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设计整册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有理数乘法、除法法则的运用.2.通过练习,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3.经历知识的生成,培养观察、迁移的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提示:法则1的适用情况:(1)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2)被除数、除数中出现小数,且能够除尽.法则2适用的情况:(1)被除数、除数中出现分数;(2)被除数、除数中出现小数,且不能除尽,化小数为分数,化除法为乘法.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旧知回顾:计算:(1)(-36)÷(-0.6); (2)-4÷;解:原式=36÷0.6=60; 解:原式=-4×7=-28; (3)÷(-2); (4)÷.解:原式=-×=-; 解:原式=×=.你会计算(-8)×(-2)÷吗?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一)合作探究类比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顺序,想一想下列的式子应该怎么进行计算呢?(1)24÷(-3)÷(-4); (2)(-3.5)÷×.解:原式=(-8)÷(-4)=2; 解:原式=-3.5×8×=-4.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7例6.归纳:几个有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遵照以下计算法则计算:1.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将多个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连乘,按照有理数的连乘的方法计算.学习笔记: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练习:计算:(1)(-40)÷(-4)÷(-2);解:原式=10÷(-2)=-5; (2)(-32)÷[4×(-8)];解:原式=(-32)÷(-32)=1; (3)24×÷.解:原式=-4×(-3)=12. 自主学习学习教材P38例7,完成下面的例题:范例: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按键顺序为:,则计算结果为-2.变例:利用计算器计算.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将结果记录下来,观察后你发现什么规律?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知识模块二 用计算器计算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1.5 有理数的乘除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法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2有理数的除法优秀两课时教学设计,文件包含同步教案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21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案doc、同步教案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22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案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5.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