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 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学设计
展开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一、教学目标:
(1)讨论交流,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
(2)合作交流,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阐明生物学名的组成,知道俗名和学名的差异。
二、教学重难点:生物学名的含义。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很大的进步。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校园图片: 二、新授 (一)生物的俗名 1. 认识生物的俗名 人们在认识生物的历程中,对于已经知道的生物都要给予一定的名称,这种人们习惯使用的名称叫做俗名。 图片展示:南瓜、牵牛花、刀豆、杜鹃鸟这些生物,同学们知道它们的俗名吗?
南瓜:又名金瓜,当瓜熟透时一般为金黄色 牵牛花:又名喇叭花,其花形如喇叭 2. 生物俗名的缺陷 生物的俗名能生动形象地反映生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或其生活习性。但是,渐渐地,人们发现俗名也有缺陷,你知道吗? (1)同物异名 你知道“山药蛋”是指什么吗?原来,“山药蛋”是指马铃薯。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同物异名的例子吗? 展示图片:
大白菜:北方人说的大白菜,江浙常称为黄芽菜。 甘薯:又名山芋、番薯、红薯、地瓜等。 (2)异物同名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你知道诗中的“子规鸟”是指什么鸟吗?对的,子规鸟就是杜鹃鸟。 同学们,如果李白诗中这样描写:“蜀国曾闻杜鹃,宣城又见杜鹃”,你能明白作者描写的是杜鹃花还是杜鹃鸟吗? 所以,异物同名现象也会在交流中造成不便。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生物俗名,虽然形象生动,但往往因为同物异名、异物同名、读音误解等原因,引起了生物名称的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因此,创立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这是生物学家在千百年前就有的愿望 (二)生物的学名 自主学习:①生物学名的创立者 ②生物学名的命名法 ③生物学名的表示方法 1. 创立者——林耐 展示图片:林耐 2. 科学名称——双名法 双名法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科学名称叫学名。是一种科学的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用斜体的拉丁文表示。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部分是种名,表示该种生物的主要特征和产地,全部用小写。 如玉米:Zea mays ,前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名。 讨论: (1)把你的姓名与图14-3中的一种植物或动物的学名进行比较,姓名与学名有什么相对关系? (2)一种生物的俗名是多样的,而学名却是统一的。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为什么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小结与应用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 课件展示: 1. 生物的名称有 俗名 和 学名 两种。 2. 瑞典博物学家 林耐 创立了 双名法 ,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 拓展应用: 请大家观看这组新闻照片,这是我校学生曾给校园植物进行挂牌的场景。挂牌中的信息你能正确解读吗? 杜鹃是俗名;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这是学名,由斜体拉丁文表示。 ↓ ↓ ↓ 属名 种名 命名者 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部分是种名,表示该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或产地等,第三部分是命名者的姓名,有时也可以命名人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如L表示由林奈命名。学名需要斜体,但不得对作者姓名进行斜体印刷。 同学们,你知道了吗?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张植物挂牌上还标明了“杜鹃花科”,这是代表的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迄今为止,对于不同环境中多姿多彩的生物,人类已经发现了大约有200万种,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便于人们学习与检索。“杜鹃花科”表示了杜鹃花所属的分类。 你想知道生物是如何科学分类的吗?我们将会在下节课中继续学习。 请同学们再欣赏几幅植物挂牌,小小挂牌,包含了不同信息内容:有产地、用途、功效、植物特点等。人们可以关注公园、植物园内的挂牌,通过小小的挂牌认识和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 同学们,你有兴趣给校园的植物做个“身份证”,挂牌让更多的人认识自然,亲近绿色吗? 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结束语: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命名,知道了生物有俗名和学名(即科学名称)两种名称。俗名具有地方性,使用范围虽较窄,但大家较熟悉;学名使用范围广,但大家较陌生。认识生物,只有同时知道该生物的学名、俗名,在不同的场合合理使用,才能相得益彰,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
创设情境 设疑导入
观看图片。 尝试说出名称。 认同生物俗名能反映其特点,体会俗名的由来。
设疑激趣,认识到有同物异名现象的存在,认同在交流上会带来不便
观察图片,说出图片中生物的不同俗名。
观察图片,知道有异物同名现象的存在。
阅读教材 自主学习
说出双名法的组成及表示方法
思考并回答。
讨论并回答。
欣赏不同挂牌,认同植物挂牌的作用。
理解认同生物俗名与学名在不同场合下合理正确使用,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昆虫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昆虫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媒体与教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5单元 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第12章 空中的生物第1节 鸟类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5单元 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第12章 空中的生物第1节 鸟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2节 昆虫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2节 昆虫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