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教案设计,共3页。
课题
4*《花之歌》&习作一《变形记》
时间
2022.9.
节次
1
来源
北师大版 初中学数学九年级下册
课型
授课对象
六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在诗歌阅读中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欣赏优秀的语言表达技巧。通过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悟文章的内涵,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发展丰富的想象力,能合理创作想象作文,主动雨他人交换修改作文。
教材分析
《花之歌》是一篇略读文,教学时以自读自悟为主,借助学习单引导学生发现并且鉴赏文中想象元素,用此文为习作一的材料,想开去,为习作一坐铺垫,启发学生构建出以下几点:1.积极立意,借花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2.奇妙的想象,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花朵,以花的视角来观察世界;3.独特的语言,“变形”带来陌生化、有新鲜感的表达。这些都是给本次作文做了很好的帮助。
《变形记》属于想象类作文,是在学生学完略读课文《花之歌》后,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习作表达打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谢谢自己变形后的经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已普遍增强,他们对生活的感受用文字来表达,已经有一定的水平,把所见、所感、所悟有较好的表达。
目标
重难点
重点:
1.通过阅读鉴赏,理解想象写作的要素。
2使用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将想象的世界写得有趣;
难点:
3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养成合作分享、互赏互改的习作习惯。
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估要点
学习时间
环节一:
自主学习《花之歌》
出示基本学习知识点。
核心问题:作者仅仅是写花吗?
学生通过朗读,倾听了解作者为理解诗歌坐铺垫。
通过自读文末诗句。
讨论再结合作者的经历背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理解。
朗读通顺、有节奏且有个人感情色彩。
合作交流参与,理解作者写作的精神内涵。
20
环节二:
迁移写作方法
出示学习单共学·拓展
提供阅读材料提出核心问题:探究几则材料想象的奇特和表达方法。
巡视各组,给予有效的指导
小组先由代表解读核心问题
小组讨论《花之歌》&《杨柳与水莲》想象奇特在哪里?
探究:对比阅读几则材料,分析并归类其想象写法要点,借助导学单第2题梳理完成
书写学习单,总结出方法。
解读清晰核心问题,探讨出解决流程。
主动积极询问老师自己小组的困惑或者表述自己的思路。
积极分享展示。
30
环节三
习作一传作
1、头脑风暴:自己想变形什么?
2、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创作的关键要素。
3、给予列提纲的指引
1、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变形,打开思路。
2、阅读材料,抓关键词句,思考问题。
3、阅读范文,学习其中谋篇布局,和师生互动交流自己的感受评价,写作计划。
1、积极互动愉悦清楚的表达自己此刻的想象。
2、能够有效的借助关键词句提取信息,形成策略。
3、形成写作的思路,列出提纲。
30
板书设计
花之歌
“我”
环境 周围 对光明心驰神往
想象奇特
习作 变形记
想象合理、奇特
详写经历(所看 所听 所想)
作业设计
完成本课导学单的2、3、4题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