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学案设计
展开表内除法(一)
【第一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习目标 |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习重难点 | 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
学习过程
引
导 | 一、情境导入、直入主题 1.口算练习 4×5 5×8 7×9 9×4 7×3 6×8 9×5 8×8 7×8 3×6 9×9 6×7 2.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3.计算下面各题。 24÷6 15÷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
预设环节: 二、自主预习、交流解惑 1.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2.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 |
测
评 | 三、检测练习 1.引导学生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怎样求得商?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第1、2题。 |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 |
| 五、课堂作业 |
【第二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
学习目标 | 1.进一步巩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能较熟练在进行除法的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习重难点 | 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
学习过程
引
导 | 一、情境导入、直入主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7、8、9的口诀求商,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童话世界去玩一玩,不过还要请小朋友利用我们的本领解决几个数学问题,好吗? |
预设环节: 二、自主预习、交流解惑 1.用童话故事出示第51页第3题小鸟回家主题图 (1)学生独立计算 (2)连线 (3)汇报每一题计算时所使用到的口诀。 2.完成第4题吹泡泡 (1)小八戒吹出了这么多的泡泡太美丽了,你会用口诀把这些泡泡上的题目算出来吗? (2)学生独立计算 (3)小组交流如何计算。 | |
测 |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第5题 (1)出示题目 4×( )=36 6×( )=42 63 ÷( )=7 32 ÷( )=8 48÷()=6 9×( )=54 (2)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 (3)填空并说说思路 2.综合应用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 (1)独立计算求出商或积。 (2)比较后再填空。 3.解决问题 完成练习 (1)用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2)学生自己找信息 (3)解决问题并说说解决办法 (4)请学生说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
评 |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能解决哪些问题了。 |
| 五、课堂作业 |
【第三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
学习目标 | 1.学生能熟练地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
学习重难点 | 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
学习过程
引
导 | 一、情境导入、直入主题 1.背诵乘法口诀表。 2.找几句口诀说出它的乘法和除法算式。 |
预设环节: 二、自主预习、交流解惑 1.完成练习 (1)出示表格 (2)说说商是怎么求的(被除数÷除数=商) (3)计算并填表 (4)说说每一题所使用到的口诀 2.完成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对答案 (3)体会被除数变了要使商不变,则除数也应相应地变化。 3.完成练习 (1)让学生人人参与,将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2)在同一时间内看谁对的多。 (3)树立加、减、乘、除我都会我能学好口算的信心。 | |
测
评 | 三、拓展应用 1.完成第9、11题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掌握信息。 (2)认真分析数量关系 (3)学生讨论并解决书上的问题。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四、课堂总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 |
| 五、课堂作业 |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通过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
学习重难点 |
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
学习过程
引
导 | 一、情境导入、直入主题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苹果有5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梨有多少个?板书:5×3=15 (2)喜欢跑步的有6人,喜欢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2倍,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板书:6×2=12 2.组织学生说一说“倍”的含义。“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就是说梨的个数有3个苹果的个数那么多。 3.小结:从上面的复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甲数是乙数的××倍,那就是说甲数有××个乙数那么多。反过来说,甲数有多少个乙数,就是乙数的多少倍。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
预设环节: 二、自主预习、交流解惑 1.教学例2. (1)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用小棒摆的飞机。数一数用了几根小棒摆出一架飞机? (2)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并说说他们摆的小棒是教师根数的几倍? (4)如果学生再摆一架飞机这时飞机的根数是老师的多少倍。 (6)引导学生完成第54页的做一做。 2.教学例3. (1)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怎样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解决该问题。 (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式,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4)引导学生完成第55页做一做。 | |
测 评 |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1、2、3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必要时进行讲解 |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
| 五、课堂作业 |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学习目标 | 1.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能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方法。 |
学习重难点 | 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
学习过程
引
导 | 一、情境导入、直入主题 1.口算: 24÷6 56÷8 32÷4 6×7 2.口答: 56是7的几倍? 18是6的几倍? |
预设环节: 二、自主预习、交流解惑 1.用投影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 (1)解答兰圆是红圆数目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 (2)请你给每一行的圆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根据你涂的情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涂,自己找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完成表格。 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 另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 你能提哪些问题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独立计算,集体校对,通过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完成练习第6题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有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 (3)深化练习如果没有第一个问题你会算第二个问题吗?尝试解答。 | |
测 | 三、拓展应用 1.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1)自己观察统计图并完成右边的表格。 (2)解决下面的3个问题 (3)发挥学生的想象提出多种问题,可以是加、减、乘、除多方面的。 2.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用“去年小红几岁?妈妈几岁?”进行降难指导。 |
评 | 四、课堂总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体会? |
| 五、课堂作业 |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两步计算)
学习目标 |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3.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
学习重难点 |
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
|
|
学习过程 引
导 | 一、情境导入、直入主题 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很多小朋友来到公园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呢。 |
预设环节: 二、自主预习、交流解惑 1.依次出示两幅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观察第一幅图。得到他们在划船。每条船上有4人,一共有6条船。还有5条船空着。岸边有2个人。 (2)观察第二幅图。得出碰碰车每辆可以坐3个人。问题是这么多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解答。 (2)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你们能将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自己试一试。 (5)讲解综合算式的递等格式。讲清书写过程与完整的格式。 | |
测 |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第1、2、题。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完成第3、4、5题。 |
评 |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
| 五、课堂作业 |
【第七课时】
解决问题(两步计算)的练习
学习目标 | 1.进一步巩固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学习重难点 |
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
学习过程
引
导 | 一、情境导入、直入主题 1.口算: 24÷4 56÷7 32÷8 6×5 2.6的3倍是多少? 3个9 是多少? 72是9的几倍? 16里面有几个2? |
预设环节: 二、自主预习、交流解惑 1.投影出示第6题 (1)学生汇报从图上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和问题? 买9元一枝的钢笔要花63元钱,换6元一枝的钢笔。共需要多少钱?他们要买几枝钢笔?讨论两个问题的计算顺序。 (2)如果直接算6元一枝的钢笔要多少钱你会算吗?试一试。 2.投影出示第7 题 (1)仔细说说看到了什么?要我们算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 (3)交流解答思路。 3.解答第8题 从图上我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要我们求什么?你会算吗?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思路,再集体校对。 | |
测 | 三、拓展应用 解答思考题: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
评 | 四、课堂总结 说说你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
| 五、课堂作业 |
【第八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
学习目标 |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
学习重难点 | 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
学习过程 引
导 | 一、情境导入、直入主题 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
预设环节: 二、自主预习、交流解惑 1.主题图 你看懂了什么? 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 咱们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 |
测 |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1.学生第1题 (1)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2.游戏形式第2题 (1)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 (2)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 3.学生独立完成第4、6题 4.做第5题 (1)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2)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对口令活动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
评 |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 五、课堂作业 |
【第九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
学习目标 | 1.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
学习重难点 | 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
学习过程 引
导 | 一、情境导入、直入主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小明他们班上的体育课的情景图,这个数学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 |
预设环节: 二、自主预习、交流解惑 1.主题图 你看懂了什么? (1)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步骤。 (2)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2.学生自我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出示第66页第8题的主题图) (1)夏天到了,同学们可喜欢游泳了,瞧!游泳池里真热闹!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小组合作提问题 (3)小组汇报提问题的情况 (4)让学生说一说其中的数量关系。 | |
测 |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1、做第3题 (1)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3)组织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评价等活动,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法。 (4)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5)看着这一幅情景图,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7题 3、第9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同桌的两人进行猜数活动。 4、做第10题 (1)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 (2)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
评 |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请告诉你的同桌,我们一起来分享! |
| 五、课堂作业 |
数学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学案设计,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四 表内除法(一)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四 表内除法(一)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归纳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学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