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科书第73页例2。
【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法则,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
小数加减法法则,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提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2.计算下面各题:
8.102+15.28 8.52-5.75 1.25+16.7
二、新课讲授
1.出示例2:小林买了下面两本书。
《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讨论,列出问题。(1)一共花了多少钱?(2)《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3)《神奇的大自然》比《数学家的故事》贵多少钱?提问: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呢?
(1)6.45+8.3=14.75(元) (2)(3)8.3-6.45=1.85(元)
2.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
3元5角+7元8角7分= 8千克-4千克50克=
提问:这些题目和以前做的小数加减法有哪些不同?你打算怎样做?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因为:3元5角=3.50元 3.50元7元8角7分=7.87元
所以:3元5角+7元8角7分=3.50元+7.87元=11.37元
学生独立完成:8千克-4千克50克= 提问:以后碰到类似的题目,你打算怎么做?
小结:注意先将复名数化为单名数的小数,单位统一了,再按小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三、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巩固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2)
例2小林买了两本书,《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
6.45+8.3=14.75(元) 8.3-6.45=1.85(元)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不够时从高位借“1”当“10”再减,末尾有0要去掉。
【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与整数是一致的,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去发现并加以归纳,从而去较好地掌握知识。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
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课前检测,探索新知,当堂检测,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课前检测,探索新知,当堂检测,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