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五 物态变化图象,物态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课件PPT
展开物态变化的图象直观、形象地表示了物质温度和吸、放热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熔化和凝固图象中若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则该物质是晶体,该直线所对应的温度是物质的熔点或凝固点,否则该物质是非晶体;沸腾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对应的温度是该液体的沸点,液体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37 ℃C.BC过程不吸热 D.AB过程吸热升温
2.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 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60 ℃
3.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A.a、b、c肯定都是晶体B.a、b、c的熔点相同C.c比a熔化的快D.a比c的熔点高
4.如图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中,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
5.小军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是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的图象,由图可知冰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且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而温度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吉林中考)在探究水的沸点实验中,小丽绘制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1个标准大气压。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 ,再观察水是否沸腾。
7.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
8.如图所示是李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在方格纸上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下列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得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OA线段表明水在被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成反比B.AB线段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C.沸腾时水的温度不足100 ℃可能是由于供热不足D.实验过程中加热的时间为3 min
探究物质熔化、凝固和沸腾的规律,一般要利用图析法。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一般要利用控制变量法。
类型一 熔化和凝固规律的探究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____℃。(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 min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 态,该物质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小玉漫步在雪后的海边,发现道路上的水结了冰,但海水却没有结冰。她想到水的凝固点是否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有关呢?(1)实验猜想:海含盐多,凝固点____(选填“高”或“低”)。(2)实验探究准备:箱门透明的冰箱,三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三个温度计。(3)实验探究过程:①在杯中装相同多的水,分别加质量 的盐;②将烧杯置于____;③观察温度计,记录 的温度。
(4)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5)实验数据分析论证: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水中含盐量越高,凝固点越低
3.如图1所示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的好处是 。
(2)如图2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A”“B”或“C”)。(3)该固体熔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____min,bc段该物质处于 态。
4.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3)小明在第9 min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
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
5.(南京中考)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是____℃。(2)当水沸腾时,水中有一个气泡从A位置(体积为VA)上升到B位置(体积为VB),则VA____(选填“>”“=”或“<”)VB。
(3)表格中的内容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则水的沸点是____℃。
(4)实验完成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雨过天晴,善于观察的小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路面上积水少的地方一会儿就干了,路面积水多的地方就很难干。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身边可利用的器材:天平(砝码)、水、烧杯若干、量筒若干。
方案一(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天平(砝码)、水、两只相同的烧杯;(2)可以使用天平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①实验前,在烧杯中分别倒入 的水;②调节好天平,把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托盘上,通过 ,使天平平衡;③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是否____。如果____,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无关。
方案二(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水、两只相同的量筒;(2)可以使用量筒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①实验前,在量筒中分别倒入不同体积的水,记录水的体积;②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水的体积,计算出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③如果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相同,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____。
交流与评估你准备选择方案____(选填“一”或“二”)来进行探究,其优点是 ,不足之处是 。(或二 操作简便量筒口径太小,蒸发较慢)
能观察到质量的微小变化
7.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所示。
(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____过程,需要____热,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是____过程。(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蒸气____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 形成的。
(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干冰
8.如图所示是小凡同学为探究“物质凝华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中碘吸热后升华成碘蒸气,不一会儿看到盖住杯口的玻璃内表面有碘颗粒出现,这是碘蒸气____形成的。(2)于是她提出的猜想是 。
中考物理复习梳理 3--物态变化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梳理 3--物态变化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清单,温度及温度计,冷热程度,摄氏温度,摄氏度,冰水混合物,体温计,热胀冷缩,估测温度,分度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度计,固液共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复习第4讲物态变化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第4讲物态变化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回顾·考点梳理,考点一温度和温度计,冷热程度,寒暑表,体温计,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分度值,浸没在,容器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