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践素养检测(一) 无机化工流程题 课件 18 次下载
- 实践素养检测(二) 物质结构和性质综合题 课件 16 次下载
- 实践素养检测(四) 探析离子平衡图像综合题 课件 15 次下载
- 实践素养检测(五) 探析有机合成与推断综合题 课件 17 次下载
- 实践素养检测(六) 探析化学实验综合题 课件 17 次下载
实践素养检测(三) 探析化学平衡图像综合题
展开实践素养检测() 探析化学平衡图像综合题
1.(2021·山西高三二模)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工农业生产发展非常重要。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1)合成氨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选用A、B、C三种催化剂进行实验,所得结果如图1所示(其他条件相同),则实际生产中适宜选择的催化剂是________(填“A”“B”或“C”),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小组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向刚性容器中充入10.0 mol N2和20.0 mol H2,不同温度下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与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2,T1、T2、T3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_________;在T2、50MPa条件下,A点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在温度为T2压强为50 MPa时,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列出表达式,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解析:(1)合成氨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实际生产中适宜选择的催化剂是A,理由是催化剂A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较高的活性,能节约能源;且反应放热,低温有利于氨的合成。②如图2,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当压强相同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氨的体积分数减小,则T1、T2、T3由小到大的排序为T1<T2<T3;在T2、50 MPa条件下,A点属于非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在温度为T2压强为50 MPa时,设平衡时消耗N2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
N2(g)+3H2(g)2NH3(g)
开始量/mol 10 20
变化量/mol x 3x 2x
平衡量/mol 10-x 20-3x 2x
=0.5,解得x=5,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N2为=0.25,H2为=0.25,NH3为0.5,p(N2)=50×0.25 MPa,p(H2)=50×0.25 MPa ,p(NH3)=50×0.5 MPa,平衡常数Kp==。
答案:(1)A 催化剂A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较高的活性,能节约能源;且反应放热,低温有利于氨的合成
(2)T1<T2<T3 >
2.(2021·山东高三三模)CH4CO2催化重整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其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ΔH=+247.3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原料按初始组成n(CH4)∶n(CO2)=1∶1充入密闭容器中,保持体系压强为100 kPa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CO2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T1℃、100 kPa下,n(平衡时气体)∶n(初始气体)=________;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列出计算式)。
②若A、B、C三点表示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已达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最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对应压强最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00 ℃下,将CH4和CO2的混合气体(投料比1∶1)按一定流速通过盛有炭催化剂的反应器,测得CH4的转化率受炭催化剂颗粒大小的影响如图所示。(注:目数越大,表示炭催化剂颗粒越小)
由图可知,75 min后CH4转化率与炭催化剂目数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初始组成n(CH4)∶n(CO2)=1∶1,不妨设n(CH4)=n(CO2)=1 mol,设T1℃、100 kPa下,平衡时Δn(CH4)=x mol,列三段式有
CH4(g)+CO2(g)2CO(g)+2H2(g)
起始/mol 1 1 0 0
转化/mol x x 2x 2x
平衡/mol 1-x 1-x 2x 2x
据图可知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为30%,所以有=30%,解得x=0.25,所以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 mol+0.25 mol×2=2.5 mol,n(平衡时气体)∶n(初始气体)=2.5 mol∶2 mol=5∶4;平衡时p(CH4)=p(CO2)=100 kPa×=30 kPa,p(CO)=p(H2)=100 kPa×=20 kPa,所以Kp=。
②该反应焓变大于0,为吸热反应,温度越低,平衡常数越小,所以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最小;该反应为气体系数之和增大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O2的体积分数增大,A、B两点CO2的体积分数均小于相同温度、压强为100 kPa下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说明压强小于100 kPa,而C点大于相同温度、压强为100 kPa下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说明压强大于100 kPa,所以C点压强最大。
(2)据图可知,75 min后催化剂目数越大,CH4转化率越大,因为催化剂目数越大,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原料气与催化剂的接触更加充分,反应更完全。
答案:(1)①5∶4 ②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越低,平衡常数越小 C C点CO2的体积分数大于相同温度、100 kPa下平衡时的CO2的体积分数,则压强大于100 kPa,A、B点CO2的体积分数小于相同温度、100 kPa下平衡时的CO2的体积分数,则压强小于100 kPa
(2)目数越大,CH4转化率越大 催化剂的颗粒越小,原料气与催化剂的接触更加充分
3.(2021·河南郑州高三一模)甲烷和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高效利用甲烷和CO2对缓解大气变暖有重要意义。
(1)将一定量的甲烷和氧气混合发生反应:2CH4(g)+O2(g)2CO(g)+4H2(g),其他条件相同,在甲、乙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测得CH4转化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某同学判断c点一定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通过催化加氢可以合成乙醇,其反应原理为2CO2(g)+6H2(g)C2H5OH(g)+3H2O(g) ΔH<0。m=,通过实验得到如下图像:
①图2中m1、m2、m3最大的是________。
②图3表示在总压为p的恒压条件下,且m=3时,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T4温度时,列式表示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解析:(1)同温度下甲催化剂对应的转化率高于乙催化剂对应的转化率,即同温度下CH4的转化率不相同,则在催化剂乙作用下,图中c点处CH4的转化率一定不是该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即c点一定未达到平衡状态。
(2)①增大n(H2),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所以m1>m2>m3。
②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含量增大,乙醇、水的含量减小,水的含量是乙醇的3倍,所以曲线b代表乙醇,曲线a代表水,曲线c代表H2,曲线d代表CO2,m=3,设起始时H2为9 mol,则CO2为3 mol,平衡时C2H5OH为x mol,H2O为3x mol,列三段式:
2CO2(g)+6H2(g)C2H5OH(g)+3H2O(g)
起始量/mol 3 9 0 0
变化量/mol 2x 6x x 3x
平衡量/mol 3-2x 9-6x x 3x
9-6x=3x,解得x=1,平衡常数Kp=,p(CO2)=p,p(H2)=p,p(C2H5OH)=p,p(H2O)=p,Kp=。
答案:(1)催化剂不会影响平衡转化率,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乙催化剂对应c点的转化率没有甲催化剂对应b点的转化率高,所以c点一定未达到平衡
(2)①m1 ②
4.(2021·重庆高三三模)碳以及碳的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利用CO2合成甲醇不仅能够使二氧化碳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也能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由CO2合成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58 kJ·mol-1
反应Ⅱ:CO2(g)+H2(g)CO(g)+H2O(g)
ΔH2=+41.19 kJ·mol-1
反应Ⅲ:CO(g)+2H2(g)CH3OH(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定量的H2和CO2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并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发生反应Ⅰ、Ⅱ、Ⅲ。测得不同温度下体系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a)及甲醇的产率(b)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甲醇的生成量,以下措施一定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改用高效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分离出甲醇 D.增加CO2浓度
②据图判断,当温度高于260 ℃后,CO的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 (假设仅发生反应Ⅰ)。测得在反应物起始投入量不同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物起始投入量:
曲线Ⅰ:n(H2)=3 mol,n(CO2)=1.5 mol
曲线Ⅱ:n(H2)=3 mol,n(CO2)=2 mol
①根据图中数据判断,要使CO2平衡转化率大于40%,以下条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
A.n(H2)=3 mol,n(CO2)=2.5 mol;550 K
B.n(H2)=3 mol,n(CO2)=1.6 mol;550 K
C.n(H2)=3 mol,n(CO2)=1.9 mol;600 K
D.n(H2)=3 mol,n(CO2)=1.5 mol;650 K
②请选择图中数据计算500 K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平衡时甲醇的生成量,A不符合题意;据图可知当温度过高时,升高温度,甲醇的产率下降,B不符合题意;分离出甲醇平衡正向移动,CO2浓度减小,反应速率会减慢,C不符合题意;增加CO2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同时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的产率提高,D符合题意。
②反应Ⅰ、反应Ⅲ均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不利于CO2、CO转化为甲醇,反应Ⅱ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使更多的CO2转化为CO,所以当温度高于260 ℃后,CO的浓度一定增大。
(2)①据图可知当温度为550 K、n(H2)=3 mol、n(CO2)=2 mol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低于40%,若要使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应减少CO2的量,而该反应的焓变小于零,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CO2的平衡转化率越大,所以四组数据中最合理的是n(H2)=3 mol,n(CO2)=1.6 mol;550 K,故选B。
②在温度为500 K的条件下,充入3 mol H2和1.5 mol CO2,容器容积为2 L,平衡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是60%,列三段式有:
CO2(g)+3H2(g)CH3OH(g)+H2O(g)
0.75 1.5 0 0
0.45 1.35 0.45 0.45
0.3 0.15 0.45 0.45
所以平衡常数K==200。
答案:(1)①D ②增大 反应Ⅰ和Ⅲ为放热反应,反应Ⅱ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不利于CO2、CO转化为甲醇,有利于CO2转化为CO,所以CO浓度一定增大
(2)①B ②200
5.(2022·山东日照模拟)氢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一种太阳能两步法甲烷蒸气重整制氢原理合成示意图如下:
(1)第Ⅰ步:NiFe2O4(s)+CH4(g)NiO(s)+2FeO(s)+CO(g)+2H2(g) ΔH1=a kJ·mol-1。总反应可表示为:CH4(g)+H2O(g)CO(g)+3H2(g) ΔH2=b kJ·mol-1。写出第Ⅱ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分步制氢比直接利用CH4和H2O(g)反应具有更高的反应效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Ⅰ、Ⅱ步反应的lg KpT图像如下。
由图像可知a________b(填“大于”或“小于”),1 000 ℃时,第Ⅱ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测得该温度下第Ⅰ步反应平衡时CH4的平衡分压p(CH4)=4.0 kPa,则平衡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第Ⅰ步反应产生的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可用于FT合成(以合成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和适当条件下合成碳氢化合物的工艺过程)。合成碳氢化合物时易发生副反应:CO+H2O(g)CO2+H2,如图为相同条件下用不同催化剂在不同时间段测得反应体系内CO2的体积分数,据此应选择的催化剂是________(填“Ⅰ”或“Ⅱ”),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用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减去第Ⅰ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即可得到第Ⅱ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即第Ⅱ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iO(s)+2FeO(s)+H2O(g)NiFe2O4(s)+H2(g) ΔH=(b-a)kJ·mol-1。
(2)分步反应的效率更高说明分步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3)由图可知,第Ⅰ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属于吸热反应;第Ⅱ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属于放热反应,得a>b;1 000 ℃时,第Ⅱ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1=10;1 000 ℃时,第Ⅰ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3=1 000,体系中CO和H2的体积比为1∶2,即p(H2)=2p(CO),平衡常数Kp=,即=1 000,解得p(CO)=10 kPa,p(H2)=20 kPa,氢气的体积分数为×100%≈58.8%。
(4)由图可知,相同条件下催化剂Ⅱ对二氧化碳的抑制能力比催化剂Ⅰ要好,能减少副产物的产生。
答案:(1)NiO(s)+2FeO(s)+H2O(g)NiFe2O4(s)+H2(g) ΔH=(b-a)kJ·mol-1
(2)分步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3)大于 10 58.8%
(4)Ⅱ 该催化剂可抑制 CO2生成,减少了副产物
6.(2021·山东临沂高三二模)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它们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在一定条件下,向某2 L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一定量的NH3、NO发生反应:4NH3(g)+6NO(g)5N2(g)+6H2O(g),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甲、乙两种催化剂的作用下,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工业上应选择催化剂________(填“甲”或“乙”)。
②M点是否为对应温度下NO的平衡转化率,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高于210 ℃时,NO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O2(g)+SO2(g)NO(g)+SO3(g) ΔH<0。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等体积的NO2和SO2,测得平衡状态时压强对数lg p(NO2)和lg p(SO3)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两点体系总压强pa与pb的比值=__________。
②温度为T2时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__,T1________T2(填“>”“<”或“=”)。
解析:(1)①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催化剂乙的催化效率高于催化剂甲的催化效率,故工业上应选择催化剂乙。
②平衡转化率是该温度下的最大转化率,此时M点NO的转化率明显低于同温度下乙作催化剂时NO的转化率,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温度高于210 ℃,反应均已达到化学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NO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2)①由于总压强等于各物质的分压之和,故有总压强等于p(NO2)+p(SO2)+p(NO)+p(SO3)=2p(NO2)+2p(SO3),故a、b两点体系总压强pa=2×10 kPa+2×100 kPa=220 kPa, pb=2×1 kPa+2×10 kPa=22 kPa,故二者的比值==10。
②根据图像可知,T2温度下平衡时,lg p(NO2)=2时,lg p(SO3)=0,则lg p(SO2)=2,lg p(NO)=0,Kp(T2)===10-4,同理可得T1温度下平衡时Kp(T1)=10-2,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升高温度Kp减小,所以温度:T1<T2。
答案:(1)①乙 ②否,平衡转化率是该温度下的最大转化率,此时M点NO的转化率明显低于同温度下乙作催化剂时NO的转化率,故M点一定不是对应温度下NO的平衡转化率 该反应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2)①10 ②1×10-4 <
7.(2022·东北师大附中模拟)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倡导低碳生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将CO2应用于生产中实现其综合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Ⅰ.在催化作用下由CO2和CH4转化为CH3COOH的反应历程示意图如图。
在合成CH3COOH的反应历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该催化剂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断裂和C—C键形成
c.生成乙酸的反应原子利用率100%
d.ΔH=E2-E1
Ⅱ.以CO2、C2H6为原料合成C2H4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CO2(g)+C2H6(g)C2H4(g)+H2O(g)+CO(g) ΔH=+177 kJ·mol-1(主反应)
C2H6(g)CH4(g)+H2(g)+C(s)
ΔH=+9 kJ·mol-1(副反应)
(1)主反应的反应历程可分为如下两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ⅰ.C2H6(g)C2H4(g)+H2(g)
ΔH1=+136 kJ·mol-1
ⅱ.H2(g)+CO2(g)H2O(g)+CO(g) ΔH2
ΔH2=________,主反应的决速步骤为________(填“反应ⅰ”或“反应ⅱ”)。
(2)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C2H6,温度对催化剂KFeMn/Si2性能的影响如图2所示,工业生产中主反应应选择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C2H6,固定时间测定不同压强下C2H4的产率如图3所示,p1压强下a点反应速率:v(正)________v(逆)。
(4)某温度下,在0.1 MPa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2和C2H4,只发生主反应,达到平衡时C2H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0%,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解析:Ⅰ.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该催化剂不能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a错误;根据示意图可知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断裂和C—C键形成,b正确;化学方程式为CO2+CH4―→CH3COOH,所以生成乙酸的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c正确;根据示意图可知ΔH=E1-E2,d错误。
Ⅱ.(1)已知:CO2(g)+C2H6(g)C2H4(g)+H2O(g)+CO(g) ΔH=+177 kJ·mol-1
C2H6(g)C2H4(g)+H2(g)
ΔH1=+136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前者减去后者即得到H2(g)+CO2(g)H2O(g)+CO(g) ΔH2=+41 kJ·mol-1 ,根据图像可知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大,则主反应的决速步骤为反应ⅱ。
(2)根据示意图可知800 ℃时乙烯的选择性、反应物的转化率都是最大的,所以工业生产中主反应应选择的温度是800 ℃。
(3)a点在曲线上方,此时乙烯的产率高于曲线上的平衡产率,说明此时反应逆向进行,因此p1压强下a点反应速率:v(正)
CO2+C2H6C2H4+H2O+CO
始/mol n n 0 0 0
变/mol x x x x x
平/mol n-x n-x x x x
达到平衡时C2H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0%,则=0.2,解得n=2x,所以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0.02。
答案:Ⅰ.bc Ⅱ.(1)+41 反应ⅱ (2)800 ℃ (3)< (4)0.02
2023高考化学总复习微专题大素养化学平衡原理中的图像分析题13课件: 这是一份2023高考化学总复习微专题大素养化学平衡原理中的图像分析题13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D,答案B,答案A,5×10-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大素养13化学平衡原理中的图像分析题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大素养13化学平衡原理中的图像分析题课件
实践素养检测(六) 探析化学实验综合题: 这是一份实践素养检测(六) 探析化学实验综合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