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 分割与变形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辽海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 分割与变形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发展阶段,实践阶段,总结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 分割与变形 | |||
课 时 | 第一课时 | 学习领域 | 设计·应用 | |
学习目标 | 1、学习形象变异构成中分割拼贴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尝试进行设与创作。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形象变化与组合的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 3、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学生设计与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更多,关注生活与艺术,更加热爱生活与艺术的美好情感。 | |||
教学重点 | 学习分割拼贴方法。 | |||
教学难点 | 分割形式与拼贴方法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演示法 | |||
教师教具 | 课件、图片、范作、剪刀、胶棒 | |||
学生学具 | 手工用具、各种题材健康向上的大型粘贴 | |||
教 学 过 程 | ||||
一、 组织阶段:(1分钟) 1、严格检查学生美术用具准备情况。 2、学生起立,师生并相互示意问好 | 教学回顾(复案) | |||
二、 引导阶段:(3分钟) 1、 导言——上两节美术课学的是平面构成里的《重复与变化》讲得是怎样来更好装饰一些关于设计方面的知识结构,接下来,老师给咱们同学们也讲一些另外关于平面构成里的内容,是《分割与变形》主要是锻炼了我们同学的手眼协调能力。 2、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 3、 出示课题——分割与变形 | 注:复案要具有实效性,并标注好复案日期。(插入批注) | |||
三、发展阶段:(7分钟) 1、课件展示各种分割拼贴的作品在欣赏中启发学生探究分割拼贴的艺术特点与分割的方式。 ①分割拼贴的艺术特点。 1、 形象产生压缩、拉长、扭曲、夸张的变化。 2、 形象产生含蓄、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 3、 图片产生了新的趣味性和装饰性。 ②分割的方式。 1、 横线分割 (如图2—①) 2、 竖线分割 (如图1—②) 3、 斜线分割 (如图1—③) 4、 曲线分割 (如图2—③) 2、分析探讨拼贴方法 1、 对称拼贴 2、 渐变拼贴 3、 间隔拼贴 4、 错位拼贴 5、 倒影拼贴 3、学生示范作品
| ||||
四、实践阶段:(25分钟) 1、教师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关于分割与变形的图片。 2、 用铅笔稿的形式来设计一组分割与变形的特征的作品。 3、作业要求: 先用铅笔起稿,起完稿在用勾边笔勾边,勾完边用橡皮把多余的铅笔印干净。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 ||||
五、总结阶段:(4分钟) 这两节美术课通过老师讲授设计课《分割与变形》,使学生掌握了的特分割与变形征,同学们在课堂上都努力的进行发言,而且认真的去画去设计,先用铅笔起稿,然后再用水彩笔上颜色,来设计重复与变化的设计草稿。 | ||||
板书设计:分割与变形 制作步骤图:
(图1展示①—④) (图2 步骤图) (图3分割方法) | ||||
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即《重复与变化》之后的,又上一节平面构成里的《分割与变形的美术课,希望同学们在继续学习平面过程中发扬认真细致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点不断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 ||||
凌河区小学美术学科电子备课模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二单元 奇妙的组合第6课 分割与组合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发展阶段,实践阶段,总结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海版五年级下册第6课 分割与组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海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奇妙的组合第5课 分割与变形教学设计,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