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背景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希腊时期,中世纪,近代西方,二战后,基层组织名称,社会功能,自治市,自治市镇,主持婚丧嫁娶等仪式,人口激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18 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程标准 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重点难点 1.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的史实。3.分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
处理登记公民、选举议事会议员等相关村务。
组织生产、征收地租、解决纠纷;
享有不同程度自治、行会商会规范经营活动、上层分子把持政权并治理城市;
承担除司法以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参与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决策。
自主学习:阅读P104-105梳理西方在不同阶段的基层治理单位、组织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
(一)古希腊基层治理:村社自治
古希腊城邦特点以及主要机构: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18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做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们没有自由民身份,他们得向陪审法庭申诉…… ——亚里士多德著《雅典政制》
思考:根据材料和教材知识,古希腊时期基层组织有何特点?以及其具体表现。
(1)机构: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2)特点:村社实行自治。(3)特点的具体表现: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包括登记公民、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等。
(1)数量众多、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2)公民大会、议事会、陪审法庭
温故知新:西欧封建社会(中世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二)西欧封建时期----庄园自治
(三)信仰时代--基督教文明(思想文化)
(二)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经济基础)
(一)封君封臣制度(政治基础)
(二)西欧封建时期:庄园自治
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基层单位
材料一 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有的大庄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材料二 作为一个事实存在的政治实体,欧洲封建庄园除了在土地和经济领域方面享有诸多特权之外,封建庄园的领主还享有司法独立,即对整个庄园的农奴具有行政执法权。庄园有教堂,也有法庭。庄园的主任人几乎能决定庄园的所有事务。
⑴经济上:自给自足。⑵政治上:相对独立。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
根据材料分析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基层单位:庄园管理者:庄园主或管家职责: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法庭审判特点: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买。
根据教材(P104)知识,分析西欧封建庄园的基本情况。 提示:从基层单位、管理者、职责、特点等方面分析。
(二)西欧封建时期之---行会(商会)自治
【行会和商会】 为了对付封建主的侵扰,保护辛苦学得的手艺免遭逃亡农奴的竞争,捍卫同行业者的共同利益,也为了垄断本行业生产和经营,避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城市手工业者按行业组成特殊的团体——行会 为了确保商业贸易的独占权和其他权益,城市商人也联合起来组建自己的团体——商人公会,简称商会,商会在规范城市商品交易、防止无序的恶性竞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孟广林 《世界中世纪史》
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
欧洲封建社会城市中的基层组织:行会组织或商会。其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二)西欧封建时期之---基督教会
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它是西欧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西欧近代时期---市镇治理(自治)
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根据教材(P105)知识,分析西欧近代时期基层治理管理的原因和表现。
法国的中央政府对基层治理的监察和指导相对较多。
而英美更加强调地方自治。
纽约市总面积达1214.4平方公里,1790-1910年,人口快速增长,年均增速4.8%,从4.9万人增长到476.7万人。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一系列新的问题出现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近代欧洲城市基层治理面临哪些挑战?
(三)西欧近代时期——工业革命时期
在不断探索中,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越来越多地提供公共服务,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四)二战之后---社区自治
工业革命以来,为解决社会问题需要,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政府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
【拓展提高】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归纳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
(1)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自主权逐渐扩大;(2)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3)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的发展围绕地方自治的民主性和独立性进行,即对内的民主治理和对外的独立自主;(4)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1.西方社会救济保障的起源——中世纪时期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材料一:据统计,宗教改革前至少有 110 座养育院和 2000 多家施物所归教会所有,在这些场所接受救济的贫民有近 9 万人,费用占教会收入的 1/3。 ——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
材料二:林里吉斯圣三一行会规定:当会员陷于贫困时,有权利从行会的收益中获取生活救济。获取的多少则要视情况而定。 ——金志霖《英国行会史》
材料三 中世纪的庄园对贫困佃农的救济,包括为寡妇和幼子谋生,对孤儿提供监护和救助。另社会举办的慈善活动,其善款多用来修建医院,修缮道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此外也会为穷人提供食物,帮助少女完婚或进入宗教,帮助儿童上学或学工。英国王室、贵族和富商也经常通过宴会、酒会的形式来资助贫民,帮助其维持生计。
依据材料思考:中世纪时期西方有哪几类社会救助机构?
教会救助、行会救助、民间私人救助
材料四:无论是救济活动的双方,还是救济的形式和内容都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施救者可以是贵族领主也可以是平民百姓,救济方式既可以是给予实物也可以是给予钱财亦或是提供公共服务等。此时的社会救济性质是一种应急性的补救措施,而非预防性的社会保障。慈善活动的发起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灾害的产生,根据灾害的情况决定施救者和受助者以及救助的形式和内容。灾害一旦过去,慈善活动也就停止了。
依据材料思考:中世纪时期西方社会救助有什么特点?
救济的随意性;应急性的补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①积极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缓和了社会矛盾;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②消极影响: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造成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初步形成,第一部社会保险法1951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保险法。
逐渐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全面覆盖,让亿万人享有基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更公平,突破城乡分割的藩篱建立起了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三.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有学者说,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趋于激化、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这一产物是指A.第三产业的发展B.“福利国家”的建立C.凯恩斯主义理论D.“新经济”发展潮流
2.“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大化改新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C.庄园制D.伊凡四世改革
3.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A.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B.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C.消除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D.冲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4.“福利国家”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的影响甚大的社会现象,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制度的重大改良。这一政策A.消除了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B.有利于调动民众工作积极性C.调整利益分配稳定社会秩序D.根治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这表明当时,西欧各国致力于A.调整产业结构B.发展社会主义C.建立福利国家D.实施计划经济
6.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以往翻了一番还多,导致税收和政府支出大幅度上扬的局面。这种情况受到越来越多西方人的批评,被认为对经济增长构成阻碍。这表明A.高福利需要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来支撑B.福利制度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C.过度的福利开支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D.福利国家建设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7.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人深渊。”这里的“安全网”的作用有①缩小了贫富差距②使低收人者受惠多③发展混合经济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备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工业革命发展,总结归纳,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层组织,社会功能,古希腊,中世纪,庄园自治,城市自治,基督教,自治市,自治市镇,政府加强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说课课件ppt,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