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卷全册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检测卷 试卷 71 次下载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卷 试卷 58 次下载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检测卷 试卷 54 次下载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检测卷 试卷 57 次下载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检测卷 试卷 53 次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卷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卷,文件包含精选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卷解析版docx、精选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七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水笔答题,要求字迹工整。一、基础知识(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斑蝥(máo) 确凿(záo) 逾矩(jǔ) 论语(lùn)花团锦簇(cù)B.感慨(kǎi) 桑椹(shèn) 攒成 (zàn ) 人声鼎沸(dǐng)C.惭愧(kuì) 曲肱(gōng) 笃(dǔ)志 混为一谈(hǔn)D.反省(xǐng) 倜傥(tǎng) 拼凑(còu) 人迹罕至hǎn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惭愧 鉴赏 渊博 截然不同 恍然大悟B.悔恨 拼凑 云霄 人声鼎沸 美不盛收C.搓捻 恭敬 倜傥 油然而生 人迹罕至D.企盼 奥秘 轻捷 花团锦簇 疲惫不堪3.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G20峰会,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比印象中更加令人惊艳的杭州。B.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C.为期4天的魅力科幻嘉年华在北航体育馆开幕,吸引了众多科幻迷前去参观体验。D.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4.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B.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C.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好朋友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D.请别把这两件不相关的事情混为一谈。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再塑生命的人》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再塑她生命的人是安妮·莎莉文老师。B.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宋人把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华盖集》《热风》和散文诗集《野草》。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A.⑤⑥②③①④ B.⑤⑥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⑤⑥ D.①②④⑤⑥③7.诗文默写(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4)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在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描写凄神寒骨的边城夜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2分)“他不但活波而谈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黑脸、黑衣,谁也不爱看。在‘阴司间’里也有的,胸口靠着墙壁,阴森森地站着;那才真真是‘碰壁’。”(1)这段文字里的两个人物是《无常》中 和 。(2)人们对他们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50分)(一)诗词赏析(6分)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中“若”字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极度的哀伤),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颜回好学》)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饭疏食,饮水( )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蚤死( ) (4)门人益亲( )12.请在下面的句子中用“ / ”标明句中停顿。(2分) (1)回也不改其乐。 (2)有颜回者好学1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迁怒,不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颜回身上都有哪些优秀品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4分)剩下半碗饭王韭①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②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会趁我们不注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③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饭,但我却悄悄溜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哈哈哈!”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④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我开始颓废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⑤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几个学生的来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我再度趾高气扬,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⑥一个周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方式。每一封信,笔迹不同,内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职中……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正好“喂”推门而入,我举着信问他:“谁写的?”他本能地说:“我的一些朋友。”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⑦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骗子,骗子!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我停下手,泪眼朦胧:“真的?”“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坏?”⑧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哥,我吃不完,给你吧。”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里。他想笑却哽咽道:“妹妹的剩饭本来就应该是哥哥吃的。”⑨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15.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4分)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无意间发现“喂”为了帮我树立学习信心,暗中抽同学们写的信给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如何理解第⑧段加横线句子的含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为什么“我”最后不再称他为“喂”了?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7分)心灵之痛查一路(1)车行到小区门口,前面一个刚放学的小女孩,不知在张望什么。出于安全考虑,我轻摁了一下喇叭。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感到十分意外。(2)小女孩有瞬间的惊悸,然后回过头,恶狠狠地瞪着这边。她的眼神吓着了一个手握方向盘的成年人,我摇下车窗,想在车子经过时安抚一下她。不料,在我开车经过的一刹那,我清晰地听到她骂了一句很脏的话,脏得让我当时无法逃避,此刻无法转述。我很震惊,一个不过上三四年级的小女孩,怎么能说出这么脏的话呢?(3)我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如果用“震惊”来形容可能危言耸听了点儿,但这么脏的一句话,至少让我几个星期都不能释怀。具体原因不可知晓,可以肯定的是,这孩子的心里有些痛,由痛而引发了一种恨。(4)一个月后,我又见到了这个女孩,还是在小区的门口。这次她坐在她妈妈的电瓶车的后面,她的声音很大,反复问:“妈妈,我们家为什么不买汽车啊?别的同学家都有车。”烈日下,她的母亲只顾锁着眉头骑车,无暇回答她的提问。(5)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6)前段时间,因一场暴雨,一个亲戚让我帮他接小孩。放学时节,某小学门前的广场上,车声鼎沸,喇叭声震耳欲聋。一眼望去,雨雾之中处处是小车,挤满了整个广场,都是来接孩子的。也有家长骑着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他们让孩子穿着雨披坐在身后,穿行于停在广场的汽车中间。(7)坐在汽车里的孩子们,则透过车窗玻璃,安逸地望着窗外,望着被雨水打湿的同学们。(8)国外的富翁,不会把私人游艇停靠在公共码头;而中国的富裕阶层,甚至仅仅是普通的有车一族,都希望自己的车轮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滚动。(9)由此,我想起了那个小女孩的心灵之痛。(10)这些年,我注意到社会上一些人的心头有某种不便说出的痛。有些痛,源于社会的一种病;有些痛,源于社会成员彼此间的疏离与隔膜。就说关于车这样的小事,如果有车的家长们尽可能把车停到离校门口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开车的人尽可能不冒失地摁喇叭,“有车没车”的意念可能就不至于在孩子的心灵上划出一道伤痕。(11)有些痛,从根源上讲,不是我们造成的,但与我们有关。因为无意间的冒犯与入侵,往往伤害了他人的情感。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章第(5)段“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中的“答案”是什么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第(9)段的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有何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题目“心灵之痛”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50分)24.十三四岁的你,刚刚走过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可贵的亲情;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难得的友情;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成功;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能表达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