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冀教版23.2 中位数与众数教案
展开23.2 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意义;
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过程与方法】
会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作为数据的代表值,对数据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判断,并在具体情境中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难点】
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值描述数据的特征.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在调查某种小麦的产量、某种电池的使用寿命等事件时,用作为数据的代表描述其特征. 2、计算数据-1,2,3的平均数是. 3、期末考试中,八年级(1)45人的数学成绩平均分是65分,(2)班55人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是60分,则这两个班数学成绩的总平均分是. 二、情景引入 探究一: 1、某中学由6名师生组成一个排球队,他们的年龄分别为15岁,15岁,16岁,24岁,40岁,52岁. (1)求这6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2)用平均数作为他们年龄的代表值好吗?为什么? 2、中位数定义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在_____或_____,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6名队员的年龄数是15,15,16,24,40,52,则其中位数是______. 事实上,队员的平均年龄,与6个人的年龄差别都比较大,其代表性不强.而中位数能代表大多数队员的年龄状况,而且比中位数大的数有___个,比中位数小的数有___个,代表性较强. 3、即学即练 (1)一组数据4,5,6,7,7,8的中位数是() (2)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位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5,9.4,9.6,9.9,9.3,9.7,9.0,七位评委打分的中位数是()分. (3)课本14页练习题 探究二: 1、众数的定义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_____. 2、即学即练 (1)数据1,2,2,3,5的众数是() (2)学校召开运动会,班长统计了全班24名男生的运动鞋号码,结果如下表:
这24名男生的运动鞋的中位数是_____,众数是______. (3)为参加2009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小刚同学进行了刻苦的练习,在投掷实心球时,测得5次投掷的成绩(单位:m)为:8,8.5,9.8、5,9.2、这组数据的众数_____、中位数分别是________. (4)小明统计了全班45名同学每天上班路上所用的事件,如果所用时间(min)取最接近5的倍数的整数,则整理后的数据如下表:
求全班同学上学所需时间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探究三: 在对一组数据整理分析后,应选择恰当的数据作为这组数的代表值,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 阅读课本17页“大家谈谈”和“练习”. 平均数是最常用的一个代表值,它充分利用了全部数据信息,计算方便,但容易受的影响,当这组数据中出现极端值时,平均数的代表性就不强了.这时常选择作为“平均水平”的代表,在一组数据中不大于或不小于中位数的数据各占,常用来描述“中间位置”或“中等水平”等,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小,但没有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而且当数据较多时不便于计算.当进行民意调查或选举时,人们最关心的是.但可能不唯一,而且当各数据出现的次数大致相同时,众数的意义不太明显.所以一般不作为数据的代表值.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其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020-2021学年23.2 中位数与众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3.2 中位数与众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23.2 中位数与众数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3.2 中位数与众数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 数据分析23.4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 数据分析23.4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件展示,师生活动,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