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高二粤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单元检测卷5(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高二粤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单元检测卷5(含解析),共13页。
2022—2023学年高二粤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 单元检测卷5(含解析)
一、单选题(共35分)
1.如图所示,真空中A、B两点分别固定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5Q,在A、B的延长线上的C点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已知AB=BC。若将两带电金属小球接触后再放回A、B两处时,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则为( )
A. B. C. D.
2.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C,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1V/m
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C.由C点到A点电势逐渐升高
D.A、B两点间的电势差=5V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了B点,路径不同,静电力做功的大小就可能不同
B.正电荷沿着电场线运动,静电力对正电荷做正功,负电荷逆着电场线运动,静电力对负电荷做负功
C.电荷从电场中的某点开始出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该点,则静电力做功为零
D.电荷在电场中运动,因为静电力可能对电荷做功,所以能量守恒定律在电场中并不成立
4.对公式E=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
B.公式中d是指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
C.A点和B点间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
D.公式中的d是匀强电场中A、B两点所在等势面间的距离
5.如图所示,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一个带电荷量为的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由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方向沿着方向,由A指向B
B.该电场的场强为2 V/m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3 V
D.带电荷量为的正电荷由C点移到A点,电势能减少
6.某静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自A点由静止开始,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最远只能到达在x轴上B点,且从A到O点与O到B点的时间之比为2:1,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从A到B点,电势一直降低
C.AO段图线与OB段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之比为1:2
D.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
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质量均为m,带等量异种电荷,其中A带电荷量为+q,B带电荷量为-q.现用两长度均为L、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在天花板的O点上,两球之间夹着一根绝缘轻质弹簧.在小球所挂的空间加上一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位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60°,则弹簧的弹力为(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 )
A. B.
C. D.
二、多选题(共25分)
8.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可知,在电场中的同一点( )
A.电场强度E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
B.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则在该点的电荷受到的静电力一定为零
C.无论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如何变化,始终不变
D.一个不带电的小球在P点受到的静电力为零,则P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9.如图甲所示,两段轻质绝缘细线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悬挂在O点,OA长为L。AB长为。现在空间中加一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当系统再次处于平衡状态时,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30°,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球带异种电荷 B.细线OA的张力为
C.B球带电荷量为 D.A球所带电荷量小于B球所带电荷量
10.如图所示,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点电荷分别固定于轴上的、两点,其位置关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对称。圆弧是一个以点为圆心的半圆,点为半圆与轴的交点,、为一平行于轴的直线与半圆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点的电势相同
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将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先沿着圆弧从点移到点,再沿轴正方向移动,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先增大后不变
D.设两电荷在半圆上任意一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是,,则为一定值
11.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电子和质子
B.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
C.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
12.如图是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及所受电场力F与放在该点处的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q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解答题(共40分)
13.如图所示的电场中,已知A、B两点间的电势差。
(1)电荷量的点电荷Q由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2)若电荷量的点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为,B点的电势是多少?
14.如图所示,A、B、C三点为一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B=30°,现在A、B两点放置两点电荷qA、qB,测得C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与AB平行,则:
(1)qA带什么电荷;
(2)画出场强叠加的示意图;
(3)A、B点电荷电荷量之比。
15.两个不同电势的等势面是否可以相交?同一等势面是否可与自身相交?若等势面相交,交点的场强沿什么方向?
16.将电荷量为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点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N.试求:
(1)A点电场强度E的大小;
(2)若移走,将另一个电荷量为C的点电荷放在A点,求点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设AB=BC=l,根据库仑定律得
将两带电小球接触后,两小球所带电荷显均为-2Q,根据库仑定律得
所以
故选C。
2.A
【解析】
【详解】
A.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B点处为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说明B点电场强度最大,由图象求得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E=1V/m
故A正确;
BC.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动能一直变大,所以其电势能一直减小,又因小物块带正电,所以从C点到A点电势电势逐渐降低,故BC错;
D.从B到A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则
故D错误。
故选A。
3.C
【解析】
【详解】
A.静电力做功和电荷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故A错误;
B.正电荷沿电场线的方向运动,则正电荷受到的静电力方向和电荷的运动方向相同,故静电力对正电荷做正功,同理,负电荷逆着电场线的方向运动,静电力对负电荷做正功,故B错误;
C.静电力做功只和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所以电荷从某点出发又回到了该点,静电力做功为零,故C正确;
D.电荷在电场中运动,静电力可能对电荷做功,但能量守恒依然成立,故D错误。
故选C。
4.D
【解析】
【详解】
公式E=仅适用于匀强电场中计算a、b两点间的电势差,d表示a、b两点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即a、b所在等势面之间的距离,若a、b两点等电势,a、b两点间的距离越大,电势差也不会变,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详解】
C.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根据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得,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两点处的电势差
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3 V,选项C正确;
A.根据
两点处电势相等,所以连线为等势线,电场强度方向沿方向,由A指向C,选项A错误;
B.根据
联立得
选项B错误;
D.正电荷由C点移到A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选项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
【详解】
A.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在x轴负方向上,静电场方向沿x轴负向;在x轴正方向上,静电场方向沿x轴正向,根据题意可知粒子从A点由静止开始先加速后减速到B点,所以粒子在AO段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向右,与电场线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从A到B,电势先升高后降低,故B错误;
C.粒子从A点到O点过程中,由静止加速到速度最大,从O点到B点过程中,由速度最大减小到零,从A到O点与O到B点的时间之比2:1,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知加速度之比为1: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即电场强度之比为1:2,而-x图像的斜率即为电场强度,所以AO段图线与OB段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之比为1:2,故C正确;
D.由图可知从A到B,电势先升高后降低,所以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7.D
【解析】
【详解】
对A球受力分析,由共点力平衡可得
联立解得
故选D。
8.BC
【解析】
【详解】
A.电场强度取决于电场本身,与有无试探电荷无关;场强公式,是采用比值法下的定义,不能认为电场强度E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故A错误;
B.根据,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为零,则在该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一定为零。故B正确;
C.在电场中的同一点,电场强度E是一定的,则无论试探电荷所带的电量如何变化,始终不变。故C正确;
D.不带电的小球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一定为零,但P点的场强不一定为零,故D错误。
故选BC。
9.AB
【解析】
【详解】
A.对A、B两球受力分析可知,A球受到的电场力向右,带正电,B球受到的电场力向左,带负电,A正确;
BCD.两球均处于平衡状态,对B球,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对A球,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其中
联立解得
故
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10.AD
【解析】
【详解】
A.由对称性和等势线分布可知,a、b两点电势相同,A正确;
B.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B错误;
C.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一直增大,再从c点沿y轴正方向移动电场力同样做负功电势能也一直增大,C错误;
D.半圆上任一点与P点连线与PQ夹角为
则为一定值,D正确。
故选AD。
11.CD
【解析】
【详解】
A.摩擦起电现象使电子转移,而不是产生,故A错误;
B.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质子处在原子核内部,在摩擦中不可能使质子发生移动,故B错误;
C.在摩擦中,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相互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号电荷;故C正确;
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带正电荷,故D正确。
故选CD。
12.AD
【解析】
【详解】
AB.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故该点电场强度是个定值,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可知,F-q图像是正比例函数图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3.(1);(2)
【解析】
【详解】
(1)电荷量的点电荷Q由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所做的功是
(2)A点的电势
由
得B点的电势
14.(1)负;(2) ;(3)
【解析】
【详解】
(1)放在A点和B点的点电荷在C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在AC和BC的连线上,因C点场强方向与BA方向平行,故放在A点的点电荷和放在B点的点电荷产生的场强方向只能由C→A和由B→C,故qA带负电,qB带正电。
(2)如图所示场强叠加的示意图
(3)由几何关系知
即
又由几何关系知
所以
15.见解析
【解析】
【详解】
两个不同电势的等势面不可以相交,否则交点电势出现两个值。若等势面相交,说明此处场强相同,同一位置场强确定,而电场线与等势面相互垂直,相交时,此处场强方向不同,场强不同,相互矛盾。故不能相交。
16.(1);(2)
【解析】
【详解】
(1)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2)根据
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