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设计
展开七年级地理《大 洲 和 大 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大洲和大洋》一课出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题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这节内容既是上一章《地球和地图》拓展,又是今后将要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较系统接触世界地理知识,更是学生进入地理知识殿堂的关键所在。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教学实际, 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了解海陆面积比例。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掌握的目的。
②能力目标: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到了解海陆的分布,到探索和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并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说教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所以必须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三、 说学法 初一学生思维方式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教师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总之,通过合作式和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了六个环节: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 创设情景 导入本课
4分钟
| 创设“地球还是水球?”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锚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 地球还是水球?”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认为是地球还是水球? | 1、观察地球仪和动画演示
2、学习小组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
3、学生发言交流不同的观点
| 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 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 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表达的 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 习环境。 |
(二) 动手观察 探究新知
7分钟
| 1、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统计学生 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海洋比陆地大) 2、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认识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著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吧。 3、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 1、随机地用双手拥抱地球,看看他们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还是陆地。 2、观看展示 3、观察不同的地图
d、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 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 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 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抖、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让学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
|
(三) 观察思考 深入自学
5分钟
| 1、师:无论是哪个半球, 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下来请学生在图中找出海洋有几种表示方式?(海、洋、海峡) 2、师:看完海洋,找们一 起来看我们熟悉的陆地吧。(引导学生区别大陆半岛、岛屿和大洲) | 学生看图巩固: 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回答问题。
| 让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学会运用地图 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 峡
|
(四) 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
20分钟
| 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 找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 2,让全体同学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 的分界线。3、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和四大洋相对位置
| 组织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新知 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一起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 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
(五) 竞赛话动 巩固练习
6分钟
| 1、设置抢答题: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如何? (2)亚洲和欧洲的界线是什么? (3)七大洲的轮廓大致有什么特点? (4)赤道横穿哪几个洲? (5)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
_2、对各组的表现作点评 | 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竞赛活动,以抢答形式为主(各组每一成员都可抢答,答对的为本组得分).
| 中学生好胜心强,用竞赛的方式,引发竞争意 识,这样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
(六) 小结本课 布置作业
3分钟
| 1、师:“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引导学生总结,并以板书形式将重、难点内容用彩笔表示出来,巩固本节知识。 2、布置作业: (1)、练习一笔画世界 (2)、在世界简图上填注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 1、总结并记录重点难点 2、记录作业内容并做作业
|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书面作业对所 学知识加以巩固。
|
附板书设计: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二、世界海陆分布不均
三、七大洲和四大洋
l、四大洋
(1)洋、海和海峡(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在印北,四洋贯通)
2、七大洲:
(1)大陆、半岛、岛屿 (2)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和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③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④亚、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水球?,七大洲和四大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分析,说学生情况,说教学目标,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海洋与陆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