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海-相互作用(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四章问题研究(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优质课备课课件ppt
展开1、结合案例,掌握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和物质循环。2、通过案例,理解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3、结合案例,理解某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4、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5、结合具体案例,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及自然环境的演化。
阅读课本P80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2、各要素间如何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3、地理要素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
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地貌等。
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
2、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途径: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
类型:自然环境的功能,既包括自然要素的功能,也包括整体功能。形成: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各自然环境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整体功能。类型: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
考点二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1、生产功能(指共同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概念: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特征:各自然环境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环境拥有此功能
2、稳定功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大气本身不具备这一能力
例如:大气中CO2的含量长期保持稳定。
CO2含量的相对稳定
把碳保存在植物体及土壤中
CO2和海水中溶解的钙相结合
读资料思考藏羚羊的数量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基本稳定?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考点三 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如何演变来的?
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青水秀。
今天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改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
1、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
2、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
【案例】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东北林区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南部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它平衡大气成分,净化空气、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经过20世纪的大规模采伐,目前,东北林海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森林面积锐减,现存森林多为天然次生林或人工林。
森林面积下降,一方面造成土壤缺乏枯枝落叶的补给,腐殖质减少,另一方面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森林面积下降和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增多,降低了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岩石裸露,岩石的风化速度加快。
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水容易受到影响,岩石受人类直接影响较小。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精品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前预习课件ppt,共43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精品ppt课件,共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