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八年级上册第7课 远古的呼唤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美术八年级上册第7课 远古的呼唤教学设计,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新课,美术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远古的呼唤》教学设计(一)《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教材分析:远古时代,我们人类在极其简陋的物质条件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原始艺术,那夸张变化的造型手段、稚拙朴素的表现形式以及神秘奇诡的艺术风格,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这些原始艺术作品都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本课在列举了远古人们生活的岩画、壁画,具有原始风味的面具、服装、劳动工具等学习素材,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策划、组织、创作、展现等活动,追溯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情感和表现空间,探究艺术的根源,感知先民在改造环境,美化生活的创造发挥,体验原始艺术之美。同时也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宽容态度、健康审美心里和综合思维能力。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在图书馆、网上搜集有关原始社会生活、生产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了解原始风情,感悟原始艺术。 2.引导学生阅读《火种》剧本,分析角色,让他们能结合自己对原始社会的认识和了解,齐心协力动手装扮具有原始风格的角色。 3.通过搜集、制作、表演等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4.投入地参与制作与表演,能充分感受创作的激情和乐趣。教学重、难点: 感受原始艺术,结合自己的了解,尽可能地在创作中体现原始风格。教学准备: 1.师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了解原始社会的艺术特征。 2.各种用来制作的材料,包括树叶、绳子、纸张、羽毛、布等。 3.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神秘的原始绘画艺术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通过阅读、网上查询等途径,收集有关原始生活的艺术图片、文字资料,并相互交流。2.寻找具有原始风格的实物,相互展示,进一步加深对原始风味的艺术品的感性认识。 3.收集包括原始陶器、建筑、雕塑、壁画、服饰等方面的图片、音像资料,制作师生演示用课件。 设计意图: 学生主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种有关资料,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通过这些课前准备活动,使他们对原始社会、原始艺术的了解从无到有,并能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感悟原始风情,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种艺术的熏陶,为创作原始风味的美术作品心理和认知上的准备。 二、新课 (一)谈话引入 1.“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原始社会的资料,相信大家在收集的过程中,对原始社会、原始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原始人创作的岩画和石刻作品让大家欣赏,请大家猜一猜这些作品表示什么含义?” (二)猜一猜 (播放flash课件) 图1:《伏虎图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祁连山岩画》 图2:《马鹿与飞燕 新疆岩画》 图3:《群狼扑羊 新疆托里县司马依勒斯陶岩画》 图4:《人面像 贺兰山贺兰口岩刻》 图5:《围猎图的局部》 图6:《穴居图 云南省沧源县勐省乡六号点岩画》 图7:《帐篷与村落 内蒙古》 图8:《神面像 内蒙古阴山岩刻》 教学方法:一张张的播放图片,给学生分组进行抢答,选学生代表作为裁判,教师在一旁适时进行评判。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寻知识 2.学生讨论,发表感受并提出问题和看法 感受: 1、我们的先人很了不起,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能创造出精美的岩画,带给我们很大的震撼和深远的思考,为有这样的先辈而感到自豪; 2、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在不同的地域都有着古老的文明及文化遗产 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 1、原始人为什么在岩石(刻)绘画?为什么画动物?有其他的内容吗? 2、这些原始岩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对学生的感受教师可稍加点评,切勿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作好记录,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慢慢理解,找寻到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理感受,带着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三)介绍外国原始洞穴壁画 (播放flash课件) 介绍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发现经过,展示洞穴壁画的图片,并简要分析,了解其特色。 图9:《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图10:《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 设计意图:原始艺术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有发现,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艺术水平高,具有代表性。 (四)了解原始人的生活情况 从原始人的狩猎、扑鱼、祭祀、舞蹈等方面来介绍、了解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景。 教师提问:你知道原始人是怎样生活的吗?(播放flash课件) 图11:《打猎——仿原始人剧照》 图12:《扑鱼——仿原始人剧照》 图13:《鱼纹盆新石器时代彩陶》 图14:《舞蹈——仿原始人剧照》 图15:《舞蹈图 甘肃嘉峪关市黑山岩刻》 图16:《舞蹈 云南省沧源县勐省乡三号点岩刻》 图17:《祭祀 广西龙州县的花山岩画右侧上部临摹图》 在欣赏这些图片的基础上,让学生弄明白前一环节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若还有疑难之处,教师可适时讲解。 在此教学环节中有两个问题不可忽视: 1、原始艺术的特点 2、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自己找寻到答案,教师最后可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大量图片的使用可以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景,进一步感受原始人精神世界。在观察中了解,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感悟,在观察中拉近我们与先人的距离。 (五)欣赏仿原始风格的绘画作品 通过欣赏具有原始风格的大师、教师绘画作品,进一步体会原始艺术的魅力。 图18:《夜莺的歌声 米罗》 图19:《镜前的女人 毕加索》 图20:《远古的呼唤 王志强》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能从大师、教师的绘画作品中了解一点绘画表现技巧,从而应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上去。 三、美术活动 想象原始人生活的场景,模仿原始绘画风格,创作一幅表现原始人生活的图画(如:狩猎、扑鱼、祭祀、舞蹈、图腾……) 要求:造型简洁、夸张、生动,用色大胆、泼辣。 远古的呼唤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让学生接受我,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我的教学,并能主动的参与。初中的学生已经形成较为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作为教师要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要让学生觉得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把完成美术作业看成一项'艰巨任务。教师应该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分子,和学生一起参与作品的完成和讨论,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把他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体现出来。 例如在上《远古的呼唤》一课中,刚开始学生们觉得完成面具难度太大,针对他们产生的畏难情绪,我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入手,与学生一起制定完成这些内容的计划,决定师生一起制作面具,一起表演节目,学生听到老师要一起表演时显得特别兴奋。 课前,我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基本的工作由他们独立来完成,我协助他们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几乎所有学生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各小组都特别为我准备好角色。 上课时,只见一个个脸上带自己做的面具,身着自己设计盛装的演员们,演出了各种各样的节目,他们的表演令人回味,几乎一组比一组精彩。至于课本的主要内容面具的制作,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学生在纸上画了孙悟空,猪八戒的样子,并装上了橡皮筋,有的用几何图形画出了抽象的面具,有的模仿傩舞的面具,更多的学生自己想象,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别有一番风味……大家在课堂表演中不仅十分开心,而且又很好的完成了原来觉得很难的作业,几乎整堂课都是在笑声和掌声中度过。当然,我也很开心,就像有的学生在课后评价中说的:"没想到能和老师一起制作面具,能和老师一起表演,其实老师和我们一样,表演的都很滑稽,我觉得这样的学习真的很轻松,很开心,最关键的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 远古的呼唤优质课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收集,课中——交流,课后——访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7课 美丽家园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道法自然”“智者乐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寄情山水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