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1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及反思
展开本节课学习内容为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及有关概念,它是一次方程、方程组、不等式知识的延续和深化,是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起始课,也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及二次函数的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且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已经有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因此本节课学习中,学生有能力根据具体问题列出方程,从中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来自生活的需要,再通过观察,抽象,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能准确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能准确指出各项的系数。
2、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过程,通过设未知数,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3、培养大胆猜想、主动探究的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 [来源:Z*xx*k.Cm]
教学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2x+1=0是一元一次方程吗?2x2 +1=0呢?[来源:学。科。网Z。X。X。K]
教师活动:提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元”“次”什么意思?一元一次方程必须满足几个条件?接着出示2x+1=0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再出示2x2 +1=0呢?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你认为这个方程是什么方程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特点,据此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变为一元二次方程,为本节课类比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铺垫准备,既增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自然引入一元二次方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感受生活中的方程
5m
8m
问题1:幼儿园活动教室矩形地面的长为8m,宽为5m.现准备在地面正中央铺设一块的面积为18m2 的地毯如下图,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宽度都相同。你能求出这个宽度吗?如果设所求的宽度为xm,那么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探索1:上节我们列出了与地毯的花边宽度有关的方程。
地毯花边的宽x(m),满足方程 (8―2x)(5―2x)=18
也就是:2x2―13x+11=0
你能估算出地毯花边的宽度x吗?
(1)x可能小于0吗?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可能大于4吗?可能大于2.5吗?为什么?
(3)完成下表
(4)你知道地毯花边的宽x(m)是多少吗?还有其他求解方法吗?与同伴交流。
问题2:如图,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那么梯子的底端向外滑动多少米?
10m
8m
观察思考:
(1)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
(2)你知道滑动前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吗?滑动后呢?
如果设梯子底端向外滑动x m,那么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解决两个生活问题和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活动:解决三个问题,小组交流。
探索2: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m)满足方程
(x+6)2+72=102
也就是x2+12x―15=0
(1)你能猜出滑动距离x(m)的大致范围吗?
(2)x的整数部分是_____?十分位是_______?
所以 ___
所以 ___
注意:(1)估算的精度不适过高。(2)计算时提倡使用计算器。
三、我的课堂我做主,看我有多棒(每题5分,共10分)
1.填写下表并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取值范围。
从表中可以看出方程解应介于 _____和 之间。
设计意图:
设置两个生活问题和一个数学问题,以问题串引导学生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转化实际问题,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来自现实生活的需要,为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好准备.
问题3:
五个连续正整数,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你能求出这五个整数分别是多少吗?
你还能找到其他的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吗?
如果设五个连续整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那么怎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余四个数?根据题意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四、收获与反思
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交流收获与疑惑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在谈收获的同时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
五、堂清检测[来源:ZX
XK]
3.从小到大排列的三个连续正整数,前两个数的平方和等于第三个数的平方,你能求出这三个正整数分别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设置堂清1,2考察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的掌握情况3、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8.1一元二次方程(第二课
ax2+bx+c=0(a、b、c为常数,a≠0)
估算过程:
写出方程的一般形式。
确定x的取值范围。
列表求值。
找出x的值(近似值)
七、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设计以落实双基为起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重视知识和产生过程,关注人的发展。无论是教学环节设计,还是作业的布置上,我注意分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我在活动中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完成。先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这样学生在讨论时就有目的,就会事半功倍。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也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引入方面有待加强,不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还有待加强,应给学生做出示范;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不够。x
0
0.5
1
1.5
2
2.5
2x2-13x+11
x
0
x2+12x-15
x
x2+12x-15
8
6
4
2
0
-2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必做题,提高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