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全国高考压轴卷(押题)
2022高考压轴卷 化学(全国甲卷)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高考压轴卷 化学(全国甲卷) 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高考压轴卷 化学(全国甲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加酶洗衣粉,水温越高,洗涤效果更好
B.将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PM2.5是指直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污染物
D.可用稀硫酸除去铝锅中的水垢
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92g甲苯中键总数为
B.标准状况下,11.2L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C.常温下,0.5mol/L 溶液中数目小于
D.一定条件下,0.3mol 和0.1mol 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总数为
3.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所选反应试剂、制备装置与收集方法合理的是
选项
气体
反应试剂
制备装置
收集方法
A
NH3
Ca(OH)2、NH4Cl
a
e
B
Cl2
MnO2、浓盐酸
c
d
C
NO
Cu、浓硝酸
c
d
D
SO2
Na2SO3、70%硫酸
b
f
A.A B.B C.C D.D
4.异黄酮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Z的部分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能被溶液氧化 B.1molY最多能与4molNaOH反应
C.Z中环上的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D.X、Y、Z均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5.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Z原子中分别有1个、7个运动状态完全不同的电子,Y原子中各能级电子数相等,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R的原子半径是该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Y>Z>W
B.简单离子半径:r(W)>r(R)
C.第一电离能:I1(W)>I1(Z)>I1(Y)
D.X、Z、W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6.CO2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CO2在电催化下产生合成气(CO和H2)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B.从a极区向b极区移动
C.b极区中c(CH3COO-)逐渐增大 D.a极区中c()逐渐增大
7.常温下,向某浓度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lgc(x)(x为H2A、HA-或A2-)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溶液中c(Na+)>3c(A2-)
B.整个过程中[c(H2A)+c(HA-)+c(A2-)]保持不变
C.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H2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0.8
D.b点对应溶液的pH为3.05
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8~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8.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浓度过高时易发生爆炸,常将其制备成或固体以便运输和贮存.过氧化氢法制备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已知:①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②当温度低于38℃时,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当温度在时,析出;温度高于时,分解
(1)图甲中装置组装完毕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对的生成有一定催化作用.反应开始时在三颈烧瓶中加入少量盐酸,的生成速率会大大提高。该过程分两步完成,将其补充完整:
①;
②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3)实验中通空气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排入装置C中与混合溶液充分反应生成之外,还有_______
(4)实验室利用图乙减压蒸馏装置分离C装置中的,水浴加热的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_左右(填字母):
A.35 B.55 C.70 D.100
(5)图乙中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
(6)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常含有一定量的,饮用水中和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已知被还原为或的转化率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生成的用标准溶液滴定,原理为:。
9.亚铁氰化钾晶体,化学式为,俗名黄血盐,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电镀、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有广泛用途。用含NaCN的废液合成黄血盐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实验室用绿矾晶体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变质需要添加的试剂为___________。
(2)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在“除杂”步骤中,向体系中加入适量的试剂X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NaCl b. c.
(4)转化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实验室进行步骤a的操作为___________。
(6)对所得样品进行纯度测定:
步骤1:准确称取8.884g黄血盐样品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并配制成100.00mL溶液。
步骤2:量取25.00mL上述溶液,用酸性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共消耗溶液30.50mL。该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步骤1过程中黄血盐所含亚铁在空气中部分氧化
B.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
C.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内壁附着液滴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尖嘴部分无气泡
滴定过程为:
准确量取水样加入到碘量瓶中,调节水样的为7~8,加入足量的KI晶体,充分反应后,用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淀粉溶液,滴定至第一次终点,消耗溶液;调节溶液的,继续用溶液滴定至第二次终点,消耗溶液。
①当pH≤2.0时,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两次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根据上述数据,该水样中的浓度为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10.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工农业生产发展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NOx,用CH4催化还原NOx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5.0 kJ·mol-1
②2NO(g)+O2(g)=2NO2(g) △H=-112.5 kJ·mol-1
③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NO时,吸收8.9 kJ的热量。
则CH4(g)+4NO(g)=2N2(g)+CO2(g)+2H2O(g) △H=___________kJ·mol-1。
(2)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H=-92 kJ·mol-1
①合成氨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选用A、B、C三种催化剂进行实验,所得结果如图1所示(其他条件相同),则实际生产中适宜选择的催化剂是(填“A”、“B”或“C”),理由是___________。
②科研小组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向刚性容器中充人10.0 mol N2和20.0 mol H2,不同温度下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与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2,T1、T2、T3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_________;在T2、50MPa条件下,A点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在温度T2压强50 MPa时,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MPa-2(列出表达式,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合成氨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为(*表示吸附态):
第一步N2(g)→2N*;H2(g)→2H*(慢反应)
第二步N*+H*NH*;NH*+H*NH2*;NH2*+H*NH3*;(快反应)
第三步NH3*NH3(g)(快反应)
i.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E1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E2相比:E1>E2,请写出判断理由___________。
ii.关于合成氨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控制温度远高于室温,是为了保证尽可能高的平衡转化率和加快的反应速率
B.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H和△S都小于零
C.NH3易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D.原料气中N2由分离空气得到,H2由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原料气需要经过净化处理,以防催化剂中毒和安全事故发生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化学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工业上以纯碱、水、二氧化硫为原料,利用“干法”工艺制备食品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Na2S2O5)。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料涉及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填元素符号);纯碱中阴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
(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的原因除与水反应外,还有_____;与二氧化硫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有_______(填化学式,写一种即可)。
(3)焦亚硫酸根的结构图为:,标有“*”的硫的化合价为____。
(4)Na2S2O5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分解为Na2O和SO2,Na2O晶胞为立方晶胞,结构如图,图中黑球代表阳离子,白球代表阴离子(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①阴离子的配位数为___。
②若晶胞参数为a nm,则晶胞的密度为___g·cm-3.(用含a、NA的式子表示)。
12.[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新型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震惊世界,感动中国。已知青蒿素的一种化学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青蒿素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色,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
B.青蒿素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苯等
C.青蒿素属于环状化合物,但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一定条件下,青蒿素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化合物A中含有的非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择下列合适的试剂来检验该官能团,试剂加入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A.溴水 B.稀盐酸 C.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D.氢氧化钠溶液
(3)该工艺流程中设计E→F、G→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4)反应B→C,实际上可看作两步进行。试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依次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与A互为同系物,但比A少两个碳原子。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有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六元环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6)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信息,写出由苯甲醛和氯乙烷为原料(无机试剂任用),制备苄基乙醛()的路线流程图。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酶的催化应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防止温度过高而导致蛋白质变性,失去催化功能,A项错误;
B.碳中和的思想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则将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B项正确;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污染物,C项错误;
D.硫酸会与铝锅反应,破坏氧化膜使铝锅被腐蚀,D项错误;
故选B。
2.【答案】A
【解析】A.已知苯环上含有6个C-C键,则一个甲苯分子中含有15个键,故甲苯中键总数为=,A正确;
B.标准状况下是无色液体,故无法计算11.2L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B错误;
C.虽然S2-会发生水解反应,但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故常温下,溶液中数目不一定小于,C错误;
D.已知3H2(g)+N2(g)2NH3(g)是一个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0.3mol 和0.1mol 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总数小于,D错误;答案选A。
3.【答案】A
【解析】A.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可用Ca(OH)2、NH4Cl混合加热制取,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故选择装置ae,A合理;
B.MnO2、浓盐酸制取Cl2需加热,发生装置应选择固液加热型装置,即选b,B不合理;
C.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2,C不合理;
D.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不需要加热,且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不合理;
答案选A。
4.【答案】C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X分子中的酚羟基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A正确;
B.由结构简式可知,Y分子含有的酯基、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中酚酯基消耗2mol氢氧化钠,则1molY最多与4mol氢氧化钠反应,故B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Z分子中环上的单键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双键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故C错误;
D.由结构简式可知,X、Y、Z分子中均含有的苯环、羰基都能发生加成反应,X分子中含有的酚羟基、Y分子中含有的酚羟基和酯基、Z分子中含有的酚羟基和羧基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C。
5.【答案】B
【解析】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Z原子中分别有1、7个运动状态完全不同的电子,则X、Z原子序数为1、7,则X是H元素、Z是N元素;Y原子中各能级电子数相等,则电子排布为1s22s22p2,核外电子数为6,Y为C元素;W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W只能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W为O元素;R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则R是Na元素。
A.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化学临考压轴卷(考试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化学临考压轴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高考压轴卷 化学(全国乙卷) 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