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暑假语文衔接班阅读训练讲义(四升五)
展开这是一份5暑假语文衔接班阅读训练讲义(四升五),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虫大闯关,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暑期语文谷探险日记 月 日 天气
第一探险队 第 天
一、书虫大闯关。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就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就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留在后一部分。两个部分之间有个停顿间歇(书写时用“——”表示)。有时解释部分干脆不说出来,让听者和读者自己去体会、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例如:“芝麻开花”,什么意思呢?原来芝麻开花时,生长很快,不断增高,也就有了“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个歇后语了。又如“泥菩萨过河”,菩萨在神话里法力无边,本是可以救人的,可是一个泥菩萨到了水里会怎样呢?也就有了“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个歇后语了。再如“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胸口挂钥匙——开心”,“孔夫子搬家——全是书(输)”,“竹篮打水——一场空”。
同学们可别小瞧了“歇后语”,它们可有着特殊的表达作用呢!由于它们富于形象性,常能引起人们的丰富想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恰当地使用歇后语,可以使表达生动、形象,使语句含蓄、幽默、风趣。
1、请你填几个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 小葱拌豆腐——
茶壶煮饺子—— 大姑娘上花轿——
狗咬吕洞宾—— 盲人过大街——
孔雀开屏—— 起重机吊鸡毛——
2、填写反义词成语
一心一意( ) 一成不变( ) 毫不犹豫( )
垂头丧气( ) 单枪匹马( ) 哑口无言( )
倾盆大雨( ) 奋不顾身( ) 省吃俭用( )
胸有成竹( ) 生机勃勃( ) 将信将疑( ) 3、请指出下列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二、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百里负米
仲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三、文言文阅读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持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2. 下列句中,“之”作动词用,意思是“到……去”的一项是( )
(1)蜀之鄙有二僧
(2)吾欲之南海,何如
(3)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 为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足:(1)值得 (2)足够 (3)脚
(1)吾一瓶一钵足矣。( )
(2)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3)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一、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2、 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3、夸张:就是把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
4、排比:
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
5、设 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回答(自问自答)。
6、反 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明知故问)
7、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组成一对,把两方面的意思突现出来。
二、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最常用的方法有:
1、抓重点词理解句子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句子也有句眼。理解了重点词就可以理解整个句子。
2、联系上下文理解
在阅读中,我们经常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以此类推,也可以试着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句子意思
有些句子,阅读时要联系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领会它的含义。
4、联系文章中心,理解句子意思
有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必须联系文章的中心,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5、用概括法,理解句子意思
比较复杂的句子,必须用概括法理解意思。学会概括句子意思的方法,对以后概括层意、段意、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加深理解课文都有帮助。
(一)心田上的百合花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c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句话应放在第④段a、b、c哪个位置?
3、第③段运用了______ _____ _______的修辞方法,展示了“百合”__________的形象。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百合花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守住信念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战场上群雄逐鹿,铁血纷飞。儿子被征人伍。父子生离死别,泪湿衣襟。
临别时,父亲拿出一把刀交给儿子说;“这是一把宝刀,见血封喉,是我家代代相传的宝物。带之可避邪,免遭杀身之祸。只是千万不能将刀拔出,否则灵气便会逃走,宝刀便会成为一块废铁。”
儿子身佩宝刀四处征战,居然英勇非凡,连打胜仗,敌军视之如虎。又一场大战临近,已当将军的儿子立在阵头,英姿勃发。他突然好奇心起,取下身上所佩的宝刀,拔出一看,大吃一惊:这只不过是一把十分普通的刀!英勇的将军竟然面如土色,大战一开始,就被敌军斩于马下。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地质勘探小组在原始森林里迷路了,而经验丰富的老队长又不幸被蛇咬伤。弥留之际,老队长取出一块圆形的石头,对队员们说,这块石头就是我们要找的矿石,价值非凡。你们一定要设法走出森林,把这块矿石拿回去作最后的鉴定。
队员们十分小心地护着这块石头,历尽艰难,终于走出了森林。但化验结果表明,那块石头根本不是有价值的矿石,而是一块十分普通的石英石。队员们终于知道了老队长的良苦用心,相拥而泣。
生活中确实有太多的恐惧和诱惑,它无时无刻不在消磨人的意志,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被那张可怕的网轻易捕获,一切靠信念建立的自信和光辉就会訇然倒塌。一个人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生活,但不能缺少生存和成功的信念,它可以使你在生命的困厄中看到希望的光芒,在绝境中找到生存的机会。
1、读第四自然段,解释“稳操胜券”一词的含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自然段中有一处用词不当,请找出这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七自然段中说“队员们终于知道了老队长的良苦用心”,老队长的“良苦用心”是什么?请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出他的心理。(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八自然段中“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被那张可怕的网轻易捕获”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那张可怕的网”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章中心的角度看,文章所叙述的两个故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所言“守住信念”,他认为最应该守住什么信念?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雨天的记忆
①如烟的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然而,独有那件雨天里发生的小事,却长久地印在我的心中,时时撞击着我的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②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刚才还是蓝天,却忽然哗哗地下起了雨来了。我赶忙去给妈妈送伞,真不巧,她没在,我又扫兴地往回跑。路上的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雨淋得直跑。我虽然打着伞,可风夹着雨点还是往脸上扫,雨不小呢!我慌忙地跑到单元门口时,不小心差点和一辆装满脏物的手推车撞上。我忙一抬头,哟,这小小单元门边的房檐下,竟站着好几个人呢,里头还有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她好像以一种
③我感到身上一阵冷,急忙换下被淋湿的衣服。雨越下越大,我赶忙去关窗户。透过雾气蒙蒙的雨帘,我漫不经心地朝下一望,突然,我的目光惊呆了,我又看到了那几个在房檐下的避雨人:那个往日默默扫地的老妈妈正来回地挪动着脚步,她的旁边站着一位抱小孩的母亲,孩子正在蹬着腿脚,不用说他在大哭,母亲已经脱下了外衣包在孩子身上,还有······我不敢再往下看了,我觉得他们会向我搞投来锋利的目光,那是热切的目光的落空。我颓然地向后退,窗户关上了,窗外的雨好像在冲刷我心灵的污点,我的思绪纷繁。
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助人;戴上了红领巾,我意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佩戴金色团徽的那天晚上,我抄录了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快乐······”一丝甜蜜的回忆被哗哗的雨声打断了。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发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鲜花和思想?我责问自己。透过窗外的雨帘,我看到了自己的心灵深处自私的污点……我猛然抓起雨伞,冲出了家门。
⑤然而,在雨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了——他们不知在谁的帮助下走了。我转回身,呆立着,任凭雨点猛烈地砸在伞上,砸在我心上······ ⑥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是闪现在我的眼前。让那些猛烈的雨点永远冲刷我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
1、文章地①段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加点词语突出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写“我不敢再往下看了”,这是为什么?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下边的场面太令人害怕了,那些人会看不起“我”、责骂“我”
B、因为下边有热切期望而又极为失望的目光,使“我”无地自容,使“我”自责。
C、因为下边有人会批评“我”,指责“我”,使“我”难堪,使“我”抬不起头。
3、从全文看,文章第④段回忆内容的叙述顺序是(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4、文章第④中划线的语句,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这段中的加点词语“猛然抓起”、“冲出”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回答短文的最后一段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暑假语文衔接班阅读训练讲义(四升五),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暑假语文衔接班阅读训练讲义(四升五),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趣味语文知识竞赛,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暑假语文衔接班阅读训练讲义(四升五),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趣味成语接龙,积累与运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