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河大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册PPT课件(送教案)全册
- 河大版第二单元第四节《汉字输入》课件+教案 课件 14 次下载
- 河大版第二单元第五节《资源管理器》课件+教案 课件 16 次下载
- 河大版第三单元第二节《图文混排》课件+教案 课件 18 次下载
- 河大版第三单元第三节《表格的制作》课件+教案 课件 19 次下载
- 河大版第三单元第四节《综合运用》课件+教案 课件 14 次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河大版七年级全册第3章 文字处理第1节 文字编辑优质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河大版七年级全册第3章 文字处理第1节 文字编辑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河大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文字编辑》课件pptx、河大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文字编辑》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大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册
《3.1文字编辑》教学设计
课题名 | 《文字编辑》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熟悉Word 的编辑环境,能在Word中输入简短文字、特殊符号。 2、能够熟练地设置文档的段落格式、文字格式以及文档的修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并演示,让学生熟悉Word的编辑环境。 (2)通过上机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操作能力,文档编辑排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能力。 |
教学重点 | 文字的输入、增、删、改操作。 |
教学难点 | 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教学课件,微机室 学生准备:“生命的意义——读《海伦·凯勒》有感”文稿 |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word2003。Word2003是实用的文字处理软件,能对文字进行输入、编辑、排版、存储和打印,同时还可以插入编辑图形、图片、表格、艺术字、文本框等对象,实现图文混排。本课先学习下它的基本文字设置和段落设置。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Word2003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PPT展示)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任务要求:用文字处理软件,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下面以“生命的意义——读《海伦·凯勒》有感”的作文为范例,制作一份电子文稿。 教师用PPT展示具体操作过程,学生注意学习操作方法。 1.打开Word软件,选择适当的汉字输入方法,进行汉字、数字、标点符号等字符的输入。注意:插入点、回车键、退格键和删除键的使用方法。 2.文章的标题要居中,副标题的起始位置与标题对齐,学会利用标尺上的段落对齐方式进行操作。每个段落的首行要空两个汉字,学习段落对话框的设置、选定文本的操作等。 3.执行“文件”――“保持”命令。把文件保存到适当位置。 学生在教师讲解后进行文字输入操作,教师巡堂指导。 任务小结: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一般文字文档的步骤:建立文档→编辑(如输入、修改文档操作)文档内容→排版(如段落格式设置) →保存文档。对段落格式的任何设置只是对光标所在的段落或选定的段落有效。 三.拓展思维、巩固认知 学生操作输入保存之后,讨论输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汇总拓展,PPT展示,让学生认识以下知识点,在文档录入和编辑过程中学以致用。 1.Word 窗口可选元素的设置 启动Word以后,除了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默认存在之外,其他窗口元素都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选择。 (1)工具栏的选择 (2)标尺的显示/隐藏 2.段落格式的设置 (1)在“段落”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2)使用格式工具栏中的按钮进行段落格式的设置。 (3)利用标尺进行段落格式的设置。 3.撤消/重复操作 撤消操作是取消前一次操作,恢复原来的文档状态,通常在发生误操作后使用。 重复操作是取消前一次的撤消操作,所以重复操作是撤消操作的逆操作。撤消操作和重复操作都允许连续执行多次,从而恢复多次操作前、后的文档状态。 4.选定文本的方法 (1)从某一个字符开始,拖动鼠标到另一个字符释放,则这部分文本被选中。 (2)先将光标置于选定文本的一端,按下Shift键的同时用鼠标单击另一端,此时,两端的文字被选中。 (3)将鼠标置于选定位置,双击,选定单词;三击,选定整个段落。 (4)将鼠标指针指向页面左侧的选定栏(左边界与文本之间的空白区域),当鼠标指针变为4箭头时,单击,选定此行文本;双击,选定这一段文本;三击,选定全部文本。 (5)用鼠标指针指向初始位置,按住Alt键,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到另一位置,则选中此矩形区域中的文本。 四.巩固学习、课堂练习 修改读后感《生命的意义》: 教师带领学生简单认识修改要求:删除带有删除线的文字,添加原文中没有的文字。然后再改变文字的字体、大小和颜色等。讨论实现这些要求需要的操作方法。
(1)删除文字,将光标移到要删除的文字前面,拖动鼠标,使其为选定状态,按Delete键即可。 (2)插入文字,将插入点定位在插入文字的位置,输入文字。
(1)使用格式工具栏中的相应按钮对文字的字体、颜色、大小等的设置。 (2)设置底色:执行“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中,单击“底纹”标签,选择“红色”。 (3)使用格式工具栏中的“加粗”按钮 、“倾斜”按钮,使选定文字变粗和倾斜。格式工具栏中的“下划线”按钮 ,选择线型和颜色。
用Word制作的文档,学习打印设置方法。
学生操作练习,完成修改任务。 任务小结: 对文字进行文字格式设置时,应先选定文字,再对选定的文字进行文字格式的设置。选定文字的方法,除前面介绍的鼠标拖动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 对于字体、字号、“加粗”、“倾斜”、“下划线”、“字体颜色”的设置,使用格式工具中的相应按钮较为方便,对于其他的文字格式的设置,如“上标”、“着重号”的设置,用“格式”菜单上的“字体”命令较为方便。 利用“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设置文字及段落的底色和边框。 |
布置作业 | 1.在Word中,写一份“自我介绍”短文,向同学、老师介绍你的兴趣、爱好以及你的家庭。 2.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你获得了什么,有些什么体会、感想?用计算机给父母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想法,同时汇报一下你使用计算机的水平。 3.对“生命的意义”文档进行分栏操作。 |
板书设计 | 文字编辑
(1)打开Word2003软件 (2)选择输入法 (3)输入文字 (4)段落设置 (5)保存文档 (6)退出Word2003
(1)打开《读后感》文档 (2)修改文字 (3)设置文字格式 (4)打印预览 (5)保存修改后文档(另存为) (6)关闭文档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是文字处理的第一节课,学生对Word2003软件还比较陌生,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对word软件操作窗口及工具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点拨的作用。 第一,教师通过云教室教师端实现演示,使教学更加直观、清晰, 第二,实现分层次教学的思想,教师系统讲解保证每一个学生达到了本课基本要求。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展学习新知识,挖掘其潜在能力。 第三,选出几位比较熟悉word的同学参与辅导,以照顾到更多的初学者,真正完成教学目标。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字体设置这部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采用先练后讲的模式,让学生通过工具栏提供的字体设置工具来完成简单的操作,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完成任务。 在第二部分段落设置部分,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选择先演示后练习的方法,让学生最后在任务驱动下来实现学生内容的掌握。 课堂练习环节,增加了文档修改内容,多数学生在前面学习基础操作的情况下,很顺利的自主完成任务,个别同学还需要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结果,通过学生最终成果展示可以看出,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教学任务设计中,我认为在针对学生学情进行分组后,任务驱动部分内容把握的不够合理,有的内容过于简单,有的内容尚有一定难度。今后在对学生学情的掌握方面,仍需要下功夫。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教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河大版第一单元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pptx、河大版第一单元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大版八年级全册第1节 数据输入试讲课ppt课件,文件包含河大版第三单元第一节《数据输入》课件pptx、河大版第三单元第一节《数据输入》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河大版八年级全册第1节 关键帧动画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河大版第二单元第一节《关键帧动画》课件pptx、河大版第二单元第一节《关键帧动画》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