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液体的压强教案设计
展开§10.2 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3.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4.通过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热情,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和同学合作,学会研究未知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会使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了解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
经历探究过程,建立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的物理思维。
【板书设计】:
§10.2 液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设问:
前苏联“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发生事故,里面的108名官兵难道不知道打开门逃生吗?
为什么三峡大坝的横截面要做成上窄下宽?
同学们游泳或洗澡时,在水下有什么感受?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提问:将装有水的塑料袋提起,用手按压塑料袋,你有什么感觉?
回答:手指有被压的感觉。
继续引导:将一个小木块放入矿泉水瓶中,这样,谁对谁有压强?木块对矿泉水瓶的什么部位有压强?
回答:木块对矿泉水瓶的底部有压强。
提问:虽然存在压强,但是我们并不能“看见”这种压强,能否想一个办法让大家“看见”这种压强?如何证明存在压强?
回答:用橡皮膜蒙住无底的矿泉水瓶底。
连问:如果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橡皮膜会变形吗?
回答:会
实验演示并提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回答: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
提问:如果在玻璃管的侧壁开几个小洞,蒙上橡皮膜,会怎样?
演示并提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回答: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强。
归纳: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因此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壁也有压强。由于这种流动性使液体产生的压强具有什么特点呢?
实验演示:将两端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横放、竖放)。观察到什么现象?
将容器变化方向向各处移动。
提问: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回答:(1)液体内部具有压强。
(2) 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各处压强不一定相等。
归纳:我们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凹陷程度可以比较各点压强的大小。但这只是一种定性的方法。
压强计:
那么要想测出液体内部的压强,我们需要一种仪器。
展示压强计。
提问:压强计构造有哪些?
回答:U型管、金属盒(蒙有一层橡皮膜)、刻度板、旋钮。
教师演示使用,请学生进行读数。
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进行实验:用手指按压金属盒,观察两管中的高度差。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玻璃缸内的液体中。
压强计金属盒固定在水面下5厘米处,记下两次液面高度差,任意改变膜的方向。
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将其固定在水面下10厘米处,改变膜的方向。
比较同一深度水和盐水的压强。
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教案及反思,共3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共4页。
2020-2021学年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相同液体内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