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抚州黎川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抚州黎川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1抚州黎川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1抚州黎川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抚州黎川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抚州黎川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面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一、单选题(30 小题,共计 60 分)
    下图为某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图中 PQ 距离为 5cm 。在 P 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 36°52′,Q 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 36°56′,某日在P 地观测到太阳在正南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4 点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P 点经度及该图比例尺分别是
    A.90°E1:148000 B.90°E1:74000
    C.120°E1:148000 D.120°E1:74000
    下面能正确反映沿MN 线地形剖面图和地层分布状况的是
    A.B.
    C.D.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最终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消失,河岸形成带状绿洲。历史上克里雅河流域气候冷暖交替, 气候转冷时期风沙活动增强,流动沙丘侵占河道,河岸至今保留着羊粪层遗迹和胡杨残根。右图示意克里雅河下游某古河道剖面(38°41`N,81°35`E)。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羊粪层遗迹堆积时期,推测该地
    A.气候湿润,降水丰沛B.森林茂密,物种多样
    C.沙丘侵袭,风力较强D.有河流流经,水草丰美
    4.流动沙丘侵占河道,易导致气候转暖之后
    A.径流量增大 B.河流断流
    C.河流改道D.河谷变窄
    5.目前该河段河水矿化度普遍偏高,其原因主要有
    ①植被覆盖率低②流域内蒸发旺盛
    ③汛期洪水对河床侵蚀严重④城镇污水排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厚田沙漠东临赣江,冬、春季裸露的赣江河床是其主要沙源地。区内沙岭纵横,沙山广布,沙粒起动风速(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达 8 米/秒,远超西北地区的 4.5 米/秒。左图为厚田沙漠位置图,右图为厚田沙漠景观图。厚田沙漠的治理工作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取得一定成效,但近些年沙漠有“长大”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沙粒粒径小 B.地形平坦开阔C.风力较强劲D.沙粒湿度大
    7.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8.厚田沙漠与赣江之间热力环流最强的时段是
    A.1—2 月B.4—5 月C.7—8 月D.10—11 月
    厚田沙漠仍在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干旱 B.河流水量大量减少C.上游修建水库 D.植被覆盖率降低
    长江荆江段以藕池河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上荆江属微弯分汊形河道,下荆江属高弯曲流河道,其河流两岸地貌迥然不同。在上荆江两岸分布着决口扇沉积地貌,且北岸决口扇形成时间早于南岸,下荆江北岸牛轭湖地貌明显,下图为长江荆江段河型及沉积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造成上荆江和下荆江河流沉积地貌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流量大小B.人为因素影响
    C.沿岸植被覆盖D.河道弯曲程度
    关于上荆江两岸决口扇沉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决口扇沉积地貌只出现在上荆江凹岸
    B.北侧决口扇形成前,北岸地势高于南岸
    C.决口处向扇缘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
    D.大堤外地形坡度缓利于形成面积较大的决口扇
    河北省冀东棉区主要指唐山市和秦皇岛市的棉花种植区,由于气候及距海远近等因素导致土壤盐渍化十分严重。研究发现在盐碱地进行起垄沟播联合膜下滴灌的方式种植棉花可以形成淡化脱盐区,减轻盐分对棉花的危害。下图为起垄沟播联合膜下滴灌耕作方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在膜下滴灌及采用起垄沟播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水盐运动的方向 B.改变水分盐分的总量
    C.减缓水盐运动的速度 D.增加水盐运动的深度
    13.冀东棉区最适合采用该种模式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川西云杉林是青藏高原海拔分布最高的树种,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科学家们通过比较该树种不同海拔、树龄、不同时期的生物量变化来揭示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研究显示,两个时期相比(下表),2006-2010 年,该树种的生物量增加,短期(0--20 年)和中期(30-50 年)幼龄树生物量增加最多,长期则为中龄树生物量增加最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从表格数据判断,2006--2010 年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中、短期川西云杉幼龄树生物量的增加最多,其生物量增长的主导因素应是
    A.土壤B.光照C.温度D.水分
    推测 2006--2010 年,相同树龄的川西云杉林生物量的增加
    A.高海拔区最多B.中海拔区最多C.低海拔区最多 D.各海拔大致相同
    中俄石油运输管道北部的 512 千米穿越了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层上下两层。冻胀丘是指多年冻土区由土和地下水受冻胀作用形成的丘状地形,按其存在时间可划分为季节性冻胀丘和多年生冻胀丘。下左图为中俄石油运输管道某观测站地温变化图,右图为季节性冻胀丘形成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观测站多年冻土活动层的分布下限是
    A.3 米B.4 米C.5 米D.6 米
    关于季节性冻胀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地势较高处B.地下水的存在可以缓解其危害
    C.冬季使石油管道上升D.土壤质地与其形成关系不大
    下图为我国某地抽水蓄能电站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抽水蓄能电站是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在上水库中蓄水,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上水库的水向下流时,可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释放能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b 处等高线的数值可能为
    A.1300B.1200C.1100D.1500
    抽水蓄能电站发电厂房所在位置可能是甲、乙、丙、丁四处中的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在一天中,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集中在
    A.上午B.下午C.上半夜D.下半夜
    下图为某河流横截面上的流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图中四处的主要河流作用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处下切侵蚀B.②处搬运作用C.③处固结成岩 D.④处风化作用23.在河底到河面的垂直方向上,流速变化最快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4.求出乙点的对跖点
    A.(5°N,180°)B.(5°S,0°)C.(5°S,180°) D.(5°N,0°) 25.若一架飞机从甲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乙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
    石珊瑚是一种与虫黄藻共生的造礁生物,生长在热带浅海礁石海床上, 对水温和水质要求高,出露水面易死亡。涠洲岛是我国北部湾的一个火山岛,目前已成为全球珊瑚研究的重要实验地和旅游胜地。下图示意涠洲岛石珊瑚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石珊瑚生长区距该岛岸较远的原因是
    A.涠洲岛海域潮差大B.近岛岸缺少礁石
    C.近岛岸缺少虫黄藻D.距岛岸较远水温适宜
    27.南部海湾石珊瑚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较多B.水质较差
    C.盐度较高D.海床较深
    为实现该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
    A.保护海域环境B.引进珊瑚新种
    C.人工培育珊瑚D.修建防护大堤
    横风是指从车辆侧面方向吹来的风,易造成高速行驶的车辆侧滑、侧翻等事故。下图 1 为某高速公路段某时刻的风速(米/秒)垂直分布图,该路段呈东西走向,地势平坦开阔,是横风的多发路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 2 中四条风速变化曲线,与图 1 中甲至乙风速变化一致的是
    A.IB.IIC.IIID.IV
    30.根据图 1 中的风速变化,判断该断面横风为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
    二、综合题(40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在干旱内陆区,往往“以水定地”,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影响土地利用。中亚锡尔河、阿姆河流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发展了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农牧业,锡尔河大致成为草原与绿洲、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锡尔河、阿姆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引水渠,如图所示。
    锡尔河以北地区多为畜牧区,以南地区多为农耕区,对此做出合理解释(4 分)。
    比较锡尔河、阿姆河流域引水渠的空间分布差异,并说明原因(6 分)。
    指出该区域引水渠在引水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4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广西大化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属于典型的岩溶山区,是世界上发育最典型的高峰丛、深洼地(当地俗称弄场)喀斯特地貌地区。该地年降雨量 1500~1600mm, 高温多雨的气候促进了可溶性碳酸盐岩的溶蚀,深洼地、谷地、地下河、洞穴、钟乳石等极为发育,园内有 2566 个洼地,其中 300m 以上的深洼地 114 个,平均深度 377.3m,居民多生活在洼地底部。区域自然环境受到人为破坏之后,水土流失较严重,旱涝多发。下图示意七百弄深洼地的发育过程。
    分析七百弄深洼地旱涝多发的自然原因(4 分)。
    提出改善七百弄深洼地农业和生活缺水的工程措施(4 分)。
    据图说明七百弄深洼地的形成过程(6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
    年 8 月中下旬至 9 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4 分)。
    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4 分)。
    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4 分)。
    地理答案
    1-5CADCC 6-10DBCDD 11-15CDABC
    16-20ADCBB 21-25DBABB 21-30ABACB
    31.(1)锡尔河以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降水多,蒸发量小,草场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畜牧业;锡尔河以南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利用锡尔河、阿姆河的水资源 发展灌溉农业。
    (2)差异:锡尔河流域引水渠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上游,阿姆河流域引水渠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下游。
    原因:锡尔河中上游流经费尔干纳盆地,地形平坦,人口城市多,便于开垦,需水量大,但支流少;阿姆河上游多山地,中下游地区主要为图兰平原,人口、城市多,便于开垦,需水量大。
    (3)蒸发旺盛;下渗量大,风沙掩埋。
    【分析】
    本题以中亚地区水资源分布与农业生产类型为材料,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等知识,难度一般。
    【详解】
    (1)锡尔河南北两侧农业生产地区差异要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在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分布影响土地利用,说明水资源与锡尔河北侧发展畜牧业,南侧发展种植业关系密切,所以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影响了农业生产类型。另外,锡尔河北侧地区地形为哈萨克丘陵,南侧为图兰平原,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同时,南侧地区纬度相对较低,北侧纬度高,热量条件的差异,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类型。
    (2)锡尔河、阿姆河流域引水渠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从引水渠与河流的关系进行描述比较。读图可知,锡尔河的引水渠分布于河流中上游,因为河流中上游人口和城市相对较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所以需水量大,需要修建引水渠。而阿姆河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下游,中下游地区主要为图兰平原,人口城市多,便于开垦,需水量大,所以需要修建引水渠。
    (3)该区域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引水过程中,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且多为沙质土壤,透水性强,下渗严重,容易导致水资源的损耗。
    【点睛】
    32.(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径流汇集快、径流量大, 夹带的泥土容易将岩溶地貌(落水洞、漏斗等)泄水通道阻塞(或下渗慢,排水不畅),形成内涝;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多裂隙,地表水易渗漏,地下河发育, 导致地表水资源缺乏,形成干旱。
    (2)(在耕地附近、村庄庭院、荒坡、道路两旁等)建设人工集流系统,修建防渗蓄水池,建引水渠工程等。
    (3)初期,碳酸盐岩在风化、(雨水)地表水冲刷下产生很多裂隙; 中期,地表水汇集,沿裂隙对岩石的溶蚀、冲刷、搬运作用增强,裂隙拓宽加深, 洼地加深变大,地下裂隙形成地下河;后期,地表水的下渗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使地下河不断扩张,河流顶部变薄,同时洼地沉积和崩塌物逐渐堆积,在重力作用下,地下河顶部的薄弱区发生坍塌,形成体积和深度更大的洼地。
    【分析】
    本题考查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1)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洼,地表径流汇集快,径流量大,喀斯特地貌发育,洼地地表径流的排泄主要通过落水洞,地下河,但雨季径流夹带的泥沙容易将泄水通道阻塞,排水不畅,形成内涝;冬春季节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再加上多裂隙,地下河发育,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缺乏,形成干旱。
    (2)结合上题分析,该地降水丰富,地表缺水的原因主要是地表水易渗漏,因此需要修建集水系统,建设防渗蓄水池,修建引水渠等。
    (3)读图,结合图示信息和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描述即可。发育初期,可溶性的碳酸盐岩受外力风化、地表水冲刷产生很多裂隙,地下水岩裂隙对岩石不断溶蚀;发育中期,地表水不断汇集,流量增大,流速加快,沿裂隙对岩石的溶蚀、冲刷、搬运作用增强,裂隙不断加宽加深,洼地加深,同时地下裂隙进一步加深形成地下河;发育后期,地表水下渗,地下水水量增大,溶蚀作用增强,地下河不断扩张,河流顶部变薄,同时洼地沉积和崩塌物逐渐堆积,在重力作用下,地下河顶部发生坍塌,从而形成深度和体积更大的洼地。
    【点睛】
    33.(1)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
    (2)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
    (3)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中的河流湖泊。
    【详解】
    (1)在审题时注意关键词为“说明”“湖泊贯通”“自然条件”。思考顺序应为降水导致湖水增加乃至外泄,地形导致水由高处流向低处,最终贯通各湖泊。结合具体内容,答案表述如下: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
    (2)本题关键词为“指出”“对下游河湖”“影响”。“指出”即不用分析解释,只需要指出。影响既包括有利影响,又包括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为: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不利影响为:加剧地表冲刷;最终:还能形成新的河道。
    (3)“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 盐湖与清水河贯通的话,就与楚玛尔河相连通了,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变成外流河后,湖水流出,会导致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时期
    每 10 年气温平均升高
    每 10 年降水平均增加
    1970~2005 年
    0.2℃
    46.6mm
    2006~2010 年
    0.5℃
    4.5mm

    相关试卷

    2023抚州金溪一中、崇仁一中、广昌一中三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可编辑):

    这是一份2023抚州金溪一中、崇仁一中、广昌一中三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可编辑),文件包含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崇仁一中广昌一中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PDF版无答案可编辑pdf、崇仁一中广昌一中金溪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联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奉新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奉新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1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