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花蛤蟆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花蛤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分组合作学歌曲,表现歌曲,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花蛤蟆》 教材分析:蛤蟆是各地农村田间最常见的小动物,《花蛤蟆》就是流传于山东地区的歌曲,生动而形象,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儿童情趣。四度大跳是这首民歌的特征之一。歌曲的前奏就是四度音程的来回跳动,形象的表现了蛤蟆的蹦跳。歌曲运用大量的倚音唱法,模仿蛤蟆的叫声,是这首民歌的特征之二。歌曲的节奏型,以短时值节奏为主,主要是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四分音符,这是特征之三,歌词的形象比喻是特征之四。它们构成了这首民歌的浓郁的地方特征,富有轻快、诙谐、活泼的风格,词曲结合贴切,用山东方言演唱更富有情趣。学生情况:五年级学生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时期,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喜欢上音乐课,对主体浅显的歌舞游戏兴趣降低,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表现欲望较强烈,但有害羞之感。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唱歌谱,但歌曲唱得特别好听。自尊心较强,有时上课爱出“怪异” 的回答,老师要宽容,分析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自己评价结果。教学目标:1、愉快的演唱歌曲,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感受儿童的生活情趣。2、认识倚音,感受其表现作用。3、启发引导学生创编,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方式,开放式、研究性学习方式,聆听法,讨论法,创造表现法,游戏法。 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法:师讲小故事:青蛙与蟾蜍 多媒体课件:稻田与蟾蜍吃虫子的动画。背景音乐:小青蛙的旋律。师生讨论并总结:青蛙和蟾蜍都是益虫。2、引出歌曲。师:你注意到刚才的音乐了吗?生:听到了,很有趣。想再听一遍。老师放音乐,学生有的偷着乐因为,有的跟着哼唱。师:这就是老师带来的一首歌曲的旋律。二、新课教学:1、听歌曲《花蛤蟆》。师:听一首歌曲,歌中的蛤蟆是青蛙吗?。生:是。师:仔细听歌曲,青蛙有什么动作?生:它蹦得高,叫声好听。2、再听歌曲:多媒体课件:歌曲《花蛤蟆》曲谱。师:说说对歌曲的感受?生:滑稽、幽默、好玩、好听等。3、再听歌曲,感受山东民歌风格:师:这是一首是我们山东风味的歌曲,有哪些地方使用了地方话?生:“瞪着个眼儿”“伸着个腿儿”“圭呱”4、讲解倚音。师:听第四遍歌曲,这首歌曲那些地方好听?生:有倚音的地方。师讲解倚音:倚音的标记、唱法及作用。对民歌的风格和特点,起到较好的表现作用。师生唱一唱倚音处,要求唱的短促有力,学生仔细体会倚音作用。课件:倚音,及其歌曲中有倚音的部分。5、学生按节奏读歌词:(1)、同位试着按节奏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节奏感较差的学生)。(2)、学生按节奏齐读歌词。三、分组合作学歌曲:1、学生分四组讨论适合自己的学歌方式。有的吹竖笛来学;有的视唱歌谱学会(识谱能力强的学生),有的弹琴学歌;还有的听录音学歌。。2、学生跟琴演唱。3、老师范唱歌曲,师:比较与自己唱的有什么不同。生:唱的活泼,跳跃有弹性;4、男女生对比唱,看谁唱的更形象。四、表现歌曲:1、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更好的表现歌曲。(1) 演唱(2),轮唱(3),加低音伴唱(圭呱),(4)折纸:会蹦的小青蛙。2、学生练习,教师参与创编,帮学生解决难题。3、生分组表演,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与鼓励。五、拓展:唱其它小青蛙的歌曲。师:会唱小青蛙的歌。生:歌曲《小青蛙,你唱吧》、《小青蛙找家》,乐曲《小青蛙》等。师生谈话总结:小青蛙是益虫,大家都喜欢它,同时特有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听赏)花蛤蟆(合唱)优秀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表现歌曲《花蛤蟆》,结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第二单元 快乐的游戏读童谣 花蛤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艺版四年级下册花蛤蟆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出示学习目标,自学静思,小组合作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