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杨浦区上海同济大附属存志校2022年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将1、、、按如图方式排列,若规定(m、n)表示第m排从左向右第n个数,则(6,5)与(13,6)表示的两数之积是( )
A. B.6 C. D.
2.学校为创建“书香校园”购买了一批图书.已知购买科普类图书花费10000元,购买文学类图书花费9000元,其中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比文学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贵5元,且购买科普书的数量比购买文学书的数量少100本.求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是多少元?若设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是x元,则可列方程为( )
A.﹣=100 B.﹣=100
C.﹣=100 D.﹣=100
3.某种植基地2016年蔬菜产量为80吨,预计2018年蔬菜产量达到100吨,求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设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为( )
A.80(1+x)2=100 B.100(1﹣x)2=80 C.80(1+2x)=100 D.80(1+x2)=100
4.两个一次函数,,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5.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点E,DE=1,则BC= ( )
A. B.2 C.3 D.+2
6.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连接AE、BE、DE,过点A作AE的垂线交DE于点P,若AE=AP=1,PB=.下列结论:①△APD≌△AEB;②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③EB⊥ED;④S△APD+S△APB=1+;⑤S正方形ABCD=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7.神舟十号飞船是我国“神州”系列飞船之一,每小时飞行约28000公里,将2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2.8×103 B.28×103 C.2.8×104 D.0.28×105
8.关于反比例函数y=,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的图象是双曲线
B.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
D.若点(a,b)在它的图象上,则点(b,a)也在它的图象上
9.小张同学制作了四张材质和外观完全一样的书签,每个书签上写着一本书的名称或一个作者姓名,分别是:《西游记》、施耐庵、《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从这四张书签中随机抽取两张,则抽到的书签正好是相对应的书名和作者姓名的概率是( )
A. B. C. D.
10.如图,圆O是等边三角形内切圆,则∠BOC的度数是( )
A.60° B.100° C.110° D.120°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已知一组数据,,﹣2,3,1,6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____.
12.如图,已知△ABC中,∠ABC=50°,P为△ABC内一点,过点P的直线MN分別交AB、BC于点M、N.若M在PA的中垂线上,N在PC的中垂线上,则∠APC的度数为_____
13.小亮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叙利亚局势最新消息”,能搜到与之相关的结果的个数约为 355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4.如图,菱形OABC的一边OA在x轴的负半轴上,O是坐标原点,tan∠AOC=,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C,与AB交于点D,若△COD的面积为20,则k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
15.将直角边长为5cm的等腰直角△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cm1.
16.分解因式:4m2﹣16n2=_____.
17.若将抛物线y=﹣4(x+2)2﹣3图象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BC的延长线于过点A的直线相交于点E,且∠B=∠EAC.
(1)求证:AE是⊙O的切线;
(2)过点C作CG⊥AD,垂足为F,与AB交于点G,若AG•AB=36,tanB=,求DF的值
19.(5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含30°的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落在第二象限.其斜边两端点A、B分别落在x轴、y轴上且AB=12cm
(1)若OB=6cm.
①求点C的坐标;
②若点A向右滑动的距离与点B向上滑动的距离相等,求滑动的距离;
(2)点C与点O的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cm.
20.(8分)计算: .
21.(10分)先化简,再求代数式()÷的值,其中a=2sin45°+tan45°.
22.(10分)如图,半圆O的直径AB=5cm,点M在AB上且AM=1cm,点P是半圆O上的动点,过点B作BQ⊥PM交PM(或PM的延长线)于点Q.设PM=xcm,BQ=ycm.(当点P与点A或点B重合时,y的值为0)小石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石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与y的几组值,如下表:
x/cm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y/cm | 0 | 3.7 | ______ | 3.8 | 3.3 | 2.5 | ______ |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BQ与直径AB所夹的锐角为60°时,PM的长度约为______cm.
23.(12分)如图,⊙O的直径DF与弦AB交于点E,C为⊙O外一点,CB⊥AB,G是直线CD上一点,∠ADG=∠ABD.
求证:AD•CE=DE•DF;
说明:(1)如果你经历反复探索,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请你把探索过程中的某种思路过程写出来(要求至少写3步);
(2)在你经历说明(1)的过程之后,可以从下列①、②、③中选取一个补充或更换已知条件,完成你的证明.
①∠CDB=∠CEB;
②AD∥EC;
③∠DEC=∠ADF,且∠CDE=90°.
24.(14分)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纸片重叠在一起(如图1)固定△ABC不动,将△DEF沿线段AB向右平移.
(1)若∠A=60°,斜边AB=4,设AD=x(0≤x≤4),两个直角三角形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试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CDBF能否为正方形,若能,请指出此时点D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添加一个条件,并说明四边形CDBF为正方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B
【解析】
根据数的排列方法可知,第一排:1个数,第二排2个数.第三排3个数,第四排4个数,…第m-1排有(m-1)个数,从第一排到(m-1)排共有:1+2+3+4+…+(m-1)个数,根据数的排列方法,每四个数一个轮回,根据题目意思找出第m排第n个数到底是哪个数后再计算.
【详解】
第一排1个数,第二排2个数.第三排3个数,第四排4个数,
…第m-1排有(m-1)个数,从第一排到(m-1)排共有:1+2+3+4+…+(m-1)个数,
根据数的排列方法,每四个数一个轮回,
由此可知:(1,5)表示第1排从左向右第5个数是,
(13,1)表示第13排从左向右第1个数,可以看出奇数排最中间的一个数都是1,
第13排是奇数排,最中间的也就是这排的第7个数是1,那么第1个就是,
则(1,5)与(13,1)表示的两数之积是1.
故选B.
2、B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购买科普书的数量比购买文学书的数量少100本得出等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科普类图书平均每本的价格是x元,则可列方程为:
﹣=10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3、A
【解析】
利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根据“从80吨增加到100吨”,即可得出方程.
【详解】
由题意知,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2016年蔬菜产量为80吨,则2017年蔬菜产量为80(1+x)吨,
2018年蔬菜产量为80(1+x)(1+x)吨,预计2018年蔬菜产量达到100吨,
即: 80(1+x)2=10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理清题目的含义,找到2017年和2018年的产量的代数式,根据条件找准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4、B
【解析】
根据各选项中的函数图象判断出a、b的符号,然后分别确定出两直线经过的象限以及与y轴的交点位置,即可得解.
【详解】
解:由图可知,A、B、C选项两直线一条经过第一三象限,另一条经过第二四象限,
所以,a、b异号,
所以,经过第一三象限的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经过第二四象限的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
B选项符合,
D选项,a、b都经过第二、四象限,
所以,两直线都与y轴负半轴相交,不符合.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y=kx+b(k≠0),k>0时,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时,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b>0时与y轴正半轴相交,b<0时与y轴负半轴相交.
5、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D=DE=1,根据Rt△ADE可得AD=2DE=2,根据题意可得△ADB为等腰三角形,则DE为AB的中垂线,则BD=AD=2,则BC=CD+BD=1+2=1.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中垂线的性质.
6、D
【解析】
①首先利用已知条件根据边角边可以证明△APD≌△AEB;
②由①可得∠BEP=90°,故BE不垂直于AE过点B作BF⊥AE延长线于F,由①得∠AEB=135°所以∠EFB=45°,所以△EFB是等腰Rt△,故B到直线AE距离为BF=,故②是错误的;
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即可判定③说法正确;
④由△APD≌△AEB,可知S△APD+S△APB=S△AEB+S△APB,然后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即可判定;
⑤连接B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S△BPD=PD×BE=,所以S△ABD=S△APD+S△APB+S△BPD=2+,由此即可判定.
【详解】
由边角边定理易知△APD≌△AEB,故①正确;
由△APD≌△AEB得,∠AEP=∠APE=45°,从而∠APD=∠AEB=135°,
所以∠BEP=90°,
过B作BF⊥AE,交AE的延长线于F,则BF的长是点B到直线AE的距离,
在△AEP中,由勾股定理得PE=,
在△BEP中,PB= ,PE=,由勾股定理得:BE=,
∵∠PAE=∠PEB=∠EFB=90°,AE=AP,
∴∠AEP=45°,
∴∠BEF=180°-45°-90°=45°,
∴∠EBF=45°,
∴EF=BF,
在△EFB中,由勾股定理得:EF=BF=,
故②是错误的;
因为△APD≌△AEB,所以∠ADP=∠ABE,而对顶角相等,所以③是正确的;
由△APD≌△AEB,
∴PD=BE=,
可知S△APD+S△APB=S△AEB+S△APB=S△AEP+S△BEP=+,因此④是错误的;
连接BD,则S△BPD=PD×BE= ,
所以S△ABD=S△APD+S△APB+S△BPD=2+,
所以S正方形ABCD=2S△ABD=4+ .
综上可知,正确的有①③⑤.
故选D.
【点睛】
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面积及勾股定理,综合性比较强,解题时要求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很好解决问题.
7、C
【解析】
试题分析:28000=1.1×1.故选C.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8、C
【解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该函数的图象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A.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正确;
B.k=2>0,图象位于一、三象限,正确;
C.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错误;
D.∵ab=ba,∴若点(a,b)在它的图像上,则点(b,a)也在它的图像上,故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注意: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只指在同一象限内.
9、D
【解析】
根据题意先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情况数和到的书签正好是相对应的书名和作者姓名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共有12种等情况数,抽到的书签正好是相对应的书名和作者姓名的有2种情况,
则抽到的书签正好是相对应的书名和作者姓名的概率是=;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10、D
【解析】
由三角形内切定义可知OB、OC是∠ABC、∠ACB的角平分线,所以可得到关系式∠OBC+∠OCB=(∠ABC+∠ACB),把对应数值代入即可求得∠BOC的值.
【详解】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ABC=∠ACB=60°,
∵圆O是等边三角形内切圆,
∴OB、OC是∠ABC、∠ACB的角平分线,
∴∠OBC+∠OCB=(∠ABC+∠ACB)=(180°﹣60°)=60°,
∴∠BOC=180°﹣60=120°,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以及切线的性质.关键是要知道关系式∠OBC+∠OCB=(∠ABC+∠ACB).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3
【解析】
试题分析:∵数据﹣3,x,﹣3,3,3,6的中位数为3,∴,解得x=3,∴数据的平均数=(﹣3﹣3+3+3+3+6)=3,∴方差=[(﹣3﹣3)3+(﹣3﹣3)3+(3﹣3)3+(3﹣3)3+(3﹣3)3+(6﹣3)3]=3.故答案为3.
考点:3.方差;3.中位数.
12、115°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BAC+∠ACB=130°,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M=PM,PN=CN,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MAP=∠APM,∠CPN=∠PCN,推出∠MAP+∠PCN=∠PAC+∠ACP=×130°=65°,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ABC=50°,
∴∠BAC+∠ACB=130°,
∵若M在PA的中垂线上,N在PC的中垂线上,
∴AM=PM,PN=CN,
∴∠MAP=∠APM,∠CPN=∠PCN,
∵∠APC=180°-∠APM-∠CPN=180°-∠PAC-∠ACP,
∴∠MAP+∠PCN=∠PAC+∠ACP=×130°=65°,
∴∠APC=115°,
故答案为:115°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3.55×1.
【解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确定 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 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 时,n 是负数.
【详解】
3550000=3.55×1,
故答案是:3.55×1.
【点睛】
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 a 的值以及 n 的值.
14、﹣24
【解析】
分析:
如下图,过点C作CF⊥AO于点F,过点D作DE∥OA交CO于点E,设CF=4x,由tan∠AOC=可得OF=3x,由此可得OC=5x,从而可得OA=5x,由已知条件易证S菱形ABCO=2S△COD=40=OA·CF=20x2,从而可得x=,由此可得点C的坐标为,这样由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即可得到k=-24.
详解:
如下图,过点C作CF⊥AO于点F,过点D作DE∥OA交CO于点E,设CF=4x,
∵四边形ABCO是菱形,
∴AB∥CO,AO∥BC,
∵DE∥AO,
∴四边形AOED和四边形DECB都是平行四边形,
∴S△AOD=S△DOE,S△BCD=S△CDE,
∴S菱形ABCD=2S△DOE+2S△CDE=2S△COD=40,
∵tan∠AOC=,CF=4x,
∴OF=3x,
∴在Rt△COF中,由勾股定理可得OC=5x,
∴OA==OC=5x,
∴S菱形ABCO=AO·CF=5x·4x=20x2=40,解得:x=,
∴OF=,CF=,
∴点C的坐标为,
∵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k=.
故答案为:-24.
点睛:本题的解题要点有两点:(1)作出如图所示的辅助线,设CF=4x,结合已知条件把OF和OA用含x的式子表达出来;(2)由四边形AOCB是菱形,点D在AB上,S△COD=20得到S菱形ABCO=2S△COD=40.
15、
【解析】
∵等腰直角△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C′,
∵∠CAC′=15°,
∴∠C′AB=∠CAB﹣∠CAC′=45°﹣15°=30°,AC′=AC=5,
∴阴影部分的面积=×5×tan30°×5=.
16、4(m+2n)(m﹣2n).
【解析】
原式提取4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详解】
解:原式=4(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
17、(﹣7,0)
【解析】
直接利用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得出平移后的解析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将抛物线y=-4(x+2)2-3图象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
∴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4(x+7)2,
故得到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7,0).
故答案为(-7,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几何变换,正确掌握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见解析;(2)4
【解析】
分析:(1)欲证明AE是⊙O切线,只要证明OA⊥AE即可;
(2)由△ACD∽△CFD,可得,想办法求出CD、AD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证明:连接CD.
∵∠B=∠D,AD是直径,
∴∠ACD=90°,∠D+∠1=90°,∠B+∠1=90°,
∵∠B=∠EAC,
∴∠EAC+∠1=90°,
∴OA⊥AE,
∴AE是⊙O的切线.
(2)∵CG⊥AD.OA⊥AE,
∴CG∥AE,
∴∠2=∠3,
∵∠2=∠B,
∴∠3=∠B,
∵∠CAG=∠CAB,
∴△ABC∽△ACG,
∴,
∴AC2=AG•AB=36,
∴AC=6,
∵tanD=tanB=,
在Rt△ACD中,tanD==
CD==6,AD==6,
∵∠D=∠D,∠ACD=∠CFD=90°,
∴△ACD∽△CFD,
∴,
∴DF=4,
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9、(1)①点C的坐标为(-3,9);②滑动的距离为6(﹣1)cm;(2)OC最大值1cm.
【解析】
试题分析:(1)①过点C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根据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②设点A向右滑动的距离为x,根据题意得点B向上滑动的距离也为x,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解答即可;(2)设点C的坐标为(x,y),过C作CE⊥x轴,CD⊥y轴,垂足分别为E,D,证得△ACE∽△BC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试题解析:解:(1)①过点C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如图1:
在Rt△AOB中,AB=1,OB=6,则BC=6,
∴∠BAO=30°,∠ABO=60°,
又∵∠CBA=60°,∴∠CBD=60°,∠BCD=30°,
∴BD=3,CD=3,
所以点C的坐标为(﹣3,9);
②设点A向右滑动的距离为x,根据题意得点B向上滑动的距离也为x,如图2:
AO=1×cos∠BAO=1×cos30°=6.
∴A'O=6﹣x,B'O=6+x,A'B'=AB=1
在△A'O B'中,由勾股定理得,
(6﹣x)2+(6+x)2=12,解得:x=6(﹣1),
∴滑动的距离为6(﹣1);
(2)设点C的坐标为(x,y),过C作CE⊥x轴,CD⊥y轴,垂足分别为E,D,如图3:
则OE=﹣x,OD=y,
∵∠ACE+∠BCE=90°,∠DCB+∠BCE=90°,
∴∠ACE=∠DCB,又∵∠AEC=∠BDC=90°,
∴△ACE∽△BCD,
∴,即,
∴y=﹣x,
OC2=x2+y2=x2+(﹣x)2=4x2,
∴当|x|取最大值时,即C到y轴距离最大时,OC2有最大值,即OC取最大值,如图,即当C'B'旋转到与y轴垂直时.此时OC=1,
故答案为1.
考点:相似三角形综合题.
20、
【解析】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零指数幂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乘方的定义分别计算后,再合并即可
【详解】
原式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21、,.
【解析】
先把小括号内的通分,按照分式的减法和分式除法法则进行化简,再把字母的值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
解:原式
当时
原式
【点睛】
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
22、(1)4,1;(2)见解析;(3)1.1或3.2
【解析】
(1)当x=2时,PM⊥AB,此时Q与M重合,BQ=BM=4,当x=4时,点P与B重合,此时BQ=1.
(2)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即可;
(3)根据直角三角形31度角的性质,求出y=2,观察图象写出对应的x的值即可;
【详解】
(1)当x=2时,PM⊥AB,此时Q与M重合,BQ=BM=4,
当x=4时,点P与B重合,此时BQ=1.
故答案为4,1.
(2)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3)如图,
在Rt△BQM中,∵∠Q=91°,∠MBQ=61°,
∴∠BMQ=31°,
∴BQ=BM=2,
观察图象可知y=2时,对应的x的值为1.1或3.2.
故答案为1.1或3.2.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综合题,垂径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测量法、图象法解决实际问题.
23、 (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连接AF,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的性质,证得直线CD是⊙O的切线,若证AD•CE=DE•DF,只要征得△ADF∽△DEC即可.在第一问中只能证得∠EDC=∠DAF=90°,所以在第二问中只要证得∠DEC=∠ADF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
(1)连接AF,
∵DF是⊙O的直径,
∴∠DAF=90°,
∴∠F+∠ADF=90°,
∵∠F=∠ABD,∠ADG=∠ABD,
∴∠F=∠ADG,
∴∠ADF+∠ADG=90°
∴直线CD是⊙O的切线
∴∠EDC=90°,
∴∠EDC=∠DAF=90°;
(2)选取①完成证明
∵直线CD是⊙O的切线,
∴∠CDB=∠A.
∵∠CDB=∠CEB,
∴∠A=∠CEB.
∴AD∥EC.
∴∠DEC=∠ADF.
∵∠EDC=∠DAF=90°,
∴△ADF∽△DEC.
∴AD:DE=DF:EC.
∴AD•CE=DE•DF.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弦切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注意乘积的形式可以转化为比例的形式,通过证明三角形相似得出.还要注意构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圆中的常见辅助线.
24、(1)y=(0≤x≤4);(2) 不能为正方形,添加条件:AC=BC时,当点D运动到AB中点位置时四边形CDBF为正方形.
【解析】
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DF∥AC,所以由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求得GD=,BG==,所以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函数关系式;(2)不能为正方形,添加条件:AC=BC时,点D运动到AB中点时,四边形CDBF为正方形;当D运动到AB中点时,四边形CDBF是菱形,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推知CD=AB,BF=DE,所以AD=CD=BD=CF,又有BE=AD,则CD=BD=BF=CF,故四边形CDBF是菱形,根据有一内角为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来添加条件.
详解:(1)如图(1)
∵DF∥AC,
∴∠DGB=∠C=90°,∠GDB=∠A=60°,∠GBD=30°
∵BD=4﹣x,
∴GD=,BG==
y=S△BDG=××=(0≤x≤4);
(2)不能为正方形,添加条件:AC=BC时,当点D运动到AB中点位置时四边形CDBF为正方形.
∵∠ACB=∠DFE=90°,D是AB的中点
∴CD=AB,BF=DE,
∴CD=BD=BF=BE,
∵CF=BD,
∴CD=BD=BF=CF,
∴四边形CDBF是菱形;
∵AC=BC,D是AB的中点.
∴CD⊥AB即∠CDB=90°
∵四边形CDBF为菱形,
∴四边形CDBF是正方形.
点睛: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型,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2)难度稍大,根据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推知CD=BD=BF=BE是解题的关键.
上海市杨浦区上海同济大附属存志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上海市杨浦区上海同济大附属存志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运算正确的是,下表是二次函数的的部分对应值,下列图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同济大附属存志学校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同济大附属存志学校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同济大附属存志学校2023-2024学年八上数学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上海市同济大附属存志学校2023-2024学年八上数学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简-2的结果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