    【课标要求】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等6个生字,学会”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评价任务】

    1.完成学习任务(检测目标1)

    2.完成学习任务一、(检测目标2)

    3.完成学习任务中的3(检测目标3)

    4.完成学习任务四中的2(检测目标4)

    【资源与建议】.

    1. 本文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全文3000多字本文节选了其中三个小节课前可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创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 本文感情炽烈句式整齐连贯而有气势读起来铿锵有力振聋发聩朗读中感受中国少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查找搜集资料解“中国少年”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将本课生字每个练写两遍,圈出自己认为难写的或易错的生字。

    2.课文读五遍尝试读熟练借助工具书了解不理解词语并记在课本上

    3.尝试搜集1900年左右清政府资料了解中国当时情况搜集近年来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

    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 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检测目标1)

    1.题目意思我理解

    新华字典对“说”的解释了解“少年中国说”中“说”意思

    用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解释:~~。

    说合介绍:~

    言论主张~|著书立~。

    责备他挨|~来他一顿

    1. 课文我会读

    (一)这些词语我会读

    1. 预习时标记了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汇报。这些字词能认识吗?

    一泻汪洋  鳞爪飞扬  百兽震惶  奇花初胎  地履其黄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二)这些词我会写:

     

     

    1.小组内轮读,相互纠正字音小组汇报。

    2.“履”字在字典里的意思

       文中选

    3.展示自己预习时书写的生字,交流易写错的字,并集体练写。

    (三)课文我会读。

    小组内轮读检查纠正,汇报读错的地方。

     

    学习任务二:学习第一小节明确少年之责任(检测目标2

    1. 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并把这段文字分成两部分

    2.借助资料理解“今日”指什么时候同桌交流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1900年前后的中国贫穷。千万别被一些影视剧误导,清朝末年,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生活穷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1900年前后的中国蒙昧。那时候,很多人相信人可以刀枪不入,相信各种“养生”方法,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现代的医学、科学。那时候的人看到皇帝、官员时下跪,自称奴才,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他们不知道人与人是平等的。

     

    1900年前后的中国落后。落后是相对欧洲来说的,当时的欧洲发现、发明层出不穷,而当时的中国百姓对这些发现、发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1900年前后的中国弱小。西方列强仗着自己强大,逼迫我们签订不平等条约,租用、侵占我们的土地。

    3.再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句话体会梁启超的期望

    4.关注排比句式小组交流背诵方法

    圈画关键词语围绕“少年”与“国”的关系交流关键词语层层递进的排列顺序练习背诵

    5.思考:1900年,梁启超写了这样的文章,发出这样的呼声,这一百多年来有这样的优秀人物涌现出来吗?

    根据搜集的为中华复兴努力奋斗的优秀人物资料,小组结合人物图片讲解展示

    鲁迅:反复权衡,弃医从文,打算用笔唤醒民众。

     

    一邓稼先:两弹元勋

    李四光:他的努力让我们发现,我们的土地下面有大量的资源,包括石油,不用依赖他国。

    呦呦: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攻坚克难,发现了青素,挽教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郎平:女排精神激励、鼓舞了一代中国人

    6.在了解了这么多优秀的人物后,再读这段话,谈谈有什么感受

    一国家的振兴,需要中国少年勇于担当,奋勇向前。

    一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为理想而努力

    7.练习背诵第一小节

     

    学习任务借助注释和资料学习第二小节感受少年中国美好前程(检测目标1)

    1. 自由朗读第二小节遇到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2. 借助注释小组讨论第二小节的意思小组展示
    3. 尝试将第二小节分成两部分说明理由

    前七句写少年中国的象征定会蓬勃发展后三句总结

    1. 同桌互相朗读发现句子共同点

    ——每话的最后一个字都押ang的。(光、洋、扬、惶、张、皇、芒)

    ——每句话都在用一种事物形容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红日、黄河、龙、虎、鹰隼、花、将剑)

     

    ——这些事物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刚刚开始的状态。(初升、伏流、潜龙、乳虎、试翼、初胎、发硎)

    ——每句话里的事物都很有代表性,很有象征意义。(例如,龙是中华民族的图,中国人特别喜欢龙,在衣服上绣龙,在器物上刻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1. 带着理解再读这段话
    2. 思考讨论中国上下五千年,梁启超写文章时(1900年)的清王朝日薄西山,已经没落了梁启超为什么说中国是“少年”呢?人家说我们是老大帝国,梁启超为什么说是“少年中国”呢?你们来猜猜。

    ——梁启超在这一段最后一句说“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虽然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未来的目子更漫长。相对漫长的人类历史来说,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还是“少年”。

    ——梁启超在原文里说过,虽然我们五千多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这片土地是属于封建请侯的,是属于皇帝的,不是属于我们人民的人民没有当家做主,所以他认为真正的国之开始,是从今日开始

    ——这样说是为中国为当时的中国人鼓劲

    7.尝试背诵第二小节

    学习任务总结全文集体朗诵(检测目标3)

    1. 读完第二小节尝试给文章加个结尾

    ——加赞美的语句

    ——加展望的语句

    1. 齐读梁启超的结尾
    2. 理解结尾意思厘清“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

    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他们的精神与胸襟将和祖国大地一样博大辽阔!

    4.领诵与合诵结合配乐朗诵集体表演

    【检测与作业】

    1.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 完成本课练习册
    3. 制作强国梦想杰出人物事迹手抄报

    【学后反思】

    1.从这篇课文中,通过查找梁启超创作少年中国说的背景资料明白了查找资料的好处                                 

    2.体现强国梦想杰出人物的故事有很多,我还知道           

     

    相关教案

    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5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5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 月迹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 月迹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