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课件
展开第17练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1. [2022浙江1月·19,2分,难度★★☆☆☆]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s)+2B(g) 3X(g),c(B)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a、c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c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B.从b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该化学反应在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C.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2v(B)=3v(X)D.维持温度、容积、反应物起始的量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c(B)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乙所示
2. [2021辽宁·12,3分,难度★★☆☆☆]某温度下,降冰片烯在钛杂环丁烷催化下聚合,反应物浓度与催化剂浓度及时间关系如图。已知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其他条件相同时,降冰片烯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C.条件①,反应速率为0.012 ml·L-1·min-1D.条件②,降冰片烯起始浓度为3.0 ml·L-1时,半衰期为62.5 min
3 .[2021河北·13,4分,难度★★★☆☆]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和N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M+N=X+Y;②M+N=X+Z。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k1c2(M),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k2c2(M)(k1、k2为速率常数)。反应体系中组分M、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30 min时间段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6.67×10-3 ml·L-1·min-1B.反应开始后,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C.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反应结束时62.5%的M转化为ZD.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大
第18练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1. [2022浙江6月·19,2分,难度★★☆☆☆]关于反应Cl2(g)+H2O(l) HClO(aq)+H+(aq)+Cl-(aq) ΔH<0,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氯水中的c(HClO)减小B.氯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上述平衡正向移动,c(HClO)增大C.取氯水稀释,c(Cl-)/c(HClO)增大D.取两份氯水,分别滴加AgNO3溶液和淀粉KI溶液,若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色,可以证明上述反应存在限度
2 .[2021辽宁·11,3分,难度★★★☆☆]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2X(s) Y(s)+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若c(Z)增大,则ΔH>0B.加入一定量Z,达新平衡后m(Y)减小C.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达新平衡后c(Z)增大D.加入一定量氩气,平衡不移动
3. [2022广东·13,4分,难度★★★☆☆]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4(s)+4H2(g) BaS(s)+4H2O(g)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B. a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4. [2021天津·16,14分,难度★★★☆☆]CS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利用硫(S8)与CH4为原料制备CS2,S8受热分解成气态S2,发生反应2S2(g)+CH4(g) CS2(g)+2H2S(g),回答下列问题:(1)CH4的电子式为 ,CS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 (2)某温度下,若S8完全分解成气态S2。在恒温密闭容器中,S2与CH4物质的量比为2∶1时开始反应。①当CS2的体积分数为10%时,CH4的转化率为 。 ②当以下数值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填序号)。 a.气体密度b.气体总压c.CH4与S2体积比d.CS2的体积分数(3)一定条件下,CH4与S2反应中CH4的平衡转化率、S8分解产生S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生成CS2的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工业上通常采用在600~650 ℃的条件下进行此反应,不采用低于600 ℃的原因是 。
(4)用燃煤废气(含N2、O2、SO2、CO2、H2O、NOx等)使尾气中的H2S转化为单质硫(S),可实现废物利用,保护环境。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研究上述反应体系的平衡关系,向某反应容器中加入1.0 ml TAME,控制温度为353 K,测得TAME的平衡转化率为α。已知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x3=9.0,则平衡体系中B的物质的量为 ml,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x1= 。 同温同压下,再向该容器中注入惰性溶剂四氢呋喃稀释,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将 (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平衡时,A与CH3OH物质的量浓度之比c(A)∶c(CH3OH)= 。 (3)为研究反应体系的动力学行为,向盛有四氢呋喃的另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B和CH3OH。控制温度为353 K,A、B物质的量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代表B的变化曲线为 (填“X”或“Y”);t=100 s时,反应Ⅲ的正反应速率v正 逆反应速率v逆(填“>”“<”或“=”)。
第19练 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的相关计算
1 .[2019江苏·15,4分,难度★★★☆☆](双选)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NO(g)+O2(g)=2NO2(g)的ΔH>0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D.380 ℃下,c起始(O2)=5.0×10-4 m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 000
2. [2022全国乙·28,15分,难度★★★☆☆]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废气普遍含有的硫化氢,需要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2H2S(g)+3O2(g)=2SO2(g)+2H2O(g)ΔH1=-1 036 kJ·ml-1②4H2S(g)+2SO2(g)=3S2(g)+4H2O(g)ΔH2=94 kJ·ml-1③2H2(g)+O2(g)=2H2O(g)ΔH3=-484 kJ·ml-1计算H2S热分解反应④2H2S(g)=S2(g)+2H2(g)的ΔH4= kJ·ml-1。(2)较普遍采用的H2S处理方法是克劳斯工艺,即利用反应①和②生成单质硫。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反应④高温热分解H2S。相比克劳斯工艺,高温热分解方法的优点是 ,缺点是 。 (3)在1 470 K、100 kPa反应条件下,将n(H2S) ∶n(Ar)=1∶4的混合气进行H2S热分解反应。平衡时混合气中H2S与H2的分压相等,H2S平衡转化率为 ,平衡常数Kp= kPa。
(4)在1 373 K 、100 kPa反应条件下,对于n(H2S)∶n(Ar)分别为4∶1、1∶1、1∶4、1∶9、1∶19的H2S-Ar混合气,热分解反应过程中H2S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①n(H2S)∶n(Ar)越小,H2S平衡转化率 ,理由是 。 ②n(H2S)∶n(Ar)=1∶9对应图中曲线 ,计算其在0~0.1 s之间,H2S分压的平均变化率为 kPa·s-1。
3. [2021湖南·16,14分,难度★★★☆☆]氨气中氢含量高,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 且安全、易储运,可通过下面两种方法由氨气得到氢气。方法Ⅰ.氨热分解法制氢气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在一定温度下,利用催化剂将NH3分解为N2和H2。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NH3(g) N2(g)+3H2(g) ΔH= kJ·ml-1。 (2)已知该反应的ΔS=198.9 J·ml-1· K-1,在下列哪些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填标号)。 A.25 ℃ B.125 ℃C.225 ℃D.325 ℃(3)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将0.1 ml NH3通入3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此时容器内总压为200 kPa),各物质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方法Ⅱ.氨电解法制氢气利用电解原理,将氨转化为高纯氢气,其装置如图所示。(4)电解过程中OH-的移动方向为 (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 (5)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第20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分析
1. [2022广东·15,4分,难度★★★☆☆]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 )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D.使用催化剂Ⅰ时,0~2 min内,v(X)=1.0 ml·L-1·min-1
2. [2022湖南·14,4分,难度★★★☆☆](双选)向体积均为1 L的两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l X和1 ml Y发生反应:2X(g)+Y(g) Z(g)ΔH,其中甲为绝热过程,乙为恒温过程,两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0B.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a
3.【参考答案】 (每空2分)(1)271(2)减小气体浓度,使平衡右移,提高C3H8(g)转化率 16.7(3)2 H2和C3H6都消耗O2(4)先增大后减小 反应开始时,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Ⅱ,c(C3H6)逐渐增大,随着反应进行,p(C3H8)减小,p(C3H6)增大,v(C3H6)减小,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Ⅲ,c(C3H6)逐渐减小【解题思路】 (1)反应Ⅰ中断裂2 ml C—H键、形成1 ml碳碳π键和1 ml H—H键,故416 kJ·ml-1×2-E(碳碳π键)-436 kJ·ml-1=+125 kJ·ml-1,解得E(碳碳π键)=271 kJ·ml-1。(2)达到平衡后,通入N2,由于总压恒定为100 kPa,则容器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3H8(g)的转化率增大。根据图a,C3H8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时,其平衡转化率为50%。假设混合气体为1 ml,则起始时C3H8为0.4 ml,N2为0.6 ml,运用三段式法计算: C3H8(g) C3H6(g)+H2(g) 起始量/ml 0.4 0 0 转化量/ml 0.2 0.2 0.2 平衡量/ml 0.2 0.2 0.2
4 .[2022全国甲·28,14分,难度★★★☆☆]金属钛(Ti)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生产钛的方法之一是将金红石(TiO2)转化为TiCl4,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钛。回答下列问题:(1)TiO2 转化为TiCl4有直接氯化法和碳氯化法。在1 000 ℃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常数如下:(i)直接氯化:TiO2(s)+2Cl2(g)=TiCl4(g)+O2(g)ΔH1 =172 kJ·ml-1,Kp1=1.0×10-2(ii)碳氯化:TiO2(s)+2Cl2(g)+2C(s)=TiCl4(g)+2CO(g) ΔH2=-51 kJ·ml-1,Kp2=1.2×1012 Pa①反应2C(s)+O2(g)=2CO(g)的ΔH为 kJ·ml-1,Kp= Pa。 ②碳氯化的反应趋势远大于直接氯化,其原因是 。 ③对于碳氯化反应:增大压强,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1.0×105 Pa,将TiO2、C、Cl2以物质的量比1∶2.2∶2进行反应。体系中气体平衡组成比例(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反应C(s)+CO2(g)=2CO(g)的平衡常数Kp(1 400 ℃)= Pa。 ②图中显示,在200 ℃平衡时TiO2几乎完全转化为TiCl4,但实际生产中反应温度却远高于此温度,其原因是 。 (3)TiO2碳氯化是一个“气—固—固”反应,有利于TiO2-C“固—固”接触的措施是 。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学计量数,m∶n∶p∶q,答案30,有效碰撞与活化能,合适的取向,反应物,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3讲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3讲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同一条件,反应物,生成物,3特征,答案B,K1·K2,3意义及影响因素,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5×6×,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答案D,答案B,v正=v逆,浓度或百分,正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