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二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 做角 | |||
教学目标 |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 |||
教学重点 |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 |||
教学难点 | 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 |||
学情分析 |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一个角,让学生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 |||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 | 1课时 | |||
教学准备 | 三角板、卡纸、剪刀、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 |||
学法指导 | 讲授法、个别指导法 | |||
教学过程 | ||||
教学设计 | 二次备课 | 三次备课 | ||
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图画。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新授。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认真,哪个角比较大呢?请你估计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探索。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清在投影上展示讲解一下。 学生:我们是这样做的,把这两个角描下来,重叠在一起比一比。 我们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较,第一个角比直角大,第二个角比直角小。 我们用纸折出与第一个角同样大的角,再放到第二个角上比较。 …… 师:同学们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谁估计对了呢?想想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为什么? 学生:我喜欢第二种,这种方法又快又简便。 师:既然同学们都喜欢用第二种方法,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完成一个任务:你们能再三角板的帮助下给他们分分类吗? 学生:在小组里练习分类。 师:谁想上来分分看看? 学生:请几个小组的同学上来分给大家看,要边说边分。 师:像这样的,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大家再在小组里分分,说说这些角的名称。 学生:在小组里练习。 三、巩固练习。 1. 同学们刚才学习的非常认真,那你能不能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这些角?你的周围又没有这样的角?你的生活中又没有这样的角?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全班再交流。 2.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来折一折锐角和钝角。然后用三角板来验证一下,折的对不对。 用纸片来拼一拼锐角和钝角。 你会画锐角和钝角吗?那就请你来画一个吧。 |
用铁丝做两个角,并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小组内探索出如何快速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会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较一个角比直角大还是小。 | 用硬纸板做一个活动角,并能变换出不同大小的角。
探索用活动角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练习用三角板的直角去判断锐角和钝角。 | ||
板书 设计 |
直角、锐角、钝角 | |||
教学 反思
| 这部分需要动手操作的时间比较多,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是锐角?什么情况下是钝角?并能发现生活中的不同的角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直角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直角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体验,达标检测,课堂小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_冀教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_冀教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呈现新知,探究发现,实践新知,拓展应用,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四 角的认识认识角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四 角的认识认识角公开课教案,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